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渔业养殖分析图解图纸大全 渔业养殖项目概述

梦想农场 1

生态渔业主要有几种模式

(1)类型:淤泥质海岸。(2分)危害:①使本区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渔业资源损失; ②给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养殖业和捕捞业带来危害。(4分)

1、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重点是减少物使用,降低对水体的氮、磷排放,通过水处理技术实现养殖水体的重复使用。

渔业养殖分析图解图纸大全 渔业养殖项目概述渔业养殖分析图解图纸大全 渔业养殖项目概述


渔业养殖分析图解图纸大全 渔业养殖项目概述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海洋牧场 外文名 :Marine Ranching 海洋牧场的涵义,海洋牧场建设环节与过程,分类,海洋牧场的目的,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 海洋牧场的涵义 关于海洋牧场的概念,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画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定的人工渔场。首先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并进行水生生物放流(养) ,再由所吸引来的生物与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如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海洋牧场建设环节与过程 根据上已有的经验与相关研究,海洋牧场建设内容可以归纳为5个主要环节与过程: 一、生境建设,具体包括对环境的调控与改造工程以及对生境的修复与改善工程。主要是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改造滩涂等措施为鱼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和索饵的环境。 二、目标生物的培育和驯化,采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扩大种苗培育数量,通过生物工程提高种苗的质量,建立种苗驯养场,从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体,实现规模繁殖、化选择、习性驯化和计画放养。 三、监测能力建设,包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对生物资源监测。 四、管理能力建设,包括海洋牧场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等。 五、配套技术建设, 包括工程技术、鱼类选种培育技术、环境改善修复技术和渔业资源管理技术。 分类 依据海洋牧场的功能,可将海洋牧场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 ①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目前最常见的海洋牧场类型,一般建在近海沿岸。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产出多以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等海珍品为主。 ②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这一类海洋牧场以鱼类产出为主。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属于目前海洋牧场受鼓励的发展方向。我国北方地区往往以近海中小型生态修复海洋牧场为主,南方地区以外海大中型生态修复海洋牧场较多。 ③休闲观光型海洋牧场。随着休闲渔业的兴起而出现,多嵌在其他类型海洋牧场之中,是海洋牧场管理开发的一项新兴产业。 ④种质保护型海洋牧场。多由科研机构或大型渔业公司投资,以近海沿岸海珍品、鱼类的资源养护为主要功能。 ⑤综合型海洋牧场。我国在建的牧场多以综合性海洋牧场为主,一般兼顾一项或多项功能,最常见的是在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开发休闲垂钓功能,在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中开发休闲观光功能和鱼类增养殖功能等。 海洋牧场的目的 随着捕捞强度逐渐增加,海洋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现象日益,海水养殖业作为对海洋捕捞的补充,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海水养殖带来的环境、病害及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渔业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乃至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致力于海洋牧场的研究、开发和套用已成为主要海洋的战略选择,也是世界已开发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值得我国密切关注、研究。我国资深院士曾呈奎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海洋农牧化”的构想。 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国内外海洋牧场建设 日本海洋牧场发展概况 基本情况 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即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1973年,日本又在冲绳海洋博览会上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的管理下,谋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1978年~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画,并建成了世界上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日本水产厅还制订了“栽培渔业”长远发展规划,其核心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电子学等先进技术,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场”,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养)和吸引自然鱼群,使得鱼群在海洋中也能像草原里的羊群那样,随时处于可管理状态。 19年,日本 栽培渔业的预算达到48.6亿日元,放流的渔业品种达94种,放流规模百万尾以上的种类超过30种。仅每年投到人工鱼礁的资金就达589亿日元(折合42亿元), 和县 、市町村各负责5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沿岸20%的海床已建工鱼礁区,2003年北海道地区秋季哈鱼的捕捞量猛增到5500吨。 管理和实施情况 1963年,日本专门成立了栽培渔业协会,负责管理和发展栽培渔业。2003年,日本对水产机构进行改革,基于提高研究和开发的效率,确保研发体制连贯的考虑,将栽培渔业协会并入日本水产综合水产研究中心,由日本水产综合水产研究中心全面接管此项工作。该中心设有栽培管理课和遍布全国沿海多达16个栽培渔业中心,专司栽培渔业项目管理和栽培渔业技术的研究、评价和实施工作。此后,该中心对单位内部的栽培渔业进行了体制和机制整合与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和地方 、自治团体的关系,加强了与都道府县等各级 的联合,并对项目实施情况和工作计画进行了重新评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栽培渔业的普及,落实。 韩国海洋牧场发展概况 基本情况 1994年~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 海洋牧场计画”,该计画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 制造) 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该项目计画分别在韩国的东海(日本海)、韩国南部海域(对马海峡) 和黄海建立几个大型海洋牧场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有优势品种的培育, 在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后,逐步推广到韩国的各沿岸海域。1998年,韩国首先开始建设核心区面积约20km的海洋牧场。经过努力经营,2007年6月竣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统营牧场取得初步成功后正推进建设其他4个海洋牧场,并将在统营牧场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套用到了其它海洋牧场。 管理、建设和运行模式 建设之初由韩国海洋研究院具体负责主持实施,但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人员无故推托任务、浪费科研经费,受到韩国,2007年,海洋水产部决定将该项目移交给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管理。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在项目执行中发挥管理监督、签订契约、总体关系协调、具体课题研究、品行表现评价等和中坚作用,该院成立了海洋牧场管理与发展中心,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工作。 建设过程及核心技术。 以已建成的统营海洋牧场为例,建设过程分三个阶段:一是成立基金会和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实施机构等。二是增殖放流资源,建设海洋牧场。三是后期管理和建设结果的分析评估。其中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主要围绕区域地理和生态特征展开,重点研究了:生态学特性与建设模式设定、生境的改善、鱼类增殖、海洋农牧化使用和管理四个方面,其核心技术体系包括四个方面:海岸工程及人工鱼礁技术,鱼类选种、繁殖及培育技术,环境改善和生境修复技术,海洋牧场的管理经营技术。其他如放流技术、放流效果评价、人工鱼礁投放效果评价、牧场运行和监测技术、设施管理、牧场的经济效益评价、牧场建成后的管理、维护和使用模式研究等也很重要。 效果评价 以已建成的统营海洋牧场为例,一是该海区渔业资源量大幅增长,已达900多吨,比项目初期增长了约8倍。尤其在建设海洋牧场之前资源量已经减少到近乎绝迹的平纳,目前资源量已达到100多吨,大大超过了预期目标。二是当地渔民收入不断增加,已从1998年的2160万韩元(约合18万元)提高到2006年的2731万韩元(约合23万元),增长率达26% 。值得一提的是,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研究是海洋牧场研究中容易忽视的一环,项目实施工程中,可能会因为盲目追求某一鱼类品种种群数量的增长而破坏区域水生生态,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据笔者了解,韩国统营牧场在建设过程中,就因为过度放流和增殖某种鱼类而破坏了区域水域生态,修复尚待时日,教训值得吸取。 美国: 1968年提出建设海洋牧场计画,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巨藻,取得效益。 的海洋牧场建设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70年代提出,即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从1981年至1988年,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分别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总计20多万立方米,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 近几年,、、每年都安排资金在全国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牧场区建设。辽宁省是我国最早建设海洋牧场的沿海省份,大连的獐子岛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的海洋牧场,为其他地区海洋牧场的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山东省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规划》,在全省沿海大范围开展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连云港海州湾、厦门五缘湾、珠海万山群岛、海南三亚等地也已启动建设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浙江舟山市的白沙、马鞍列岛两个海洋牧场项目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从总体上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辽宁、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海洋牧场已经实现规模化产出。但是,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总体上仍处在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的初级阶段。

4、大水面鱼、虾、贝、藻立体增(养)殖模式。在大水面和浅海海域,实施规模化立体型增(养)殖,改善水体环境,修复渔业资源,减轻水域环境压力。

5、工程化渔业养殖模式。包括集约化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具有高密度、集约化、高效益、少污染等特点,能有效控制养殖自身污染,减轻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大幅度提高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

6、休闲生态渔业模式。利用渔村设备和空间、渔具渔法、渔业产品、渔业生产活动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使渔业一、三产业协调发展。

关于渔业养殖技术和增氧机的实用技术?

你要写清鱼塘的条件如水深、位置、土质、新旧、形状等,才能确定养什么、怎么养。增氧机是解决缺氧的好办法,也可用“粒粒氧”等物,现在有人开发了一种“池底曝气增氧“的方法,节省能源,《水产》今年的杂志上有。每亩配个几十瓦的增氧机就行(说的不准确),按照“三开两不开”的原则使用,即“晴天中无开罗非鱼、虹鳟鱼三、海水主要养殖品种、大口黑鲈、革胡子鲶、巴西鲷鱼、斑点叉尾鮰、淡水白鲳、淡水鲨鱼等。,连绵阴雨半夜开,阴天清晨开;晴天傍晚不开,...”。关于养鱼的问题,您可与我联系:qq:421068489.

如何学习养殖各种各样水产品?

一、主要目标

的办法是参加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既可以学习专门的水产品养殖知识,还可以与同班同行业3、文化传承和创新型生态养殖模式。传承和创新具有悠久历史的稻鱼(虾、蟹)共生和山溪以草养鱼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实现“稳粮丰鱼增收”的目的。者交流经验等等。

农大专家网(广州成功路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农民培训10余年,有近百人的专业团队、擅长承接各类农业培训项目、一对一量身编写培训教材、 提供参观考察基地、选派培训老师。

养殖水产有哪些

单位特点是:结合各方的需求按照规范高效率完成全程培训、项目经得起检查抽查、审计验收;已为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的近4万名学员提供过服务,我们实施的培训曾多次被网站、农业推广网、农业信息网作为典型跟踪,被业内公认是“国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单位”。

一、养殖类型

④发展设施渔业是我国渔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我国是水产大国,其水产品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走向世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创建更多的世界品牌。发展设施渔业,还可以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生产特色、优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水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有效抵御外国水产品的冲击,同时也使我国的水产品打入市场。

1、含盐量

根据养殖水体中的盐分含量的高低,可分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这2种。

2、养殖水域

根据养殖水域的异,可分为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滩涂养殖、水库养殖、港湾养殖、江河养殖、湖泊养殖、浅海养殖等。

3、养殖方式

根据养殖方式的异,可以分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港湾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浅海养殖、海洋牧场等。

二、淡水主要养殖品种

1、鱼类

(1)国内品种

①我国淡水鱼类大概有8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为种左右,其中产量较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大概为40多种,具体如下。

②黄鳝、泥鳅、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鳜鱼、鲶鱼、河豚、黄颡鱼、鲥鱼、白鲟、鳇鱼(西北鲤科无鳞)、鲟鱼(史氏鲟、匙吻鲟)、节虾虎鱼(幼鱼俗称春鱼)、鲑鱼(大马哈鱼)、乌鳢(黑鱼、才鱼)、鳗鱼(鳗鲡)、太湖新银鱼、团头鲂、长春鳊、公鱼、大银鱼、南方大口鲶、长吻鮠等。

(2)国外引进品种

2、甲壳类

1、藻类

主要包括紫菜、海带、枝角藻、螺旋藻、裙带菜等。

2、贝类

主要包括海螺、牡蛎、鲍鱼、青蛤、蛏、杂色蛤、文蛤、毛蛤、血蛤、扇贝、乌贝、贻贝、竹蛏、西施舌、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等。

3、鱼类

主要包括梭鱼、鲈鱼、小黄鱼、大黄鱼、鲷、真鲷、黑鲷、半滑舌蹋、石首鱼、比目鱼、鳗鲡、石斑鱼、河鲀、马面鲀、跳跳鱼(弹涂鱼)、大菱鲆(多宝鱼)等。

4、甲壳类

主要包括虎头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斑节对虾、琵琶虾、灯笼虾、对虾(东方对虾)、日本蟳、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5、其他品种

主要包括海参、海胆、海星、海蜇、海肠子等。

海洋牧场详细资料大全

文章根据《关于加快推1、养殖类型:根据水中的含盐量可分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根据养殖水域的区别可分为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水库养殖等,根据养殖方式可分为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等。2、淡水主要养殖品种:鱼类包括黄鳝、泥鳅、鲫鱼、草鱼等,甲壳类包括小龙虾、大闸蟹等,其他品种包括田螺、乌龟等。3、海水主要养殖品种:藻类包括紫菜、海带等,贝类包括牡蛎、扇贝等,鱼类包括梭鱼、鲈鱼、石斑鱼等,甲壳类包括虎头蟹、南美白对虾等。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内容整理归纳。

【选修2—海洋地理】下图为渤海在某一起重大的海洋溢油中,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原因:①海域较为封闭,海水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 ②环渤海沿岸地区工农业较发达(包括石油开采与运输),人口城市密集,大量的陆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渤海。(4分)

措施:①禁止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加强污染源的控制; ②污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2、湖泊水库洁水型渔业开发模式,又称“洁水型渔业”。选择以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进行人工放养,消耗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从而达到以鱼洁水、以鱼养水生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③加强执法力度与宣传教育。(答对2点,得5分。合理酌情给分)

试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生物技术发展报告》题分析:

(1)读图,在MN之间有河流注入,河流泥沙的沉积作用,导致MN之间形成了淤泥质海岸。

根据图例分析,本次溢油使本区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渔业资源损失。给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养殖业和捕捞业带来危害。

(2)读图可以看到,该海域较为封闭,海水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环渤海沿岸地区工农业较发达,石油开采与运输活动频繁,人口城市密集,大量的陆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渤海,排污量大,超过了海水的净化速度。治理海洋污染,要禁止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加强污染源的控制。对污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加强执法力度与宣传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具体怎么做?

主要包括金鱼、锦鲤等观赏鱼类,以及乌龟、鳄龟、田螺、河蚌、巴西龟、中华鳖、大鲵(娃娃鱼)、宽体金钱蛭等特殊品种。

我国渔业持续较快发展迅速,但是发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渔业造成了挑战。为进一步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具体怎么转怎么调请看下文。

力争到2020年,渔业信息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修复能力明显增强,渔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国水产健康养殖面积比重达到65%,国内海洋捕捞产量压减到1000万吨左右,渔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

1.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转变过去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粗放生产方式,有度有序利用渔业资源,坚决压减捕捞生产能力,降低渔业资源利用强度过高、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加重趋势。

2.转变养殖生产方式。改变一味追求高投入、高产出,盲目提高单产的养殖方式,开展清洁生产,推进水产养殖节水减排,推广健康养殖模式。

3.转变经营方式。培育渔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渔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规模经营主体在新技术应用、新品种推广、新市场开拓、新业态发展上的作用,让传统渔民搭上适度规模经营的“快车”。

4.转变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依法治渔,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措施、法律的手段,长期制约渔业发展的难题。

三、调结构

1、调优区域布局。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生态类型,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沿海地区率先实现渔业现代化;长江和珠江流域重点发展标准化健康养殖;三北地区发展冷水渔业和节水养殖。

2、调优产品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养殖结构优化,加强品种创新和品牌创建,提高产品品质。

4、调优要素配置。优化渔业要素投入结构,提高渔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良种培育,更新改造渔业装备,用现代技术手二、转方式段改造传统渔业。

本文内容源自土流网,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土流网”

海参螃蟹能一起养殖吗?求渔业高手回答

3、“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画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其他品种

螃蟹的食性很杂,从理论上来讲螃蟹不以海参为主食,但个人观点是不要在一起养,一个池子饲养的生物通常都是互无干扰的生物,螃蟹和海参都在水下活动,有没有在水的上层活动的生物可以考虑养殖.

渔业中,80:20模式化养殖是指什么意思?

主要包括罗氏沼虾、日本沼高素质农民,就是之前的新型职业农民,想养殖各种各样水产品,留意报名参加当地县/区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是个不错的选择。虾、红螯螯虾、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中华绒螯蟹(河蟹、大闸蟹)等。

指池塘中养殖80%的摄食配合饲料的、价值较高的鱼类的同时,养殖20%的非摄食配合饲料的鱼类如滤食性的鱼类。那20%的鱼一般为鲢、鳙、细鳞斜颌鮰等以浮游生物或腐屑、剩余饵料等为食的鱼,无须另外投喂,又能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多余营养元素,即可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又可额外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