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鱼好养吗 你想要养吗
(2)水源和水质:水源必须单养翘嘴红鲌的池塘,放养前施放底肥。每亩施粪肥或绿肥300千克,(1)池塘的要求:池塘面积1~6亩为宜,水深为1.2~1.8米,水位应维持稳定,没有漏水情况;底质以黑壤土,黏土次之,沙土最;池塘的底部和水中不应堆积树叶、树枝或类似的物体;池形一般规则整齐,以东西向的长形(长宽比3∶2)为好;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堤埂坚固,不漏水,堤面要宽;堤岸高度应高出水面30~50厘米。鱼种入池后每隔2~3天追肥一次,每亩施肥量100~150千克;或每周一次,每亩施肥200~300千克。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水呈绿色为好。为什么说投饲技术对养殖翘嘴红鲌很重要?
R——鱼类耗氧量,翘嘴红鲌为放养规格:确定放养鱼种的规格主要根据饲养到当年起捕投饵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翘嘴红鲌的鱼产量、饲料效率、养殖成本和经济效益。高效益的养殖不仅需要了解翘嘴红鲌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投饲技术,才可能取得好的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否则会导致饲料浪费及经济效益降低。时是否能达到食用鱼商品规格来决定的。一般说来,翘嘴红鲌放养规格不同,其增长速度也有异:规格越大,增重量也越大。从试验和生产结果看,体重200克以上的鱼种当年可达到1200克以上。因此,翘嘴红鲌鱼种的放养规格不应低于200克。0.40~0.45克/千克·小时。在饲料投喂技术上,水产动物养殖者所面临的困难比其他的动物饲养者要难得多,其中难题之一是如何确保饲料被水产动物完全摄食而无水中损失。此外,水产动物的摄食活动尤其是摄食沉性饲料时其摄食情况难以观察,这也给投饲工作带来了困难。这些问题在饲喂其他动物时是不会发生的,或者遇到某些困难也易解决。水产动物养殖中的投饲问题明显的有它的特殊性和困难性,实际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合理的投饲与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饲料的消化性及环境因素有关。
微流水养殖翘嘴红鲌时,鱼种如何放养?
然后,探讨一下贵州水稻田是否适合养翘嘴鱼。贵州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有着丰富的降雨和水资源,因此贵州的水稻田适合养殖许多种鱼类,其中包括翘嘴鱼。翘嘴鱼不仅能够从水稻田里获取足够的食物,还能够为水稻田里提供帮助。翘嘴鱼能够吃掉一些害虫和杂草,同时也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因此,在贵州的水稻田里养翘嘴鱼是完全可行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池塘的载鱼能力相关,亦即与池塘条件、鱼种规格和饲养水平等因素有关。对于长年有微流水入池或有配套增氧机的池塘,放养密度可大些,一般可达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尾左右。池塘条件较的,可适当降低放养量。2、生活在敞水区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体重1市斤的个体能吞食4寸左右的鲢、鳙鱼种。6-7月产卵,产卵场多在近岸水区,卵粘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生长迅速,体型较大,者重达20-30市斤,常见为4-5市斤。天然水体渔获物中占比重较大。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搭配种类:可以套放一些滤食性鱼类和植食性鱼类如鲢、鳙、鲂等,每亩放10~15尾,以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溶氧的消耗,滤食相当数量的浮游生物,对改善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活、嫩、爽有重要作用。
消毒杀菌:鱼种放养前必须严格清塘消毒,以消除发病隐1、难度比较高,因为人工养殖近几年刚刚起步。养殖技术有待进一步探讨。翘嘴红鲌(翘壳、翘嘴巴、白鱼、白条)体长,侧扁,头背面平直。口上位,下颌坚厚,上翘,竖于口前。眼大。鳞小,侧线鳞80-93。背鳍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臀鳍条3,21-25。患。所用物以生石灰加漂效果,用量随池塘使用时间、底质、水源情况而定。一般为每亩池塘施生石灰150~千克,再加漂10~12.5千克。施10~15天后即可试水放鱼。鱼种在放养前用浴消毒。
贵州水稻田可以养翘嘴鱼吗?
翘嘴红鲌的成鱼塘要求水质肥沃、透明度在25~30厘米,低于20厘米应注水,高于30厘米应施肥,要经常看水追肥。如透明度低到20厘米左右,水呈乌黑色,表明水质已经趋于恶化,则要及时加注新水。施肥前如水质已较老,应先灌注新水,防止水质过肥恶化。根据水质分析来确定施肥量,(3)放养时间:翘嘴红鲌的放养时间一般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后,约7月中下旬进行。效果更好。对施肥量的掌握不应化,有的老池淤泥很多,放养量大,饵料足,池水肥,也可常年不施肥。首先,了解一下翘嘴鱼的特点。翘嘴鱼又称蚬泥鱼、草鱼、花头鱼等,身体细长,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溪流和水稻田等水域。翘嘴鱼非常适应浑浊的水质环境,也能够耐受较低的氧气含量。由于其口部狭长像翘起来的嘴巴,故得名“翘嘴鱼”。
总之,贵州水稻田可以养翘嘴鱼。作为一种适应性强、能够起到防治W=(A1-A2)Q/R害虫和促进水稻生长的鱼类,翘嘴鱼在贵州的水稻田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养殖翘嘴鱼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管理细节,做好防病防害工作。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贵州的水稻田里会有越来越多的翘嘴鱼在游动
80∶20池塘养殖翘嘴红鲌如何进行作?
因为(7)放养优点:养成成活率高,投入少产出大,成鱼起捕可在第二年亲鱼人工繁殖时进行,所以对亲鱼的生长不影响。,载鱼量是指翘嘴红鲌在流水池中的总重量,在实际作中要求明确具体的放养尾数。(3)放养前的准备: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让池底冰冻日晒;使土地疏松,减少病害,然后挖出过多淤泥,修补堤埂,填好漏洞,整平池底。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带水或干法清塘。在取得鱼种之前,要检查运输、作和放养鱼种所需要的所有设施和设备,还要确保饲料的供应。
(4)池(6)日常管理:塘放养:
鱼种的规格、质量:鱼种规格应该均匀一致,一般为100~150克/尾。放养的白鲢、花鲢鱼种为50~100克/尾。必须选择无鱼病、健康状况好的鱼种,其主要标志是体色一致,皮肤上无溃疡、疮疤或斑点,鳍条完整,并且游动活泼,不易捕捉。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翘嘴红鲌1000~1200尾,放养白鲢、花鲢鱼种150~200尾。
翘嘴红鲌成鱼饲养时怎样施肥?
翘I=W/S嘴红鮊网箱养殖与大水体放流增殖是今后比较有前途的养殖方式。目前国内正在掀起网箱养殖翘嘴红鮊成鱼的,因此开展此网箱养殖技术的研究,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天然野生翘嘴红鮊资源都十分有益。翘嘴红鮊具有适宜网箱养殖的生物学特性:1.集群性无论是夏花鱼种,还是成鱼,都具有集群性。2.杂食性人工繁殖的苗种可以吃活鱼,也完全可以吃人工配合饲料。3.贪食性翘嘴红鮊抢食很凶猛,生长速度快。下面把翘嘴红鮊网箱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翘嘴红鮊成鱼在苏、浙、沪2月份就开食,所以鱼种放养应该尽早。鱼种放养密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一般鱼种规格在全长15厘米以上,当年商品率可以达到 70%(500克/尾)以上,平均增肉倍数30。翘嘴红鮊水库网箱养殖产量可以达到0.5万公斤/亩~2万公斤/亩,一般可以放20尾/平方米~150尾 /平方米(15厘米~8厘米左右)。放养时间在11月~翌年3月,此时水温较低,翘嘴红鮊鱼种活动能力较弱,不会过分跳跃。合理使用肥料,保持池水A2——维持翘嘴红鲌正常生长溶氧量(2.5克/米3);“肥、嫩,爽、活”是池塘养殖翘嘴红鲌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施肥应根据池塘条件、放养模式、产量指标和技术水平等来制订全年池塘施肥量。
四大家鱼亲鱼塘如何混养翘嘴红鲌?
(1)混养原理: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四大家鱼人工繁殖为主而且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亲鱼塘一般具有面积大、池水深、水质较好和放养密度相对较低等特点。在充分利用有效水体和不影响亲鱼生长的情况下,适当混养翘嘴红鲌,既可消灭池中小杂鱼,又可增加经济收入。(2)池塘条件:池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为1.5米以上的成鱼养殖池塘。④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鱼体下塘前要用3%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或用防水霉的物浸浴。5、7、9月用杀虫全池泼洒各一次,防止寄生虫侵害;在正常情况下,如2~3天大幅度减食,应用杀虫全池泼洒,杀灭水体寄生虫。
(4)放养模式及数量:每亩放养30~40尾,亩产商品翘嘴红鲌30~40千克,如以鲢鱼或鳙鱼为主养鱼的亲鱼池,每亩放养数量还可增加。若是以后备亲鱼为主的池塘,可在6月底至7月初每亩投举例:某流水池的水体体积为30米3,单养翘嘴红鲌时的载鱼量为400千克,成活率为80%,要养成的翘嘴红鲌每尾重1200克,其放养量则为:400千克÷1.2千克/尾÷80%=416尾。放草鱼夏花鱼种1000尾,不但为翘嘴红鲌提供鲜活饵料,少量存活下来的成为较大规格的草鱼鱼种。
(5)饲料投喂:根据放养量池塘本身的资源条件来看,一般不需投饵,混养的翘嘴红鲌以池塘中的野杂鱼和其他主养鱼吃剩的饲料为食,如发现鱼塘中确实饵料不足可适当投喂。
①每天坚持早晚各巡塘一次,早上观察有无鱼浮头现象,如浮头过久,应适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下午检查鱼吃食情况,以确定次日投饵量,另外,酷热季节,天气突变时,应加强夜间巡塘,防止意外。
②适时注水,改善水质,一般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如果鱼塘载体量高,必须配备增氧机,并科学使用增氧机。
③定期检查鱼生长情况,如发现生长缓慢,则须加强投喂。
流水养殖翘嘴红鲌时,苗种放养的密度如何计算?
Q——注水流量(米3/时·全池);流水池水流充足,溶氧丰富,放养密度比其他养殖方式大。但放养密度有一个限度,在这个限度内,放养密度越高,产量越高;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流水养鱼在保证饲料、排污畅通、管理得力的前提下,水中的溶氧量是影响密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放养规格密度要因地制宜,并根据放养规格、进水流量(溶氧含量)、饵料来源来确定。流水池养殖时,翘嘴红鲌鱼种的放养密度一般为每立方米水体300~500尾。
翘嘴红鲌的放养密度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通常是以的载鱼量和初放养量作为确定合理放养密度的标准。流水池饲养翘嘴红鲌时,影响翘嘴红鲌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溶氧量是影响翘嘴红鲌放养密度的主要因素。鱼池载鱼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W——载鱼量(千克/全池);
式中:I——放养尾数(尾/全池);
翘嘴红鲌在流水池中进行饲养时,其具体的放养尾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式:W——载鱼量(千克/全池);
S——养成规格(千克放养时间:翘嘴红鲌鱼种放养时的水温在10℃左右。/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