举措更实
3月2日,2023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昌平区委甘靖中主持召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交流讨论会,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推动昌平区“三农”工作迈上新的更高台阶。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左到会指导。昌平区委副解江凌出席。
甘靖中主持召开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交流讨论会
甘靖中主持召开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交流讨论会
甘靖中主持召开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交流讨论会
甘靖中指出,昌平正在全面加快“四区”建设、奋力打造的现代化新城,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三农”工作支撑。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的精神,紧扣农业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落实首都“三农”工作战略定位,聚焦昌平“四区”建设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三农”领域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服务首都农业现代化,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甘靖中强调,要紧扣全市“三农”工作重点,奋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抓紧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抓实“田长制”、深化“三长联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提升产能及附加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制,重点抓好特色种业、良种更新等工作。要全面推进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加快未来农业中心等重点项目和农业园区建设;发挥农民合作社联合会等组织和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带动作用,赋能提升“昌平草莓”“昌平苹果”等品牌效益;重点抓好农民就业指导服务,培育壮大休闲农业、林下经济、现代园艺等乡村产品。要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抓实抓细第二轮土地延包在昌平区的试点工作,稳慎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总结推广集体产业用地“双统筹、双投入”等创新模式。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收尾工作,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探索完善乡村物业化管理等长效管护机制,同时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同步筑牢农村现代化根基。
甘靖中强调,要加强的全面,进一步提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全面落实五级抓乡村振兴,强化政一把手“一线总指挥”的作用。要结合开展“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对“三农”领域工作的谋划能力、统筹能力、专业能力和落实能力。要坚持大抓基层、固本强基、赋能提效,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通过精准培训赋能提高镇(街)、村两级班子乡村振兴能力,增强农业农村工作吸引力、凝聚力。要及时总结推广昌平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好做法好经验,精心宣传打造一批“三农”工作亮点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作用。
会上,昌平区农业农村局、百善镇和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分别作表态发言。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昌平区郭清尧、王志刚参加。
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县xx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回顾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工作,客观分析农村发展形势,安排部署农村经济工作任务,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全面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工作回顾
五来,我们紧紧围绕基础在农业的功能定位,全力推进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建设,坚持适应高效农业发展方向,突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克服了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双重冲击,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我县被评为(通榆)特色食品暨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县。,全县农业总收入实现.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分别是XX的倍和.倍。
适应高效农业成效显着。以发展适应高效农业为方向,全面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大幅增收。采取典型引路、项目支持、资金倾斜等办法,辣椒、美葵、棉花、甜玉米等适应高效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到万亩。以良种良法推广为重点,以科技和培训为手段,加快了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步伐,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葵花、蓖麻杂交种及其他常规作物良种得到普遍应用,葵花套种、地膜植椒、植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得以迅速推广。
水利水产工作取得新突破。以节水农业为方向,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成为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高效节水县和牧区水利县。投入资金.亿元,新打抗旱井眼,新增稳产高效基本农田万亩。加大膜下滴灌等新型灌溉方式推广力度,建设节水区万亩,节水灌溉工作得到和省的奖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取得新进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水利项目滞水、引水、节水、民生、生态等五个方面七个规划和可研的编制申报工作,构建起水利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进依托哈达山水利枢纽为县城供水工程,进入立项阶段。制定了水产养殖、渔业生态修复等规划,实施了省级水产项目,创建了健康养殖区,开展了渔业增殖放流、渔民科技培训等活动。加强渔业行政执法,渔业逐步走上产业的发展地位。
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以发展舍饲牧业为方向,加快转变饲养方式,实施了加快牧业发展三攻坚战,新建、改造牧业小区个,全面加强防疫、良种繁育等工作,畜禽数量、质量明显提高。,全县牧业总产值实现.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XX分别增长%和%。
劳务输出方式实现重大转变。加强输出培训和创业扶持,强化基地建设和有组织输出,劳动力转移方式由单纯的体能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由单纯的外埠输出向县内灵活就业转变,由输出劳务向返乡创业转变,平均每转移劳动力万人(次),劳务收入均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坚持产业化方向,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发展省、市、县龙头企业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个,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个,基地面积达到万亩。,
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召开的甘肃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去年甘肃省“三农”工作,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这次会议,对我们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推进“三农”各项工作,奋力开创甘肃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加快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脱贫成果有了新提升,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发展动能得到新激发,“三农”工作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上下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围绕建设农业强省的奋斗目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的甘肃,“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发生历史性转移,农业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乡村建设进入加快补齐短板的机遇期,城镇乡村进入协同融合发展的突破期。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我们具备诸多有利条件,拥有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政策的倾斜支持、相对健全的支撑体系。但同时也要看到,甘肃省“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在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必须辩证审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既看到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又认清距不足和短板弱项,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扬长补短、固强补弱。我们要立足省情农情,总结用好实践经验,把握好规律性认识和原则性要求,坚持的全面,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因地制宜,坚持躬身实干,推动农业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做好全省“三农”工作,关键是把握好“六个聚焦”。要聚焦“守底线”,持续夯实“三农”基石,通过精准有效监测帮扶、加快脱贫地区发展、拓展协作帮扶成果,狠抓耕地提升、种子种质、大类品种、多元供给,抓好防止规模性返贫和确保粮食安全两大底线性任务;要聚焦“土特产”,持续壮大优势产业,通过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充分释放农业产业发展潜力;要聚焦“能致富”,持续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强化利益联结、强化政策扶持,让农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日子越过越好;要聚焦“现代化”,持续推进乡村建设,通过积极稳妥开展村庄建设、治污治乱改善人居环境、延伸增效做好设施服务,让乡村更美丽、生活更美好;要聚焦“增活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通过优化科技供给、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聚焦“强保证”,持续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健全的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干部培训机制、人才引育机制、要素保障机制、督查考核机制,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做好“三农”工作,使命光荣、重大。让我们锚定目标,铆足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