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蟹苗怎么养
螃蟹公寓在兴起,国内尚未普及。蓝灵水族历来追求循环水养殖技术的革新。将工厂化水产养殖设备与螃蟹公寓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集约化管理,减少对外界因素的依赖。不知道你说的是那种蟹 这里有些关于青蟹的喂养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2、放养蟹苗
1.投饵技术
在大水潮或潮涨时,青蟹摄食较多,小水潮或潮退后摄食量较少;大水潮换水后,水质好摄食增强,投饵量与平时相比可增加1倍;若遇多雨天,池水混浊或天气闷热,食量就下降,这时要适当减少投饵量;天气寒冷,水温下降到10℃左右,青蟹活动少或不活动,觅食少或不觅食,要注意少投饵或不投饵。
青蟹的摄食量随着个体生长而逐步增加,但日摄食量与其自身体重之比则会随体重增加而下降。一般日投饵量与青蟹个体大小的关系和百分比为:蟹甲壳宽3厘米~4厘米,掌握其日投饵量占体重30%左右;5厘米~6厘米时日投饵量为20%左右;7厘米~8厘米时日投饵量为15%;9厘米~10厘米时日投饵量为10%~12%;11厘米以上为5%~8%。
(3)投饵方法饵料要均匀地投放于蟹池的四周,不宜投放在池,有条件的池塘,在池周边设几处食料台,以便更好地掌握日所需投饵量。根据青蟹日伏夜出活动觅食的生活习性,可清晨投喂日投饵量的三分之一,傍晚投喂三分之二。八月中秋西北风起(指农历),前、后半夜温拉大,青蟹则易烦躁,半夜后易逃跑,在前半夜,适量增投一次饵料,既可防止青蟹逃跑又可减轻其相互残杀。总之,投饵要根据水质条件、天气变化、蟹体生长蜕壳情况等要素,灵活掌握每日所需的投饵量。
养蟹好说,买个鱼缸,里面放点沙,搭个高支架,好让它晒太阳。至于食物嘛!五谷杂粮都可以少量的喂一点,但最理想的事物是小米和糯米,还可以偶尔让他开开荤,吃条小鱼,吞只蚂蚱都可以
买个观赏鱼缸..大小随你.底下放上沙子..倒.没倒满了..可以去花鸟市场买些水草.和食物..
青蟹淡水怎么养
一、饲料喂养的螃蟹营养不全面,导致螃蟹品质下降;水温:养殖适宜盐度为0.7%-3.3%,最适是1%-2%。水温要保持在6℃-35℃,最适生长水温在18℃-25℃。蟹池建造:需要选择保水、不渗漏,保粘固性高,不易塌陷的均质土涂地。饵料:以肉食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小杂螺、小杂鱼、小杂虾及小杂蟹等都可以用作喂养青蟹。螃蟹一直以来是人喜爱的一种水产品。特别是中秋前后,螃蟹膏肥鳌大,色泽红润。但传统的螃蟹养殖却随着水环境的持续恶化而受到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野生螃蟹的数量急剧下降,人工养殖的螃蟹也遇到越多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1)饵料种类青蟹属于肉食性蟹类,因此,要以肉食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常用饵料有红肉蓝蛤、寻氏肌蛤、鸭咀蛤、小毛蚶、短齿蛤、淡水河蛤、淡水螺等小型低值贝类以及小杂鱼、杂虾、杂蟹等,也可投喂一些青蟹人工配合饵料。其可食饵料的种类较多,可根据当地的实际资源情况选择,只要无毒无害、青蟹喜欢觅食的廉价饵料,都可作为保障供给的饵料源,但要求饵料必须新鲜,霉烂变质的饵料切不可投喂,否则会影响青蟹的健康生长。河蟹养殖是一项连续的管理工作,做好不同阶段的养殖管理是赢得河蟹高产高效的关键之在,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河蟹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哪些。
一、投喂管理
投喂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人工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配合饲料、冰鲜鱼、螺类、蚬类、豆粕、小麦和玉米等。饵料投喂应坚持“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
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饵量的70%。河蟹的活动范围小,饵料投喂要求呈条带状,均匀投在浅水区,投饵点面积应占蟹池面积30%以上。投喂量应根据河蟹摄食强度、季节和温度变化灵活掌控,一般以投饵后2小时内吃完为宜。
二、日常巡塘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与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主要任务有:
一是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
二是检查河蟹的活动和吃食情况,发现有残饵时应减少投饵量。
三是检查水质变化和河蟹的蜕壳、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是认真填写塘口记录每月使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底净宝等生物制剂1次,分解池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可起到改良水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经常使用微孔增氧设备增氧,以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为河蟹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详细记录放养、投喂、水质、病害、产量和销售等情况,并整理归档保存,为下一年的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三、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
四、水草管理
五、病害防控
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正确用,控制病害的蔓延。渔要高效、低毒、副作用小,不能使用明令禁止的渔。
多肉植物青蟹怎么养 青蟹介绍
应遵循“以生态预防为主,物治疗为辅”“无病先预防,有病早治疗”的原则,通过实行严格的清塘消毒、放养优质苗种、营造良好环境、科学投喂饵料和定期投喂饵等健康养殖手段,积极防控病害;通过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降低有害细菌含量,再用生石灰、和聚维酮碘等消毒水体,以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青蟹寿,是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又名青蟹,原产南非,多年生肉质草本。株高3~4厘米,株幅6~8厘米。叶片肉质,排列成莲座状,整个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总体要求是“清、新、嫩、爽”。一般保持ph值为7.5~8.5,透明度为30~40厘米,溶解氧为5毫克/升以上,水温为25~28℃。暗绿色,叶端斜截,截面三角形隆起,分布着10道左右凸起的纵向脉纹,叶缘棕褐色。总状花序,花白色,有绿色中肋。花期夏季至秋季。
养殖方法:
1. 浇水:耐干旱,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时少浇水,秋凉后保持湿润,冬季保持稍干燥。
2. 光照:明亮光照,也耐半阴。
4. 繁殖:春季播种,发芽温度21~24摄氏度,或与春季或夏季取叶片扦插繁殖。
夏季螃蟹养殖的技术管理注意事项关于夏季螃蟹养殖的技术管理注意事项
二、人工养殖的螃蟹因为近亲繁殖,品种退化,生长过程中的抗病能力逐步下降;至七月份蟹塘一般亩蟹、虾、鱼存塘量达70斤以上,因此按饵料投喂量8—10%计算,每亩投饵量应在5—7斤。在高温时期,饵料组成进行调整,由前期以动物性小鱼饵料为主,改变为动植物饵料各占50%,饵料投喂应做到勤观察,饵料投入蟹池中应在4—6小时左右吃完,过多的饵料投喂将导致水质恶化。如有剩饵,应分析具体情况是天气原因还是水质原因;如水体混浊或水草被大量夹食,可能饵料投喂不足,应增加投喂量。建议高温期间小鱼的投喂量控制在3斤/亩左右,有利于改善水环境。进入七月,蟹塘水质水位应调控在平均水深60cm以上,至7月下旬应加至水位,水质调节中要做到勤加水,2—3天可加水一次,水质应保持清淡活爽,水质透明度应保持在50cm以上。高温期间,蟹塘常存在底层水质败坏,水体分层,深沟内水质恶化,局部水草丛中水质不好,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因此,除经常加水换水调节水质外,应勤用底质改良剂与微生物制剂,并可对水体进行解毒,改良底质与水质,10天左右定期使用一次,蟹塘水体环境状况较,7天左右定。3. 施肥:较喜肥,生长期每月施肥一次。
2、池塘环境改善与病害防治
七月份,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仍处于生长旺盛期,为河蟹生长、蜕壳营造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并起到了净化水质、水体降温,增加水体溶氧等有效作用,因此,对蟹池内水草要保护好,如发现水草被大量夹食或水体浑浊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投放批量优质仔螺蛳,增饵投喂等防止败草。要做到勤观察、勤处理,对漂浮的残余水草要及时捞除,对深沟底还没有清除的伊乐藻要逐步清除,保持蟹塘的清洁卫生,防止水草腐烂败坏底质与水质而引发池塘环境突变恶化。
在病害防治方面,应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现阶段应勤用底质改良剂与微生物制剂,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体中大量繁殖有益微生物,成为养殖水环境中微生物系统中的优势种群,通过其代谢来改善水质,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目前可在饵料中加服内服及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剂,提高河蟹的抗病能力。在第四次蜕壳基本结束后,池塘中的矿物质元素、营养盐类、维生素被河蟹大量吸收利用,为了保证池塘中河蟹的健康生长和确保河蟹的第五次蜕壳顺利进行,建议广大养殖户全塘泼洒硬壳宝和等营养添加剂1—2次,另外有些前期杀虫消毒不的蟹塘可选择雨过天晴,水温不高而螃蟹无批量伤亡整体活力较强的时机进行一次杀纤毛虫物与低剂量生石灰泼洒,生石灰泼洒量控制在每米水深每亩5—10斤,确保高温季节河蟹体表与鳃上没有大量寄生虫及水体水质清爽良好,目前病害防治工作应结合饵料优化投喂,环境改良等工作进行,切实做到生态防病,健康养殖。
螃蟹工厂化养殖的技术
1、饵料投喂与水质管理工厂化养殖螃蟹公寓
前言
三、螃蟹在集中放养时有的自残现象,伤残的螃蟹无卖相,造成客观上的浪费;
四、集中放养的养殖密度太小,对如今拥有良好水源的水平来讲是一种浪费。据,一只普通的大闸蟹需要一平方米的池塘面积。所以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螃蟹养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螃蟹公寓就是工厂化养殖螃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池塘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养殖废水往往无序排放。导致周围水体如江河湖泊中的污染物积累。不仅影响自然的生态平衡,更会导致水中富营养化、蓝藻爆发、水产突发等灾难性后果。影响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说明
螃蟹公寓是指流水或循环水条件下,将螃蟹分个进行单独喂养及管理的一种设备。一般由塑料材料制成。适用于各种海水及淡水的螃蟹品种。因为一个螃蟹公寓里只放养一只螃蟹,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螃蟹间的自残。螃蟹公寓分别装有进水和出水,水质集中进行调节处理后,进入螃蟹公寓。按科学的方式对螃蟹进行定时投喂,定时观察。整个养殖过程尽可能不使用物,不使用化学产品、不使用市售的螃蟹饲料。完全做到绿色环保,健康无污染。
产品优点
螃蟹公寓不仅能很好地避免同类相残导致的产品质量下降,而且将螃蟹养殖的土地使用面积大大缩小。如果它再与循环水处理系统配套使用,可以使螃蟹养殖不受季节及外界污染因素的影响。一年可以生产至少三造螃蟹。轻松做到反季节销售,除了量大价高之外,对品牌的树立能起到积极的持续推动作用。
使用场所
规模化水产养殖场、蟹苗培育场、青蟹养殖场、海水梭子蟹养殖场、大闸蟹养殖场。
这些都是个人的一点见解。如果需要更系统的学习,建议5. 盆栽摆放:用于点缀书桌、茶几、或博古架等室内半阴处,其似翡翠般的株型,让居室环境更加清新高雅。在养殖技术贴吧,和一些网站和专业的买光盘来学习;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青蟹池塘养殖的场地选择与池塘构造该怎么选择?
养殖初期 (3~5月),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喂部分鲜鱼、螺类和蚬类等;养殖中期(6~8月),以投喂水草、豆粕、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应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以防河蟹性早熟和发生消化道疾病;养殖后期(9~11月),以投喂配合饲料、鲜鱼、螺类和蚬类等动物性饵料为主,适量投喂部分水草、豆粕、小麦、玉米等,以满足河蟹后期生长和育肥的营养需求。选择锯缘青蟹养殖场地,必须根据锯缘青蟹生态习性的要求,尽可能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栖息环境和优越的生长、发育生态环境。同时,也应具备为生产经营提供便利的条件。具体来说,锯缘青蟹的养殖场应选择风浪较小的内湾,海水交换良好,潮流畅通,海水比重适宜,不受工农业污染的影响,主要水质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同时淡水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蟹苗来源方便,鲜活饵料充足的场地均可进行锯缘青蟹的养殖。 蟹池构造:可分单塘、双塘和田字形塘。一个池一个闸门的称单塘,两池相靠三个闸门,其中一个闸门互通两个塘的叫双塘。四个池连成田字形称为田字形塘。具体来说,一口锯缘青蟹池一般有堤坝、闸、滩、沟、防逃和防斗设施等部分构成。(2)投饵比例养殖期的投饵量,应根据水温、潮汐、水质和青蟹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如青蟹在水温15℃以上时摄食旺盛,26℃时达到峰,若水温高于30℃或低于13℃时,其摄食量就明显减少,如浙江沿海(温州、台州一带)5月~6月和9月~10月水温较适宜,青蟹的摄食量会增强,应多投饵;7月~8月高温期水温偏高,5月以前和10月以后水温明显偏低,青蟹摄食量会减弱,则应少投饵。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尽量选择有活水的地方,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养殖,对池塘的深度,对池塘的大小进行改正。
选择风浪比较小的内湾 ,水的质量比较好,流通性比较好,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养殖。
大闸蟹养殖技术与方法
水草管理是重要的技术环节。当池塘水草覆盖率低于40%时,应及时补充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和浮萍。喜旱莲子草净化水质效果明显。浮萍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但浮萍繁殖能力强,当覆盖面积超过15%时,必须人工捞出,避免影响水体光合作用,降低产氧量。养殖环境:大闸蟹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可以选择远离市区、水资源丰富处养殖。 放养蟹苗:选择体型大小相似、四肢齐全的蟹苗。 饲喂方法:每天清晨5点和晚上8点分别喂食一次。 日常管理:需要定期换水,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巡视。对于水草上附着的污泥等异物,可采取泼洒护草活水素等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吸收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增强净水效果。
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
大闸蟹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要选择远离市区、周围没有工厂、水资源丰富的位置搭建蟹塘,放干池水消毒暴晒后,注入新的池水,深度在2米左右,池塘的水温控制在20-25度。
大闸蟹养殖时,选择蟹壳颜色均匀、体型大小相似、四肢齐全的蟹苗,对蟹苗进行消毒后,选择在阴天或者傍晚进行放养,放养时先适应池塘水温,养殖密度大约在每亩300只蟹苗。
3、饲喂方法
大闸蟹是一种杂食动物,通常是昼伏夜出,在每天清晨5点和晚上8点分别喂食一次,春夏两季主要喂食植株饲料,搭配少量动物饲料,秋冬两季则是以动物饲料为主,搭配植物饲料。
4、日常管理
养殖大闸蟹时需要定期换水,春季和秋季每隔15天换水一次,夏季高温水质容易浑浊,每周换水一次,换水量是池塘水的1/3,并且每天上午和下午都需要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