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一句是什么?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出处
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4、再来个口号:“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原文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
全文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君子有絜矩之道。二、民心的重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四、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五、利与义的问题: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原句: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一句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出处《礼记.大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
《礼记·大学》意思是先修养品性,才能管理家庭,才能治理,才能使天下太平。
修身:简单地说,就是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译文:
齐家:就是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效仿学习的样板。
治国:就是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要知道,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
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原文白话翻译: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呢
关键是看你说什么,提倡什么,做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当国的人必须要有“絜矩之道”。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直到平定天下
在《礼记·乐记》中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说明,修身齐家平天下中的平是指天下平均,表示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秩序的意思,而不是简单的平定,而是平均或者均平的意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理解?
1、意思简单的说是: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2、出处:唐代韩愈在他的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原道》中引用《大学》中的名言“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改写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如下: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3、《大学》
(1)《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3)《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这段话概括起来就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于有抱负的人的看法.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齐家平天下那句话怎么说?
古时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
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
平天下的分析1、修身与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一句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静口、齐国、治天下的上句话是什么?
修身,修连成为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就是做人。齐家,也就是家簇和睦相处,也就是家和万事兴。治国,用法律治天下,也就是说依法治国。做到以上三点就是可以当一个统一天下的统治者,也就是天时,地理,人和一样。原句为: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下一句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出自《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一句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出处《礼记·大学》 修身,简单地说,就是修身养性。使自己的心境修为在常人之上,而不单单是有一技之长。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在的德智修养,就是大学三纲领中“明明德”的功夫。
物格而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了解事物。拥有渊博的知识,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内心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家庭整顿好了,然后才会治理好。治理好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请问“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出处是《大学》——作者:曾子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扩展资料:
大学主题思想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
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内涵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言文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理想。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 二、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出处 《礼记·大学》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孔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古典文化中哲理的载体。
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
所以,七十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后,西汉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百三十一篇”。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和谐建设有重要影响。 三、作者 戴圣,字次君,西汉时人,据据《汉书·儒林传》《广平府志》《归德府志》《客家戴氏族谱》《新泰县志》等古文献均记载其为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
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后苍,潜心钻研《礼》学。
汉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著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及其再传、三传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言文翻译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和原文
出处:《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
原文:
白话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
扩展资料
《礼记·大学》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君子有絜矩之道。
3、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
4、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5、利与义的问题: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所谓絜矩之道,是与前一章所强调的“恕道”一脉相承的。如果说,“恕道”重点强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将心比己方面,那么,“絜矩之道”则是重在强调以身作则的作用方面。
如孔子对季康子说:“的德行好比是风,老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风吹草上,草必然随风倒伏。”(《论语-颜渊》)世道人心,上行下效。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礼记·大学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应该是孔子。
以为原话出自《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现阶段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要治理好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安定繁荣;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学好“”是为修身~
2、找个女人结婚,夫妻和睦,家庭尊老爱幼,气氛和谐是为齐家
3、治国、平天下如果你不够牛B,那这没你的事,如果你行,那么入个我,当个官员,经个商,创办个企业,然后再永远记住一句话:全心全意为服务,那就OK了~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自《大学》首段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元首,下至平民,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对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知道,品行得到修养之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了才能在更高一层的层次上施展才华,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