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规模化养殖标准
1、生猪:存栏数量达到300头或年出栏数量达到500头。
畜牧规模养殖管理办法 规模畜牧养殖条例
畜牧规模养殖管理办法 规模畜牧养殖条例
2、奶牛:存栏数牛:口蹄疫(2次/年)、布病、出败、气肿疽防疫6、团鼓励养殖户进入南山夏牧场和巴依木札以东夏牧场放牧,并免去夏牧场的使用费。。量达到100头。
3、肉牛:存栏数量达到100头或年出栏数量达到50头。
4、羊:存栏数量达到100只或年出栏数量达到100只。
6、肉鸡:存栏数量达到5000只或年出栏数量达到1万只。
规模化养殖标准及规定,规模化养殖的利弊
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团委届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推进我团"强牧"战略的实施,明确,加强管理,实现"以质强牧、以效强牧"的奋斗目标。根据团《生产经营制实施办法》第十三条制定本办法。1、规模化养殖标准及规定: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2、优势:生产效率高,有利于疫病的防、控、治;提高了养殖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养殖业的规模效益等。3、劣势:一次性固定投资过大,成本回收较慢;容易带来疫病控制方面的风险;需大量消耗大量资源等。
8、实行畜禽防疫建档立卡制度,保证养殖户一户一卡,建卡率达到,兽医站负责对《动物防疫卡》的发放、使用和规范工作;兽医防疫人员要认真做好防疫卡的填写、登记工作,本着谁管辖、谁填写、谁负责的原则妥善保管。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具有一定的规模,指标是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是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的养殖场。
3、规模化养殖场标准,指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
二、规模化养殖的利弊
1、规模化养殖的优势
(1)在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优势明显,生产效率高,有利于疫病的防、控、治。
(2)提高了养殖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4)可长期较稳定地为提供安全的畜禽产品,有利于食品安全的。
(5)有利于推广工业饲料产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规模化养殖的劣势
(1)一次性固定投资过大,成本回收较慢,风险相对较大。
(2)规模化养殖因养殖密度大,容易带来疫病控制方面的风险。
(3)需大量消耗大量资源,如水、电等。
(4)如果规模养殖企业配套除污设施不够完善,将给生态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污染。
2023新畜牧法七大新规定
2023年新畜牧法新增了七大规定,其中包括禁止使用抗生素促生长、禁止使用禁等。此外,还加强了对养殖场的排放控制和动物的监督。具体规定如下:1. 禁止使用抗生素促生长。2. 严格控制化学合成添加剂的使用。35、蛋鸡:存栏数量达到2000只。. 禁止使用禁。4. 强制进行动物疫病检测。5. 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6. 建立动物评估制度,提高动物保障水平。7. 对污染排放进行严格监管和治理。这些规定的出台是因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养殖产品质量的问题。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健康,提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新畜牧法的出台是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个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法律规定,积极调整生产方式,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畜牧法》第四十五1、依据《农九师动物防疫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一六五团动物疫病流行动态,确定动物防疫项目如下:条 畜禽场所和养殖场应当设置相应的储存设施和处理设施,按照规定分类收集并妥善处置动物废弃物和物。
畜禽养殖污染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条 为加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管理,推进畜牧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根据《中华畜牧法》、《中华动物防疫法》、《中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畜禽养殖污染相关法律法规有:
1、草场承包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团承包到连队(社区),连队租赁承包到户。并由连队与草场承包户签订租赁承包合同和草场防火书,收缴草场承包费和防火押金。草原站根据单位承报的草场承包费收缴情况,核发和审验《草场使用证》。《中华环境保》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土地管理法》
《中华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畜牧养殖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3)有利于提高养殖业的规模效益,降低市场销售风险。法律分析:需要办理以下手续:1.土地手续需要办理生产设施用地的备案手续,签订用地协议在国土局和农业局备案。养殖场的选址还需通过规划局的审批。2.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手续)从选址到最终养殖场生产运行整个流程都需要通过环评进行认定和分析预测,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环评手续需到环保局办理。3.排污许可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4.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需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要到畜牧局办理,没有这个证件是不能从事养殖业的。该证审批下来后,从事一般畜禽养殖的养殖户就可以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然后到畜牧局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开启自己的养殖之路。5.养殖证《养殖证》是要求海域水产养殖和内陆水域养殖户需要办理的一种证件,利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6.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需要办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比如养孔雀、野猪等野生动物的越来越多需要办理这个。7.办理工商登记具备了上述所需证件后,养殖户就可以去工商局申请工商登记,办理营业执照了。8.备案手续养殖户取得营业执照后需要到畜牧局办理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扩展资料:农区养殖业的特点是以土元养殖业耗粮型养殖业为主。家畜种类主要是消耗粮食较多的猪、家禽、役畜和山羊等,饲料来源是农产品、饲料粮、秸秆和野草、野菜等,并利用山坡和零星草地放牧兼用型养殖业比较发达,如乳役兼用或肉役兼用的养牛业、养马业和养驴业等以舍饲为主。除了在农作物收获后进行短期茬地放牧外,其余时间均在畜舍内进行人工饲养饲料费用占的比重比较高,一般占畜牧费的65%以上。能充分实现农牧结合,经营管理较为细致,生产水平较高。经营方式主要是农家副业,还有国营牧场和养殖专业户。法律依据:《中华畜牧法》 第二十二条 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者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个人,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生产经营的种畜禽必须是通过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的品种、配套系,或者是经批准引进的境外品种、配套系;(二)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繁育设施设备;(四)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禽防疫条件;(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育种记录制度;(六第二条:全团畜牧业生产管理实行五统一,即:统一防疫统筹,统一品种改良,统一免疫标识,统一草场有偿使用和规划管理,统一实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总则
2023新畜牧法新增了七大规定,包括禁止使用抗生素促生长、禁止使用禁等。此外,还加强了对养殖场的排放控制和动物福一、规模化养殖标准及规定利的监督。这些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健康和提高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文件背景
畜禽规模化养殖的标准如下: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活力的增长点,对保障消费者“菜篮子”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和规划,更多地是自发地单纯地面向市场需求自由发展,导致我国畜禽养殖业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部分地区养殖总量超过环境容量,加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普遍配套不到位,大量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并进入循环利用环节,导致环境污染。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畜禽养殖业COD、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年的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国污染物总排放量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可见,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已不容小觑,攸关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攸关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
在百度搜索:农场畜牧业生产管理办法农场畜牧业生产管理办法
新畜牧法的出台会对哪些行业产生影响?新畜牧法的出台主要会对养殖业和畜牧产品加工业产生影响。养殖业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控制污染排放,调整生产方式以适应新的法规标准;畜牧产品加工业需要更加注意原材料的质量和检测,同时需要加强对供应链的监管。第三条:团属基层单位的连长、厂长()、社区主任是本单位畜牧业生产的人,负责组织、协调、规划本单位畜牧业发展。畜牧业生产指标完成情况与人的政绩和工资挂钩,其考核分占物质文明考核的30%。
猪:口蹄疫(2次/年)、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防疫。第四条:全民牧业棚圈设施等生产资料实行作价归户。
第五条:认真执行《动物防疫法》,强化全团动物防疫工作,实施防疫统筹制度。
羊:口蹄疫、布病、羊痘、三联四防苗、疥癣(浴)(2次/年)、绦虫病防疫。
2、兽医站负责全团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并且负责社区的动物防疫和全团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
3、连队的兽医技术人员,在团兽医站的监督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的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及畜牧兽医业务工作。由连队按单位业务人员管理。
4、认真贯彻落实13、14、15号令精神,对出售活畜实行报检制。检疫人员对出售的活畜实施产地检疫,并佩带动物免疫标识,出据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如养殖户不进行报检和出售无免疫标识的活畜,按照《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六条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处以200-500元的罚款,对于抗拒执行的交门处理。
5、养殖户从团外购进的牲畜,必须到单位兽医技术人员处登录台帐,参加团实施的防疫统筹,并向兽医技术人员出示免、检疫证明。若无证明的`,必须报检;如养殖户不进行报检,按照《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六条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处以200-500元的罚款,对于抗拒执行的交门处理。
6、各类,浴和驱虫品必须由团兽医站统一采供,单位兽医从兽医站领取。对无视《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私自购买者,一旦发现,全部没收、销毁,并严肃查处;造成的,追究其法律。
7、团对兽医站按在编人员核定工资,实行定额补贴、超支不补、节余留用。
9、防疫统筹费的收取标准为:牛6元/头,羊6元/只,猪5元/头。
10、各单位牲畜台帐、报表由单位兽医技术人员负责填报。每月15日前及时准确向团畜牧科上报《畜禽异动情况统计表》。
第六条: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发挥一六五团品种资源优势,促进数量型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畜牧业转变。
1、育种站负责全团牲畜品种改良的技术指导、人工授精员的培训和优良种畜的供应工作;并按《种畜禽管理条例》加强种畜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种畜的档案和种畜饲养管理制度。
2、农牧连队负责规划和组织本单位的牲畜品种改良工作,选拔有事业心和心的职工参加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并结合单位实际建立人工授精站(点)。
3、牛品种改良开始时间为5月中旬,羊品种改良开始时间为7月上旬。各单位年初应做出规划,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及时与团育种站取得联系,以便育种站做好培训和指导,适时开展工作。
4、牛羊品种改良收费标准:牛品改费50元/头;羊品改费5元/只。
5、品改费单位收取后,除支付育种站技术培训费和指导费外,单位留用。
6、团对育种站按管理人员、饲养人员和种畜数量核定费用,实行定额补贴、超支不补、节余留用。
7、种畜的防疫由兽医站负责实施,并认真填写、登记《动物防疫卡》。
第七条:严格执行《草原法》,坚持对草原实行有偿使用和"两权一制"改革,实行长期固定租赁经营,并签订使用、建设、保护合同,核发草场使用证。按照"轮牧、轮休、封育、补播、灌溉、施肥"的建设方针,坚持"谁建设谁使用,谁使用谁管理,谁管理谁保护,谁保护谁维修"的原则,实现"建、用、管、修"与"责、权、利"的统一,将草原开发、建设、利用和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2、草场租赁承包合同的有效期,随《草场使用证》核发、审检年限变动。无《草场使用证》的合同,为无效合同;未审验的《草场使用证》,为无效《草场使用证》。
3、欠交草场承包费者,必须结清欠款,由所在单位出据票据证明后,方可申请《草场使用证》的审验;否则,单位有权将其所占用的草场收回,进行竞价租赁。
4、共同放牧草场逐步纳入"两权一制"改革,实行联户固定租赁经营。
5、草场承包费的征收标准为:放牧草场0.8元/亩,割草场5元/亩。
7、宜林河滩草地的使用与承包,按植树造林有关政策执行。
第八条:对草场新建的公共设施(如:围栏等),由草场所在区域的连队管理。连队按谁使用、谁保护、谁维修的原则,进行租赁承包经营,使用者与所在单位签订管护合同,凡损坏者由承包户自行维修,费用自理。
第九条: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变。
1、各单位要抓好饲草粉碎加工工作,做到长草短喂,短草精喂。各养殖户收贮的苜蓿、秸杆,必须全部粉碎,以防火灾发生,确保合理利用饲草。单位草垛实施联保,如发生草垛失火,损失由全连养殖户共同承担。
2、农牧连队选择1-2户棚舍条件好、饲草料贮备充足、职工科技应用意识强的养羊户,参加全年舍饲试验和绵羊高频繁育、双羔素等技术应用。为单位提高养殖科技含量作出,促进全团畜牧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开展。
第十条:鼓励职工个人引进大型现代化畜牧机械。对购进成套大型牧业机械的职工,团将给予一定的补贴。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解释权属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