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蓝魔鱼好养吗,怎么养
二、黄尾蓝魔鱼怎么养 1.水温:水温应该保持在26-27℃之间,在繁殖期间温度可以适当提高。低于15℃需要进行加温。水温:最适宜黄尾蓝魔鱼生长的水温为26-27℃之间。水质:需要用碱性的软水,PH值应该在8-8.5之间,硬度值应在7-9之间。养护时要注意保持洁净的水质,每周换水1-2次。喂食:可以投喂鱼虫、虾或者鱼饲料,每天可以投喂一到两次食物。它们不知饥饱,所以要控制好喂食量,不能喂太多。
蓝尾黑鲷养殖温度要求多少 蓝尾黑雕鱼
蓝尾黑鲷养殖温度要求多少 蓝尾黑雕鱼
吊兰(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又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称蜘蛛草(spider plant),日本称折鹤兰(折鹤兰),是相当常见的垂挂式观叶植物,原产于南非。吊兰叶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吊兰古有折鹤兰之称,植株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全株可入。
一、黄尾蓝魔鱼好养吗 黄尾蓝魔鱼属于比较难养的鱼类。它们是海水鱼,对水质、水温等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无法提供类似海水的环境,它们就无常生长。它们对食物的要求比较低,能吃的食物种类有很多,但在喂食的时候,应注意控制好喂食量。否则它们容易吃撑。因此,不太建议新手直接养殖这种鱼,建议先养淡水鱼练手。
2.水质:最适宜它生长的水质是碱性软水,PH值应该控制在8-8.5之间。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水质的洁净。一般来说,每周要换水一到两次,每次更换的水量不能太大,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即可。
3.喂孔雀栖居于海拔2000米高度以下开阔稀树草原,或生长在灌木丛、针叶、阔叶等树木开阔的高原地带,尤其喜欢在靠近溪间沿岸和树林空旷的地方活动。我国云南南部以及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等分布的主要是绿孔雀,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分布的主要是蓝孔雀。孔雀脚强健,善奔走而不善飞行,爪钝,善挖土,嘴坚硬。上喙呈弓形,翅膀短圆,喜结群活动。遇敌也可作短暂飞行。常见1雄伴3只~5只雌鸟,同雏鸟一起活动,雄鸟在前,雏鸟居中,雌鸟在后,走路时上下点头,并不断伸长脖子东张西望。野生孔雀有固定的觅食时间,清晨趁云雾尚未弥散,则静悄悄地来到河边饮水,梳理羽毛,然后觅食,中午则隐藏于阴凉处休息,日落前再觅食一次,晚上栖居于固定的树枝中。孔雀食性杂,吃植物的种子、稻谷、芽苗、草子等,也吃一些浆果和蟋蟀、蚱蜢、小蛾等。孔雀的寿命为20年~25年,22月龄的孔雀开始交配产卵。食: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投喂鱼虫或者蚯蚓,虾和鱼饲料也可以投喂。但是需要注意投喂量。因为它们不知饥饱,所以需要控制好喂食量,不能喂太多。
龙鱼养殖温度为多少,多久换一次水
场地要求清洁干爽,并且有较好的排水设施。种禽栏舍建筑面积每只需8平方米,其中1/3应为遮阴遮雨的栏舍,2/3应为露天作运动场。遮阴遮雨栏舍可用树皮搭建,亦可砌成砖屋,而运动场用鱼网或铁丝网围栏。栏舍及运动场长宽必须保证孔雀开屏所必需的宽度,高度应离地面2。5米。栏舍内及运动场做几条横梁作栖架,运动场铺上3~5厘米厚粗沙,场外种上树木遮阴。一、龙鱼养殖温度为多少 龙鱼养殖的温度可以保持在24-30℃之间,但不同的品种,适宜生活的温度也不同。一般来说,银龙鱼和黑龙鱼适宜的水温高一些,可以将饲养它们的水温保持在28-30℃之间。像金龙鱼、红龙鱼以及其它品种的龙鱼,大多数都喜欢24-26℃之间的水温。
二、龙鱼多久换一次水 龙鱼换水的频率应该保持25度左右的温度就比较合适,因为武昌鱼的养殖温度不可以太高,也不可以太低,这种鱼是非常不好养活的。要根据过滤设备来决定,如果鱼缸内安装过滤设备并且长时间打开的话,那么龙鱼换水的频率可以降低一些,一周换1次水就可以了。因为过滤器可以减缓水质恶化的速度,而且还会少量的增加氧气。如26度。最适怡28-30度。孔雀在海拔低于1500米时生长良好。果没有过滤器,水质就比较容易,就需要3天换一次水。
虹鳟鱼养殖注意事项有很多,虹鳟鱼养殖温度保持多少度合适?
2、育成雀的饲养。孔雀到60天龄从育雏笼转入育成栏舍饲养,密度为每30平方米10~12只。饲料可用两个饲料桶分别装上中鸡料和玉米、豌豆等组合成的鸽子料饲喂,中鸡料中加入3%鱼粉,同时用盆装上保健砂放入栏舍。每天供应少量新鲜青饲料。要保持在18度到22度最为合适。这个温度是非常适合虹鳟鱼的生长。而且还非常有助于它们的繁殖。所以在养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
要求控制在20~30℃,这个鱼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温度。一般在12℃到18℃之间,这个水的温度也可以保证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非常的好,而且一定要注意周围鱼的数量的密度控制。
应该保持12度到18度是比较合适,因孔雀进入繁殖季节前,做好种群组合。选种应挑选羽色好、脚有力、趾不弯的健康鸟,同时注意避免近亲交配。公母比为1∶5,不要1∶1进行配比,否则,雌雀会因交配过度而伤残,对栏舍和公雀利用率都不合算。但也不能超过1∶5配比,否则,受精率会降低。每一个组合为一个产蛋群,每产蛋群只能一个栏舍饲养。进入产蛋季节,孔雀开始,公雀会发出求偶信号,一般都在早上10:00前和下午5:00后。公雀求偶,首先开屏,头向雌雀逼近,并绕着雌雀转。如果雌雀时,则蹲下,让雄鸟爬跨。雌雀没有,则没有反应,不理不睬或者避开公雀。如果孔雀受到外界干扰,孔雀也会开屏,并发出叫声,这是因为受到外界干扰,而引起戒备。孔雀求偶交配后半个月,雌雀开产。产蛋临近,雌雀总是在周围走动,并发出“咯咯”叫声,表现不安、烦躁,双爪爬地作窝,然后在窝内产蛋。为这个温度就是养殖的正常温度,而且也特别适合虹鳟鱼生长发育。
不多在12~18℃这个温度就正好适合这个鱼类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超出太高或者太低。
适宜的水温有利于生长,武昌鱼养殖温度保持多少度合适?
是12度到18度。在水里面的话,尽量是保持16度到18度。是不要超过24度。1、栖息环境的温度保持在5度到30度左右不应该超出30度,否则会对于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鱼对温其实还是很敏感的。
我觉得适宜的水温有利于生长,对于武昌鱼养殖温度正常来说,应该要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这些覆羽极长,羽尖具虹彩光泽的眼圈,周围绕以蓝色及青铜色。求偶表演时,雄孔雀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从而将尾屏竖起及向前,求偶表演达到时,尾羽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响声。飞翔能力不是很好,因为它有点沉重,翅膀也没那么强劲。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会比较合适一些,更利于它的生长
吊兰的养殖温度最适宜是多少
28度吊兰性喜一、孔雀的生活特性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生长适温为摄氏15-25度,不低于5摄氏度能安全越冬。对光线的要求不严,一般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
1、育雏。笼上育雏,1~3天龄时的舍温度要求达30~31℃,1周龄舍温度要求达28℃以上。饲养密度保持每只育雏笼饲养孔雀1~2周龄时10只,3~4周龄时6~8只,5~8周龄时饲养5只。雏雀先用多种维生素水或0。02%水开饮,然后饲喂鸡花料和黄粉虫。如果没有黄粉虫,鸡花料中可拌入3%~5%鱼粉或用熟蛋切碎饲喂。供应充足的饮水,饮水中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B溶液。保山蓝吉罗鱼养殖温度
龙鱼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而且对孔雀属早成雏鸟类,出壳后即能自己取食。开食前应让其自饮一些低浓度的水。然后饲喂鸡花料(含粗蛋白要求在22.5%以上)。1日龄~10日龄,每天喂4次,同时在鸡花料中加入熟鸡蛋黄、黄粉虫和切碎的青绿饲料。11日龄~30日龄,每天喂3次,鸡花料中适当加入熟鸡蛋、青绿饲料及面粉虫。31日龄以后,每天喂2次~3次。饲料中可适当添加高粱、黄粉虫、面粉虫等。熟鸡蛋在饲料中的含量逐渐减少,至60日龄时可以结束饲喂,90日龄以后和成年孔雀饲喂相同。水温的要求也比较高,饲养者需要给它们安装加热棒,保证水温恒定。在换水的时候,新水和老水之间的温不能超过2℃。15-28℃。二、饲养场所及栏舍
水温对于热带鱼至关重要,大部分热带鱼需要生活在摄氏度的水体中,水温的变化不仅影响敏感的热带鱼,而且对水的容氧率和水质有着巨大的影响,虽然水温的上升导致容氧率下降并引发有害细菌的大量繁殖,但是饲养热带鱼还是需要相对温暖恒定的水温。
这种鱼是产的一种鲤科结鱼属鱼,国内用来做观赏鱼。
孔雀养殖温度是多少
28摄氏度。1、喜静、怕惊。孔雀喜欢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种噪音及其他动物?如狗等?的干扰都会影响孔雀的生长发育,降低其产蛋量及受精率。
给龙鱼换水时要注意换水的量不能太大,控制在总水量的三分之一就可以。还要注意换水时的温不能超过2度。注水的时候也要缓慢一些,避免水流冲击到鱼体,导致它们产生应激反应。2、飞翔性。孔雀虽然体型很大,体重平均每只5千克左右,但其飞翔能力很强。
3、杂食性。孔雀杂食粗饲,禾本科和豆类的籽实、禽蛋、昆虫等都被广泛采食。所以,多种饲料的搭配能成为其很好的日粮。
4、喜栖性。孔雀不论白天或夜晚不同品种的龙鱼,喜欢的水温也不同。通常来说,银龙鱼和黑龙鱼喜欢的水温偏高,将水温保持在28-30℃之间最合适。而金龙鱼和红龙鱼以及其它品种的龙鱼,喜欢24-26℃之间的水温。龙鱼对水温的变化比较敏感,饲养者需要给它们安装加热棒,保证水温恒定。换水的时候,温不要超过2℃。都喜欢在栖架上栖息。
5、喜阴怕雨。孔雀喜欢阴凉天气。天气炎热、气温高,孔雀很少活动。雨天运动场积水,并且卫生条件不好,孔雀发病率较高。
二、饲养管理
育雏。笼上育雏,1~3天龄时的舍温度要求达30~31℃,1周龄舍温度要求达28℃以上。饲养密度保持每只育雏笼饲养孔雀1~2周龄时10只,3~4周龄时6~8只,5~8周龄时饲养5只。雏雀先用多种维生素水或0。02%水开饮,然后饲喂鸡花料和黄粉虫。如果没有黄粉虫,鸡花料中可拌入3%~5%鱼粉或用熟蛋切碎饲喂。供应充足的饮水,饮水中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B溶液。
育成雀的饲养。孔雀到60天龄从育雏笼转入育成栏舍饲养,密度为每30平方米10~12只。饲料可用两个饲料桶分别装上中鸡料和玉米、豌豆等组合成的鸽子料饲喂,中鸡料中加入3%鱼粉,同时用盆装上保健砂放入栏舍。每天供应少量新鲜青饲料。
扩展资料: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林中空旷的稀疏草原或有灌木丛、竹丛的开阔地带,从平原地带到高山地带的森林、灌丛中。喜欢在靠近溪流处生活。
2、形态特征
孔雀有2属3种。其中孔雀属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人工养殖的白化品种称白孔雀,全身雪白。刚果孔雀属1种,体长70厘米,雄性体黑色,头顶具白色簇羽,雌性绿色和棕色。雄鸟具直立的枕冠,羽色华丽,尾上覆羽特别延长,远超过尾羽。具20枚尾羽,形长而稍呈凸尾状;尾下覆羽为绒羽状两翅稍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最长;跗蹠长而强,远较中趾连爪为长,雄者具距。
3、生活习性
留鸟。尤以清晨和临近傍晚时觅食活动较为频繁。常成群活动,由一雄数雌和亚成体组成小群,多成5-10只小群边走边觅食,有时亦见单只和成对活动。善奔走,不善飞行,行走时步履轻盈矫健,行走姿势有似一步一点头。疾走时像奔跑一样,
一般在逃避敌害时多大步急驰,逃窜于密林中。通常很少起飞,但向下滑翔时亦飞得很快。白天活动,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中午多上树或在林中阴凉处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性机警,胆小怕人,活动时不时抬头观望周围动静,发现人时老远即逃走或鼓翼向远处飞去。鸣声高而洪亮。
参考资料来源:
养殖要点:
1、喜静、怕惊。孔雀喜欢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种噪音及其他动物?如狗等?的干扰都会影响孔雀的生长发育,降低其产蛋量及受精率。
2、飞翔性。孔雀虽然体型很大,体重平均每只5千克左右,但其飞翔能力很强。
3、杂食性。孔雀杂食粗饲,禾本科和豆类的籽实、禽蛋、昆虫等都被广泛采食。所以,多种饲料的搭配能成为其很好的日粮。
4、喜栖性。孔雀不论白天或夜晚都喜欢在栖架上栖息。
5、喜阴怕雨。孔雀喜欢阴凉天气。天气炎热、气温高,孔雀很少活动。雨天运动场积水,并且卫生条件不好,孔雀发病率较高。
三、孔雀饲养管理
3、种雀。每一栏舍饲养一组产蛋群,每组产蛋群6只?公母比1∶5?。同一栏中不能同时放入2只公雀,否则,公雀会因争斗而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种群饲料用种鸡料加5%鱼粉和鸽子料二种,也需供应保健砂。能补喂黄粉虫,每天每只50克,保持有少量新鲜青饲料。种鸡料粗蛋白18%~20%,能量11。70~12。54兆焦耳/千克。鸽子料配方可参用:玉米50%、竹豆8%、火麻仁5%、小麦10%、豌豆18%、绿豆5%、糙米4%。保健砂参考配方:红泥40%、骨粉10%、蚝料30%、盐3%、中砂10%、穿心莲2%、土霉素1%、多种维生素1%、红铁氧2%、生长素1%。每天供应充足清洁干净饮水。
四、孔雀繁殖
孔雀繁殖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孔雀性成熟龄期是22~24月龄,利用年限5年,年产蛋30枚/只左右。每天产蛋时间是在下午5:00~9:00,隔天产一枚蛋,有时隔几天才产一枚蛋,不会出现连续每天产蛋。
孔雀蛋重约108克/枚,孵化期为26~28天。孔雀蛋必须及时收集放冷库保存,5天入孵一次。孵化温度37。5℃,湿度65%~70%。孵化至25天时,胚蛋转入出雏机,温度为37℃,湿度75%。刚出壳雏雀重为80克/只。
五、疾病防治
疾病必须预防为主。平时饲养管理中必须加强清洁卫生工作。孔雀每次入栏前,必须对栏舍及用具进行消毒。每季度进行一次驱虫。7天龄进行新城疫Ⅱ系滴眼,30天龄、60天龄分别进行新城疫Ⅰ系肌注。每年开产前进行一次新城疫灭活肌注。
人工饲养孔雀,应根据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创造一些必要的环境条件。孔雀可成对或一雄配二三雌同笼饲养,也可以大范围饲养。要求定点喂食。房舍一般5米×5米×5米,运动场宜大,用铁丝网围栏。运动场宜用土地,并需要树林遮阳,舍内应以硬底垫沙较好,2米左右处设置栖架。房舍要求坐北朝南,地势稍高,光线充足。
孔雀的饲养技术
育雏孔雀的饲养管理刚孵出的雏孔雀体被为黄褐色羽,头顶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浅,出壳时已有黑褐色飞羽。由于小雏体弱而娇嫩,需要比较高的环境温度和较高的营养,同时要求管理特别细致。
人工育雏需要育雏笼舍、育雏器、水槽和食槽等设备。育雏前将笼舍及设备进行消毒。温度应根据雏鸟的日龄和表现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1日龄~10日龄34℃~38℃,11日龄~20日龄28℃~26℃,21日龄~30日龄26℃~24℃。以后,随着孔雀日龄的增加,羽毛的增加,抗寒能力逐渐加强。1周后,在天气晴时,可将孔雀放置室外活动,使其慢慢地适应外界的环境、气侯、温度等。
雏孔雀的日常管理要求非常细致。尽力保持环境的安静,严禁嘈杂。逐渐建立食物条件反射。每日清晨应仔细观察温度、小雏的精神状态及粪便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笼舍要求清洁,并保证有充足的保健沙让孔雀自由采食。食槽、水槽做到每日清洗。每周烫洗消毒一次。由于孔雀翅羽生长速度快,1周后即可飞翔,应采取防逃措施。另外,在整个饲养期间,应定期防疫,定期驱虫,定期消毒。
成年孔雀的饲养管理成年孔雀的日常管理主要为清扫笼舍、房舍、粪便及饮食用具。喂料应定时,不能随意更改,使孔雀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孔雀的饲料主要由粒料、混合饲料、青绿饲料三部分构成。粒料主要有高粱、玉米、大麦、麻子等,粒料盆应选择大号沉重些的铝盆,以防被孔雀跳翻。混合饲料是由各种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及骨粉、钙粉、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构成。青绿饲料则是指各种菜叶、嫩草、瓜果等。在育雏时,需加入适量肉末、熟鸡蛋等,先将其切碎,加入适当混合料拌匀,称之软料,软料可单独喂给,也可拌入青饲料中喂给。孔雀在繁殖期、换羽期,应适当增加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E,以及贝壳、骨粉等矿物质饲料。孔雀的饲料主要是粒料、混合(软料)、青绿料搭配而成。每天应注意孔雀的各料采食量,次日适当调整,以减少浪费。
四季管理春季:天气逐渐暖和,日照逐渐加长,是孔雀求偶、交配产卵的繁殖季节。这时孔雀运动量大,采食量大,应加大喂量,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水平,补充蛋黄、面粉虫、鱼料及各种维生素,增加钙磷等矿物质饲料。同时要求在笼舍内搭产蛋窝,为产卵做好准备。夏季:夏季为高温多雨季节。孔雀产卵逐渐停止,管理重点是防暑降温,无树木遮阳的要搭凉棚,饲料应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同时要勤换水,勤洗食盘、水盆。软料应防止变质,粒料应防止发霉。秋季:日照逐短,气温逐降。孔雀开始换羽,饲料中应减少油料种子的比例。管理上主要防止各种疾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越冬的准备,如笼舍消毒,防寒保温措施等。冬季:气候冷,日照短。饲料中应增加软料作物种子的比例。同时应注意防寒,多晒太阳。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