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养泥鳅好吗?水泥池养泥鳅技术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泥鳅养殖技术培训是一项重要的活动,通过培训可以学习到养殖泥鳅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本文将全面解读泥鳅养殖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广大养殖者有所帮助。水泥池养泥鳅好吗?利用水泥池养殖泥鳅,可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所以水泥池养泥鳅好不好就显而易见了,一种养殖模式的存在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如果不好的话,必然会被所淘汰。
养殖场污水池泥鳅冬天适合养吗_池塘养殖泥鳅
养殖场污水池泥鳅冬天适合养吗_池塘养殖泥鳅
水泥池养泥鳅好吗?水泥池养泥鳅技术
1、水泥池建造
水泥池以长17米、宽4米、高1米为好。池底要有一定的倾斜度,在低端留12平方米比其他地方低20厘米的地方做集鱼坑,以利于捕鱼,并设置排污管,排污管外围设防逃网。进水管放在另一头中间。每个池配置两个1平方米的食台,外框用钢筋焊接好,缝上40~60目的网布。新水泥池建好后,每平方米用黑色粉状磷肥2公斤放水浸泡1周进行脱碱。
2、苗种投放
放苗前3~5天,把磷肥水排净,换上新水,消毒调水后放苗。选择每公斤100~400尾无病无伤的泥鳅苗,每亩放700公斤。泥鳅苗入池后,晚上保持微流水,每天早晨捞去受伤的鳅苗。
3、杀菌消毒
4、日常管理
每天定期排污、换水,晚上至早晨日出时保持微流水,定期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5、饲料投喂
选用泥鳅专用配合饲料或投喂无菌蝇蛆。每天投喂量为在池泥鳅体重的3%~8%,上午8~9时喂70%,下午4时左右喂30%。水温超过30℃减少投喂量。饲料投放在食台上。
水泥池养泥鳅的效益分析
水泥池建设费每亩每年折500元,每亩用种苗700公斤,每公斤12元,计8400元,饲料费2400元,防病费400元,水电费200元,渔具费1000元,每亩投入总成本约12900元。每亩产泥鳅1000公斤,每公斤价格20元,产值20000元。减去成本,每亩获利7100元。
农村水泥池养泥鳅方案
在农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修建水泥池养殖泥鳅,可以节省土地、便于管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水泥池
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壁用24cm砖墙砌成,池底先用“三合土”打底,然后浇一层5-10cm的混凝土,内外壁及底面用水泥抹光。根据地形,可修成长方形或圆形,面积50-200m2左右,池深1.0-1.2m,水深0.5-0.7m。长方形的池子容易修建,便于拉网,池底应向短边有一定倾斜度(2%-3%)。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底面中心为全池处。由于泥鳅具有避光性,水泥池上应搭建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降温的作用。
排灌设施
排灌设施的要求是要能自行排尽池水,并能及时加注新水。在池子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直径10-20cm,其上用直径60-80cm、高1.0-1.2m的圆桶状滤网罩住,既避免因吸附污物而影响排水,又不伤鱼。在池外的排水口,可设一活动的竖立园管,池水从该管上部排出,该管的高度即为池水的深度,可根据需要设计该管的高度。将该管从排水口拔出,则可排尽池水。进水口应高于池水水面,水源如为地表水,进水口应用滤网罩住;如为地下水,在加水时应有一段曝气的过程,以便地下水增温、增氧。滤网网目为2mm。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新建的水泥池首次使用前,需用清水浸泡15d以上,“试水”无害后方可以放鳅苗。水泥池使用前用清水将池子洗刷干净,曝晒4-5d,然后用漂(20g/m3)或三氯异氰尿酸钠(5-10g/m2)等消毒液全池泼洒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并加入新水50-70cm,10d后就可以放泥鳅苗了。
放养
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9个月,有当年苗(人工繁育苗)直接养成和隔年苗(野生苗)养成两种形式。放养的鱼种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鳅苗消毒
鳅苗的放养
由于泥鳅对低氧的耐受力较高,其放养密度可按春季水体缓冲度的上限来设计,这是泥鳅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依据之一。当年苗的放养规格3-5cm,密度200-300尾/m3;隔年苗的放养规格6-8cm,密度100-200尾/m3。
饲料与投喂
可以购买泥鳅专用(膨化颗粒和沉性颗粒)饲料,也可以自己加工。参考配方:鱼粉10%-15%,豆粕25%-20%,花生饼20%,菜籽粕5%,啤酒酵母5%,膨化玉米粉35%,另加食盐0.2%,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
饲喂
100m2池子设饲料台3-4个。饲料台面积1m2左右,其周边应有10cm左右的垂直沿,以防饲料团被泥鳅拱落水中。饲料台应沉入水中20cm左右。鳅苗入池第2d就可以投喂。将粉状配合饲料拌合成软团状置于饲料台上,如有条件,可将动物性饲料剁碎掺入(鳅苗40%、中鳅20%、成鳅5%左右)。投喂要做到“四定”,日投喂3次,6:00、13:00、20:00。日投饵量按池中泥鳅总重的3%-7%计算,并根据季节、天气、吃食情况适时增减,以投喂1h后无残饵为宜。放养野生苗时,放养后1星期内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按正常投喂。
换水
春秋季每7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夏季每3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1/4,并要排出底层污水。
光温控制
春秋季需要阳光照射,夏季需要遮阴。水温应控制在30℃以下,以不超过28℃为佳。控制方法为池子上方设置遮阳网和加换新水。加换新水时要注意新水的量和温度,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超过5℃。
有害藻类的控制
青泥苔是泥鳅池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常生长在池壁、滤网、饲料台,与水体浮游生物争夺营养,缠绕泥鳅,败坏水质。一旦发现必须清除。可用0.7×10-6硫酸铜全池泼洒清除。
观察摄食情况
每天投喂饲料时都应观察泥鳅聚集、摄食状态,观察长势,10-15d抽样1次,抽查测算泥鳅生长速度、饲料系数,以便调整日投饵量和饲料配方。
巡塘
每天早中晚巡塘,及时捞除病泥鳅,清除残饵和杂物,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并做好记录。
消毒
放养前对养殖池和鳅苗消毒。每15-20d用生石灰(20g/m3)或(0.15g/m3)全池泼洒,保持良好环境,并对食料台经常清洗消毒。
饵
每月投喂饵1次,物为大蒜素或保肝解毒宁等,每次连喂3-6d,可清热解毒,增强泥鳅体质,预防肠炎。
水霉病
使用水霉净0.15-0.30g/m3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d。
打印病
溴氯海因0.15-0.20g/m3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2d。
烂鳍病
聚维酮碘0.45-0.75g/m3全池泼洒1次,隔日再用1次。
寄生虫病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10-6的浓度全池泼洒。或晶体按0.5-1.0g/m3的浓度全池泼洒。
泥鳅养殖技术,怎样养泥鳅,泥鳅
水泥池养泥鳅好吗?水泥池养泥鳅技术2、稻田养鳅,稻田养成鳅的意义稻田养成鳅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4、洼地、水凼、坑塘养鳅农村闲散用食盐水消毒时,由于食盐溶液对泥鳅有较强的作用,泥鳅分泌大量黏液,不利于泥鳅成活,故建议用溶液消毒,用量为10-20mg/L,浸浴5-10min。的洼地、水凼、坑塘等,地块小而且分散,却因水质肥,易管理,成为泥鳅良好的栖息环境。
5、流水养鳅,网栏流水养鳅水源丰富、水流不断、场地狭窄的溪流、河沟,可利用起来养泥鳅。方法是在上、下设网或栅栏;或者用网或栅栏围圈起来,使水流通过,但又防止泥鳅逃跑。
6、缸、坛、罐及塑料盒养鳅在较大的缸、坛、罐及塑料盒内铺设约20厘米塘泥,掺杂有机肥(是鸡、鸭粪)和碎草,待发酵后注入净水,每平方米可放3~5厘米规格的鳅种30尾左右。特别要注意的是投饵量和水质变化,用0。5~1厘米的橡皮管接新鲜水放入底部,每天加注部分新鲜水。上面或开口,或直接溢出部分陈水,以保证水质活爽。
泥鳅养殖技术培训(全面解读泥鳅养殖的方法与技巧)
泥鳅养殖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包括水质、水温、饲料等。首先,水质要求清洁、透明,PH值在6.5-8.5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1mg/L,硬度在100-200mg/L之间。其次,水温要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泥鳅的生长。,饲料要选择优质的鱼饲料,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合理的投喂。
泥1、池塘养鳅池塘养殖成鳅,是适合于大规模养殖的泥鳅养殖的基本条件一种生产方式。目前,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鳅养殖的作步骤
1.准备养殖场地:选择一个适宜的养殖场地,可以选择水质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池塘、湖泊等。
2.准备养殖设施:搭建养殖池或养殖箱,根据泥鳅的数量确定池的大小,保证泥鳅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3.准备种苗:选择健康的泥鳅种苗,避免携带病害。
4.准备饲料:选择适合泥鳅的饲料,可以选择市售的鱼饲料,也可以自制饲料。
泥鳅养殖的技巧
1.合理投喂: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投喂饲料。初期可以适量投喂,后期可以逐渐增加投喂量。
2.控制水质: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如发现水质异常,及时处理,避免对泥鳅的生长造成影响。
3.防治病害:定期检查泥鳅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使用物治疗或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
4.合理密度: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合理控制泥鳅的密度。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泥鳅竞争激烈,影响生长。
泥鳅养殖怎么样?
一、 泥鳅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
1 养殖场的正确选址
要想养好泥鳅,选好合适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的、水质良好的地方。因为泥鳅也是一种鱼,是鱼就离不开水,所以,必须得有干净无污染的水源才能养殖泥鳅。
其次,要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养殖过程中需要运送饲料、运送泥鳅,因此得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
仅仅选择好了场地还不够,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周全,现在,我们就看看养殖场的布局。
泥鳅养殖场肯定是以池塘为主体,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以东西长,南北短为好,这样的池塘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池塘的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这样池塘沿着两边的渠道依次排列,形成了并联的结构,并联的目的是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的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到别的池塘。
在每一个池塘中间和池塘与渠道之间,留出行走的道路,用来作为日常管理的通道。
在泥鳅养殖场建设中,还要留出晾水池的位置。在泥鳅的管理中,水温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应使用与池塘水温一致的水,这也是需要一个晾水池的原因。到此为止,养殖场的主体已经完成,但是,咱们还需要有单独的管理区。
管理区一般设置在池塘的一侧,的办公室,饲料车间及饲料仓库都安置在这里,管理区中除了常规的设施,还需要加盖一座暂养池,同很多的鱼类一样,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饲养方式: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
养殖场建设好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沿着场子的周围,要用围网严严实实地围起来,使用围网的目的是防止小猫小狗等动物进入养殖场,给养殖场造成污染和危害。
到此为止,整个养殖场的布局您就看明白了吧,接下来,咱们具体讲讲养殖池塘的建设要求。
刚才我们说过,池塘的长和宽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自行设计,不过长应长于100米,宽不要超过80米,因为面积太大了不利于管理。
泥鳅养殖池对深度是有严格要求的,池塘的深度1到1.2米最为适宜。
泥鳅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潜逃性。由于它体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缝隙,它便能钻出去。如果池塘有2 养殖场总体布局漏洞,泥鳅甚至能在一天之内,逃得干干净净。所以啊,在给泥鳅建池塘的时候,这一点,需要特别的注意。
一是处理池塘的底部。挖掘机挖出池塘之后,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结结实实。
二是处理池塘的边缘。沿着池塘的边缘挖出近 1米深的沟,然后把厚实的塑料布从沟底一直铺到地面,塑料布的接口也得连接紧密。将塑料布沿着池子的边缘铺满之后,用挖出的土将塑料布压实,这样塑料布就和池塘连成了一体。塑料布的上端,每隔1米左右用木桩固定,保证塑料布不被大风刮开。
三是处理池塘的进、出水口。因为现在的PVC管道造价比较便宜,所以养殖场可以考虑用PVC管道作为池塘的进水管道,它的一端出自蓄水池边的提水设备,另一端直接通道池塘的一边。
池塘的出水口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我们希望抽出去的水是池塘的底层水,池塘的底层水有泥鳅的粪便污染,剩余的饲料污染,所以水质较,换水时,就是要把这层水质比较的水排出去。
咱们来看一个巧妙的出水口设计:这个出水口有里外两个套管组成,外面的大套管,也就是这个白色的管子,上头可以伸出水面;下头,也就是位于池塘底部的位置,有一圈缝隙,用来排出底层水,这一圈缝隙都很小,因此泥鳅是逃不出去的。
白色的套管里边是一个略细的塑料管,放水的时候,将它抽出来,水就从缝隙中流了出去,不放水的时候,就将它放下去,堵住排水的缝隙,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仅仅是这两个套管还不够,为了对付顽皮的泥鳅,还要加一层筛网,这个方形的细筛网深深的插到池塘里,泥鳅想要穿过这几条封锁线,就不那么容易了。
养殖业发展,用水泥池养泥鳅是否可行?
二、养泥鳅对水质有没有要求用水泥池养泥鳅可行,新水泥池建好后,需要用适量苗种下塘前用4%食盐水浸泡15分钟左右。泥鳅常见病主要有打印病和烂尾病等,每15天用生石灰和二溴海因各加水全池泼洒1次。平时防止蛇、鼠等敌害侵袭。黑色粉状磷肥放水浸泡1周进行脱碱。泥鳅苗入池后,晚上要保持微流水。
不可行,因为泥鳅需要泥土,它们不适合在净水里生活
用水泥池养泥鳅当然是可以的了,不过一定要给水泥进行杀菌处理.
池塘能养殖泥鳅么
可以。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
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有条件的话,可在池和排水口附近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
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
扩展资料:
泥鳅可以说是杂事鱼类,在吃一些小虫或者豆渣还有蚯蚓都是可以的,在开春的时候要根据泥鳅的体重的百分之一喂食,在进入夏季的是,就要喂食泥鳅体重的百分之四。在7-8月份天气太过炎热,就喂食泥鳅体重的百分之一。
养殖户也可以在搭建一个喂食的台子,这个台子上的饲料,在喂食水泥池养泥鳅技术之前一定要好好的检查一番,确保做到没有腐烂的现象,如果有变质的食品那么泥鳅吃了也会得病的。
投放量一般要把握好,不能喂食的太多,一般泥鳅会在40分钟左右吃完,按照这个量就行了,如果投放的太多泥鳅吃不完的话,食物的残渣也会把水质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
泥鳅养殖场肯定是以池塘为主体,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以东西长,南北宽为好,这样的池塘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塘的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这样池塘沿着两边的渠道依次排列,形成了并联的池塘的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到别的池塘。
在每一个池塘中间和池塘与渠道水泥池养泥鳅好吗?水泥池养泥鳅技术之间,留出行走的道路,用来作为日常管理的通道。
在泥鳅养殖场建设中,还要留出晾水池的位置。在泥鳅的管理中,水温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使用与池塘水温一致的水,这也是需要一个晾水池的原因。到此为止养殖场的主体已经完成。但是,咱们还需要有一个单独的管理区。
管理区一般设置在池塘的一侧,的办公室,饲料车间及饲料仓库都安置在这里,管理区中除了常规的设施,还需要加盖一座暂养池。同很多的鱼类一样,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
人工养泥鳅怎么养殖,对水质有没有要求
5.养殖管理:定期清理养殖池,保持水质清洁;控制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定期投喂饲料,注意饲料的种类和数量。1、池塘处理:选择向阳、腐殖质含量适中的黏质土进行养殖,四周要求有高出水面40cm的防逃设施,水深40-50cm,池底淤泥厚20-30cm,并在放养前进行消毒、肥水。2、放养:放养前,使用漂液进行浸浴,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泥鳅种。3、投喂:可以投喂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3、池沼养成鳅,池沼中不便栽种其他农作物,但水草及水生动物较丰富,有利于养泥鳅。一、人工养泥鳅怎么养殖
1、池塘处理
(1)选择向阳、腐殖质含量适中的黏质土进行养殖。
(2)池塘四周要求有高出水面40cm的防逃设施(由水泥板或砖块筑成)。
(3)水深为40-50cm左右,池底淤泥厚度约为20-30cm左右,池壁高出水面30-40cm,高出地面20-25cm。
(4)池塘靠近出水口处设置一个鱼溜,面积大约为池塘面积的5-10%,比池底低20-30cm左右。
(5)池塘之中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面积大约为池塘面积的四分之一。
(6)在放养前10天左右,每100平方米使用20-30kg生石灰进行消毒,然后进水至30cm左右,接着每100平方米施加30-45kg腐熟粪肥,进行肥水。
2、放养
(1)在放养之前,使用漂液进行消毒(水温10-15℃时浸洗20-30分钟)。
(2)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长度约为3-4cm的泥鳅种,同时也可以在池塘中饲养草鱼、鲢鱼、鳙鱼等中上层鱼类夏花鱼种。
3、投喂
(1)可以投喂的饵料主要有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2)5-6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5%。7-8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8-10%。9-10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6%。具体以投喂后2-4小时内吃完为宜。
(3)在投喂饵料的时候,不宜选择撒投,应当在池塘内搭设饵料台,然后将饵料投于饵料台上。
4、管理
(1)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左右。
(2)及时加注新水。当水温为30℃左右时,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冬天的时候,同样增加水深,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过冬。
(3)每隔15-30天左右,使用1-2ppm漂进行消毒。
(4)烂鳍病,可以使用10-50mg/kg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5天。泥鳅打印病,可以使用漂进行消毒(池水漂浓度为1mg/kg)。泥鳅车轮虫病,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kg。
1、泥鳅喜欢中性或偏环境,水体ph以6.5-7.2为宜。
2、水体透明度保持在15-20cm左右。
3、泥鳅既可以用鳃呼吸,也可以进行肠呼吸,因此泥鳅对于低氧环境的忍耐力较强,但是泥鳅的生长速度与水体溶氧量呈正比,当水体溶氧量高时,泥鳅进食欲望较强,有利于泥鳅的生长。一般在一天之中,水体溶氧量在5mg/L以上的时间为16小时以上,其余时间水体溶氧量要求在4mg/L以上。
4、水体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89.25-142.8mg/L,有机耗氧量在30mg/L以下,氨氮含量不超过0.1mmol/L,不允许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