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养殖小甲鱼苗
1、灵活掌握投饲量,吃料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还有就是根据天气变化增减饲料,以及根据吃料情况增减饲料。1、水温控制
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水温低于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2、饲料投喂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相。按理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投喂能减少浪费。
3、饲料选择
4、水质甲鱼生性喜净怕,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调控
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5、排污与换水
外塘甲鱼养殖怎么样,外塘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什么季节开始养殖最合适?甲鱼外塘养殖时池塘的水深要求你在0.7-1.2米,四周都要见水泥板护坡和防逃墙。放养前要晒塘,消毒处理。放养时规格克以上的,每平方放1-1.5只就行,不可太密。平时投喂时要按照四定原则进行,还要注意内的条理以及肠道的消化情
一、甲鱼外塘养殖的准备
2.投喂量的控制(一)甲鱼外塘的条件
池底以壤土为宜,有一定肥度,利于微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系统修复。沙土、黄土底质相对较,四周建水泥板护坡及防逃墙。水深0.7-1.2米,要有晒背区供甲鱼晒背,水源水质良好,但不宜直接用水库水或江水,水面种植一定的水生植物,如水浮莲等。
(二)池塘的晒塘、消毒和解毒
甲鱼生性喜净怕,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1.消毒晒塘 :生石灰、漂、等,用量分别在200kg、20kg、3kg/亩。
2.解毒改底:提前10天进水,并进行解毒(过、腐植酸钠、生物底改等)。
3.培藻调色:7天前用氨基酸培藻膏+藻种,或者腐殖酸钠(黑土)等遮光
(三)放养作
1.甲鱼放养密度,规格克以上,每平方1-1.5只为适。
2.放养后泼洒抗应激物,VC 、应激素等,连续2-3天。
3.水消毒,放养第2天及时进行水体消毒,碘制剂、、等连续2-3天。
4.出现水体浑浊及时进行解毒,絮凝剂、有机酸、过、氧化菌等。
二、投饲管理
投饲管理的重心主要是两个内容:1.肠道消化;2.内调理。
(一)肠道维护
2、添加肠道保健产品:如有机酸;消化酶;肠道修复剂;有益菌;维生素等等都是促进肠道健康的产品。
(二)内代谢保健
三、水质管理
前期肥水,施肥培藻,夏季投料高峰,微流水或定期少量换水,后期控藻,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立秋以后10-15天使用一次底改,生物底改和氧化底改轮换使用。
周期缩短养殖甲鱼效益好,甲鱼的养殖周期是怎样的?
微生物制品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如果用温室养殖的话,周期是8~10个月,如2、投喂量控制果是池塘,周期就比较长了,需要三年左右。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甲鱼价格多少钱一斤?甲鱼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投喂方式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投喂量控制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及用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甲鱼过量摄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受损而诱发内疾病。1、投喂方式每隔7天左右,补充一次有机酸+EM菌+氨基酸肥,防止水体脱肥。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吃食速度加快。
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料投喂更能减少饲料浪费。
甲鱼摄食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以及用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
3、饲料选择
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
饲料的投喂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
选择饲料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技术含量与品质。
水质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养殖的成败。
1、PH值调控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偏碱性,一般在偏碱条件下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会降低甲鱼发病机率,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建议浓度在40ppm左右,过高剂量会增加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次使用。
2、充氧
水体充氧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依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
注意要固定时间段充气,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惊忧。
3、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品培养水体,提高水体稳定性与水体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
一般黑暗温室可多用光合细菌或芽胞杆菌等有效微生物类制品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他有害物质,采光温室除能利用黑暗温室的方法外,还可通过培养水体中的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
4、排污与换水
换水是调节水体最直接的方式,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高,另一方面换水是以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在换水后必须通过另外手段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才能达到目的。
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多少,必要的少量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综上所述,如果农民朋友想通过养2.鳖苗的消毒殖甲鱼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掌握好正确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管理,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工养殖甲鱼多少钱一斤,人工养殖甲鱼价格?
3换水的时候不能全部更换这样会让甲鱼对新水不适宜的,换水的时候应该留一半的老水,加上一半的新水,而且换水不能换太勤,不然容易破坏掉甲鱼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氛围.天然的活水养殖,浮游生物丰富,非常有利于甲鱼的成长。吃的人多了,市场需求量增加了,养甲鱼的也就多了起来。甲鱼是一个生长周期比较长的动物,外塘放养的甲鱼,一般最少需要三年,才能长到500克。为了缩短甲鱼的生长周期,一部分商家就采用了温室养殖的方法,用激素饲料喂养,这样的甲鱼不多8个月就能到500克,可是营养价值和口感比起有机甲鱼,就多了。价格也会便宜很多。可先在食台周围少泼点饲料浆,然后在食台上撒上定量的饲料即可,便于让甲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所以说要养殖生态甲鱼,选对地方还真是特别重要,洞庭湖养出来的生态甲鱼,肉质紧3、合理放苗。放苗后应及时开食,可用稚鳖饮料。次开食饲料中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新鲜猪肝。方法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可减少鳖体损伤,使它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密度。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掌握在20-35只/平方米。实,因为在没有饱餐的日子里,他不得不自己觅食,寻找鲜活的鱼虾,活水区域常年水温3-5度,生态甲鱼的冬眠时间比一般的甲鱼时间更长,足足达八个月,脂肪含量更低。这样的甲鱼才是最营养最滋补的。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
温室甲鱼养殖 方法 :鳖池清整消毒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室甲鱼养殖主要技术 措施 如下:
1、苗种选择。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3.5克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进不养未经检疫的鳖苗。
2、鳖苗的消毒。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方法:鳖苗放在塑料盆里,用1.5%-2%的食盐水或15克/立方米溶液浸泡8-10分钟,浸泡水没过鳖苗背为宜。
分两种情况:
(1)放养前5-7天,加水20-25厘米,天,水体泼洒甲醛每立方米80-100克。到第三天,水体再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60分钟)加肥水素20-25克/立方米。放养前一天的晚上泼洒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3-5克加每立方米2克。
(2)如果放养时间较紧,只有3-4天就要放苗,那么加水20-25厘米,天,水体泼洒季胺盐碘每立方4-5克。第二天,水体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50分钟)加肥水素每立方米20-25克。放养前一天泼洒每立方米2克加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8-10克。以上处理主要是为了将水体调到理想的肥度,防止稚甲的白斑、白点、水霉、腐皮、烂脚、寄生虫等因为水体带有各种病原菌和偏瘦诱发的疾病。如果水体肥度不大理想可以在稚甲放养后两到三天加泼1-2次五倍子和生物肥水素。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室内温度的控制
甲鱼在水温30℃-32℃内为的生长环境。在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温度时,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若水温高于状态时,由于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转化率。室温一般控制在33℃-35℃,尽量保持恒定。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科学合理地投饲
1、投饲方式
2、投饲量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须及时调整投饲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水上投喂一般掌握在1.0-2.0小时内吃完。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过量摄食,生长过快,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受损3、放苗后管理而诱发内病。一般甲方饲料投喂应根据甲鱼规格大小,按一定比例投料,使甲鱼健康稳定地生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掌握在2%-4%干料。
3、饲料甲鱼因饲料本身营养问题、外界毒素、应激等因素导致机体代谢失调,出现如气滞血瘀、痰浊淤阻、内火生毒等代谢障碍或疾病。的选择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水质的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得好坏,决定了甲鱼养殖的成败。
1、pH值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致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过高剂量会增加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使用方式调节。
2、透明度
不宜过清,以25-35厘米为宜,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氧
甲鱼虽然主要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和阵闷的空间,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若长期溶氧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甲鱼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养殖生产中常用鼓风机充气的方法输送水中溶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物质。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 其它 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一般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较好。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必要的少量的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家养鳖怎么养
这个具体得取决于养殖户采取的哪种养殖方式,像外塘的话,的养殖时间是在5月份左右,而温室大棚的话,则四季都行。怎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每天或几天一次),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可为甲鱼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此方法效果显著,可延长换水时间。么在家饲养甲鱼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养过小甲鱼,但是在印象中都养不活,但其实甲鱼是很要饲养的,只要找对方法,基本都可以活下来的。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如何饲养甲鱼。
方法五、温室甲鱼池水质的调控/步骤
1养甲鱼其实很养鱼不多,首先就是要注意水了,有河水是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眼用自来水困上两天三天,再把甲鱼放进去饲养。
2甲鱼对水质的要求有点高,不能太了,每次喂食的时候吃不完的食物是马上清走不然容易污染水质,是吃东西的时候在另外一个地方吃比较好。
4在鱼缸里面需要有一个能让甲鱼上岸晒太阳的台面,甲鱼是两栖动物,所以这一点对甲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5喂食,可以喂甲鱼是河鱼河虾,小肉块之类的,一天喂两次就可以了。别多喂,够吃就行,不然吃不完的还会污染水质。
6可以放一些隐蔽物来遮挡一下甲鱼,甲鱼是有点胆小的,会有些怕人,为了给他制造一个好的氛围,放一些遮挡物来遮挡下。
甲鱼家养怎么养
甲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的饲料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罗卜、南瓜等)对帮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与增强鳖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益处。甲鱼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甲鱼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就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甲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
甲鱼
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的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甲鱼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选择和建造养鳖场地是进行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的步,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的一步。养鳖场地的规模有大有小,可随着养鳖者的资金等来确定,可以是一口池塘,也可以是数十口池塘组成的养鳖场;可以是露天的,也可加盖塑料大棚或建造温室。不论场地大小,在选择时都应遵循下述原则:
甲鱼
1.养鳖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之处,避免受到惊吓,有利于鳖的生长。
2.养鳖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3.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污水的污染。河、湖、水库的水,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如使用已污染的水养鳖,必将前功尽弃。
4.鳖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的地方等,可利用其内赃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鳖,降低成本。在设计养鳖池时,应根据养殖对象(亲鳖、稚鳖、幼鳖、成鳖)的不同而分别设计。
(1)亲鳖池
亲鳖池应建造在最僻静的地方。一般面积为1亩左右,水深1.5米上下。在向阳边的池埂上设置产卵场,上铺沙土。在产卵场周围有树或高秆作物遮荫。?鳖是爬行动物,养鳖池周围都应具有围墙,即防逃墙。建造养鳖池防逃墙的一般要求是高出池埂50~80厘米,如同时兼有防盗功能,则要高达2米以上。墙顶端要向水面出檐15~25厘米。在围墙与水面之间的池埂,应留出空地,以便鳖的活动和繁殖。
(2)稚鳖池
因稚鳖需保温,将稚鳖池修建在室内。一般以水泥池为好,面积25~30平方米,水深0.5米,底铺5~10厘米厚的粉沙。也可利用家鱼的孵化环道,底铺粉沙。环道的进水管和出苗孔可用作进、排水管。
(3)幼鳖池
面积为150平方米左右,水深0.8米,底铺粉沙。也可利用家鱼亲鱼产卵池铺沙,池周加修30厘米高的防逃墙,进出水口均要加修防逃设施。
甲鱼
(4)成鳖池
面积一般为1~2亩,水深1.5~2米左右,可使用普通鱼池加修防逃墙即可。较大的成鳖池在池需修一小岛,供鳖晒背及活动。
(5)孵化和越冬设备
小规模养鳖一般可用盆等作鳖卵的孵化盆,越冬池可用家鱼的孵化环道代替,或将鳖移至塑料桶、盆等小容器内,底上铺沙放在室内越冬。较大规模的养鳖场可修建具有调温设备的温室。有温泉的地方可利用温泉养鳖,使水温终年保持在27~30℃,饲养18个月,即可培育出体重1.5公斤的商品鳖。
甲鱼一般生活在海洋或者湖泊中,在家养殖时,建议使用河水、湖水等天然甲鱼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养殖水体若长期溶解氧含量不足,有可能引起甲鱼低溶解氧综合症,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并对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养殖中,常用充气的方法改善水中溶解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质。日常管理中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根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并注意固定充气时间,使甲鱼形成习惯而减少惊忧。水。
在家养殖甲鱼的时候,要为其准备一个大缸,是长方形的玻璃鱼缸或者大整理箱,甲鱼的健康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建议将鱼缸放在朝南的阳台处,缸底铺一层陶粒,鹅卵石等。
如果选择家中的自来水,则需要将其静置2天,起到除氯的作用。
每次为甲鱼换水时,注意只换1/2,频率为2-3天一次。
甲鱼什么季节开始养殖最合适?
甲鱼的养殖周期是根据养殖的环境以及气温所去判断的,一般是需要在三年左右,但是如果环境是比较好的气温也是比较好的话,可以在10个月左右就可以了。甲鱼又叫做团鱼、鳖等,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滋补水产,而且甲鱼味道鲜美、口感独特,在市场上也是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淡水养殖珍品,近些年来,我国的甲鱼养殖面积也是在逐渐扩大,也有不少人依靠甲鱼养殖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那么甲鱼什么季节开始养殖最合适?一起来了解下吧。
甲鱼又叫做团鱼、鳖等,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滋补水产,而且甲鱼味道鲜美、口感独特,在市场上也是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淡水养殖珍品,近些年来,我国的甲鱼养殖面积也是在逐渐扩大,也有不少人依靠甲鱼养殖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那么甲鱼什么季节开始养殖最合适?一起来了解下吧。
另外,影响甲鱼放苗的因素还有气候条件、水质条件等等,因此在放苗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选择适宜的养殖时间,以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甲鱼放苗需要注意的要点二、甲鱼种苗选择与放养
1、选好苗种
挑选甲鱼苗时一定要把好以下几关,这是保障甲鱼养殖品质和产量的基础。
一是苗种规格要整齐,一般要求平均规格在3.5克以上,孵出的时间前后不超过3天;二是要求苗种健康完整、无病无伤、活力强、反应快等;三是尽量不要选择未经海关检疫的境外苗种。
2、放苗前清塘
放养甲鱼苗之前,要认真的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等工作。
通常是水泥养殖池塘的话,可在放养前甲鱼的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10天用溴氯海因等加水泼洒消毒;而如果是室外土池,可先将池底的水排干后,用生石灰150千克/亩或漂10-15千克/亩清塘。
另外,每隔15天左右泼洒一次生石灰(20-30kg/亩),调节水体PH,防止病原菌滋生。
开食可用市售稚鳖饲料,次开食的饲料中添加10-15%的鲜活水蚤或鸡蛋黄,饲料量以鳖体重的4%为好。
总的来说,甲鱼养殖离不开科学的养殖技术,但其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就是放苗季节的确定以及放苗期间的管理。
只有掌握好放养技术,才能有效增加甲鱼养殖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