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养殖河蟹温度多少合适 河蟹养殖水位要求

梦想农场 1

养螃蟹放多少水

水草是河蟹的饵料和隐蔽栖息的场所,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能吸收利用水中多

1.

养殖河蟹温度多少合适 河蟹养殖水位要求养殖河蟹温度多少合适 河蟹养殖水位要求


养殖河蟹温度多少合适 河蟹养殖水位要求


想容易换水清洗就在你的容器里放些卵石,铺一层不要放太多水,只要能没过螃蟹就好了!有条件的再往鱼缸里面放些小石子细沙之类的,放些贝壳作为装饰和隐蔽场所,这样螃蟹之间也不会因为空间狭窄而打架了!定时做好清洁工作,给螃蟹喂食多采用蔬菜叶或者是小鱼肉都行!之后加入水,水盖过卵石便可不可太多.它需要爬进爬出透气扑食.

不过别用自来水!要用的话!要把自来水放在阳光下晾晒一两天!!

还有水不要太多!!螃蟹要爬出水面透气。水也不换的太勤!!三五天都行,夏季两三天左右

2.

养螃蟹水不要过深!一般8-10厘米左右即可,另外水中一定要防置一些高出水面的物体,如石块,假山之类的!供他爬到上面换气!

螃蟹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的?

螃蟹,放在浅一点的鱼缸里,放1―2块石头露出水面,给他吃青菜(少量)可以给他吃面包虫,也可以喂小鱼

1、温度

河蟹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河蟹的掠食、生长

和。当水温在6℃以上时开始觅食,15℃以上开始脱壳生长。24℃—28℃为生长的最

佳水温,水温长时间超过32℃时易早熟。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河蟹掠食旺盛,生长快。

螃蟹怕热不怕冷,如果水温高于32℃,河蟹的脱壳就会受到抑制,但若在冬天,河蟹停

螃蟹繁殖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河蟹交配,水温要求达8℃—12℃;抱卵蟹饲养阶段,

水温应控制在11℃—16℃左右;幼体则需20℃—25℃.

2、盐度

河蟹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盐度有不同的要求。河蟹从大眼幼体开始就喜欢淡水,并迁徙

至淡水生活。秋季,河蟹性成熟时,则又回到半咸水处交配、产卵和孵化。河蟹每个发育

阶段对盐度的要求也是有别的。蟹苗育成后通常需要淡化,但足够老成的蟹苗不需要淡

化就可以直接放入淡水中饲养,其放样成活率可高达99%以上,高于经过淡化的蟹苗。

3、酸碱度

在过碱或过酸性环境中河蟹对低氧的耐受力、脱壳率和掠食率均下降,并影响河蟹甲壳

钙质的沉淀。幼体培养期间PH值一般要求在7.5-84之间,即中性或若碱性。如果水质呈

酸性,可用适量生石灰调节。

4、光照

光照可促进河蟹对钙的吸收,促进甲壳生长。此外,光照还可促进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增加水体容氧量。河蟹喜弱光,昼伏夜出。交配时对光照要求不高。胚胎早期基本处

于黑暗状态,后期则需要适当的光照。幼体阶段,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一般在2000-6000

勒克斯,随着幼体日龄的增加,光照强度也要相应的增加。

5、氧气

螃蟹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水中溶解氧大

部分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中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适合河蟹生长。水中溶解氧

在3毫克/升以下,螃蟹就会浮头上岸不吃东西,对河蟹的脱壳生长、会起到抑制作用。

6、水草

余的营养物质以净化水质,能作为河蟹的支撑物便于河蟹上下活动,能防风浪,保持水

质清新。因此,养蟹水域一定要有水草。河蟹养殖以沉水植物为主,也可以辅以小量漂

浮植物。常见水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茭草、眼子菜、水花生和浮萍等。

7、水质

河蟹喜欢清洁、无污染、溶氧高的水质,水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以0.6-1.2为宜,

根据季节与气温而定,夏季气温高要深点,春节气温低要浅点,以微流水。

螃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寻找食物,它们一般并不挑食,只要螯能够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

螃蟹吃别的动物,其它动物也可能吃螃蟹,例如人类就把螃蟹当美食佳肴,还有水鸟也吃

被其它海洋3、对温度的适应生物捕食,也因此螃蟹产卵时都要下很多的卵,以保证螃蟹的成活率。

它们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这些卵在母

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着沿岸潮流到处浮游。经过几次退壳后,长成大

后就变成蟹 。大部分的海水蟹类都是卵成熟之后,不孵化直接排放于海洋。

毛蟹的养殖盐度和温度是多少

止采食,隐藏在洞穴中越冬螃蟹怎么养。

养殖螃蟹的技巧

小鱼虾是它们的,不过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于连动物尸体和植物都能吃。

1、大闸蟹是一种水产养殖,那么养殖场地的选择也就是比较关键的,一般选在水源充足并且水质没有污染的交通便利的稻田、池塘、湖泊等地均可。然后我们在周围要做好防逃措施,可以用水泥修筑也可用各种材料制成的围栏,再讲养殖场地中多余的淤泥清理出来,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然后放入水浸泡一天再将水排出进行晒塘,一般三到五天之后再注入水,就是在养殖场中栽种大闸蟹喜爱的水草,比如说叶黑藻、苦草等,同时要在养殖场中放入适量的螺蛳,这样既可以净化水质,还能给大闸蟹提供充足的食物。

2、蟹苗的选择其实比较简单,通常我们都会选择颜色比较均匀,大小规格都比较正常的肢体健全、没有病害以及没有损害的比较活跃的大闸蟹用来喂养,这样的蟹苗成活率会更高,同时生长的速度和繁殖能力也更强。

3、在放养之前我们需要先将蟹苗进行消毒,以免污染水质和影响到其他蟹苗的健康生长,其次就是刚放养时的水深一般是在一米五到两米左右,养殖场中水的温度基本上要在二十到二十五度左右,等一个月之后它们慢慢的适应了才回复到正常的温度,就是在生长条件都比较符合标准的条件下眉目一般放养三百只左右的大闸蟹,这样它们的活动空间和食物都是比较充足的。

4、大闸蟹生长的旺季一般是在夏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握更好机会,适量的给大闸蟹投喂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物质,以促进它们的迅速生长,一般是以植物性的私聊为主,比如说小麦、玉米、南瓜等,而等到秋季的时候,一般就是大闸蟹的育肥阶段,所以我们需要增加养殖场中螺蛳、小鱼、河蚌等因此只要水质良好无污染,就可以养殖螃蟹。密度,让大闸蟹吃饱吃好,这样出水的大闸蟹才能赚更多的钱。

盘锦河蟹怎么养

1、容器:养殖螃蟹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容器。可以用鱼缸,鱼缸有盖,这样可以防止螃蟹跑出来。盆子也可以,这样可以防止水太深了导致对螃蟹产生危害。在水中还可以放入一些沙子。刚开始养殖螃蟹的时候,它们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过几天就没事了。

2、喂食:给螃蟹喂食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螃蟹能吃的食物还是比较多的。最常见的就是小鱼和小虾,除此之外还有蛋黄、红线虫等,还可以让它们吃一些草。每次喂食,让它们在半个小时之内吃完就可以了,不要喂太多,导致水中残留太多食物,容易把水弄。

4、水温:水温对螃蟹的食欲有很大的影响,保持适宜。一般来说,在15度以上是比较合适的,它们的食欲比较旺盛,生长状态也会比较好。

5、晒太阳:可以适当让它们晒晒太阳,但时间不能太长。

6、清洗:养殖螃蟹的过程中还得让定期清洗它们的身螃蟹,有些鱼类也像人类一样喜爱吃蟹脚。年幼未成年的幼蟹成群在海中浮游时,可能会体。可以先固定住它们的身体,然后借助牙刷、沐浴露或者肥皂眼幼虫,大眼幼虫再经几次退壳长成幼蟹,幼蟹外型几乎与成蟹相同,再经过几次退壳等工具来刷洗它们的身体。容器也可以适当清洗一下,这样可以防止螃蟹生病。

螃蟹养殖水质要求

家养小河蟹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饲养容器,然后使用晒过一天的自来水养小河蟹,可以在缸中放入沙子和石头,也能种植少部分水草,为小河蟹营造更舒适的环境。

螃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清淤,最浅处 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 1:1.5 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普通自来水就可河蟹的生活习性以。不用等它散,没关系的。

小河蟹在家怎么养

河蟹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1℃以上、35℃以下都能生存,但它们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在30℃以上的水域中,河蟹为躲避高温,其穴居的比例大大提高。

在家养小河蟹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容器,用晒过的自来水养就行,在缸中放沙子、石头等装饰。喂小河蟹的时候,量不需要太多,还需要定期进行换水。

小河蟹没有完全适应环境的时候,喂食的量不要多,避免吃不完对水质产生影响,是在缸中加入水藻、螺蛳,小河蟹饿了也能够吃掉水藻和螺蛳,还能起到稳定水质的作用。平常给小河蟹喂鱼饲料、红虫、小鱼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叫河蟹,淡水里长的经济类蟹种。毛蟹成长在1.5‰以下,即盐度不超过1.5度;成长温度15℃至28℃,生存极限温度0℃~38℃。二力河蟹养殖基地提供。虾就可以,是隔一两天换水,能够保证养小河蟹的水质的清洁,避免小河蟹生病。

1、栖居方式

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晰、水草丰盛的淡水湖泊、江河中栖息。其栖息的方式有隐居和穴居两种。

2、食性

河蟹为杂食性甲壳类,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螺、蚌、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植物性食物有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眼子菜、苦草、浮萍、丝状藻类、水葫芦(凤眼莲)、水花生(喜旱莲子草)、南瓜等;精饲料有豆饼、菜饼、玉米、小麦、稻谷等。

i河蟹的养殖秘诀,请详细拜托各位大神

3、水质:养殖河蟹的时候是比较方便的,可以去取一些河水或者湖水,也可以直接用家中的自来水,不过自来水需要晒过之后才能用。若是养殖海蟹的话则比较麻烦,因为它们一般无法适应淡水环境,还需要模拟海水环境。在养殖过程中,也需要定期换水,一般来说每周一次。

1 场地选择河蟹养殖技术 1.1水源充足,水质适用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只要水质适用,水量丰足,一般均可用为水源。如附近有工业废水排放,必须引起重视,必须对水质加以分析,看看有无对河蟹有害的物质。水质重点考虑的关键是控制关键点(ccp),可能的危害包括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水产养殖业对废水的标准已由WTO提出,这些准则可以作为水质的临界限值。根据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确定水质是否适用。在充分收集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土质等有关资料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各季节养蟹生产注、排水措施,确定水源水量是否足用。河蟹养殖技术 1.2 地势适当,交通便利河蟹养殖技术 不应片面追求平坦开阔而占用良田,尽可能选用无工厂、无污染的湖库岔来建设连片的河蟹无公害养殖基地。这样的地形,符合发展无公害养殖的原则,既能充分利用地势,做到自流排灌,又能收到节约投资,事半功倍之效。建场地点的土质,应保证建于其上的养蟹池底部不漏水,挖用的土料,应适于建造坚固的堤坝,不渗漏坍塌。建场的地点,不宜选在距离交通线过远的地方,以利养殖物资及养殖产品运进运出。河蟹养殖技术 2 池塘建造河蟹养殖技术 2.1 面积河蟹养殖技术 池塘人工饲养也应选择较大的水面。面积大,受力作用也大,能自动增氧,有利于上下水层的对流,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有助于底层有害的气体及时逸出,一般以1公顷左右的池塘较适宜。 2.2 水深河蟹养殖技术 饲养河蟹池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池水较深,容水量较大,水温不易改变,水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干旱的影响,对河蟹生长有利。但池水过深,对河蟹和水草的生长是不适宜的。实践证明,常年保水0.5—1.5m水深较适宜。蟹池的排灌设施要完善,做到高灌低排,排、灌分开,每口蟹池水能灌得进,排得出,不逃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2.3 地形 地形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有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作,日照长、受风面大。 2.4 防逃 河蟹攀爬十分迅速,有很强的逃逸能力。通常养蟹池中一根芦苇、树枝或一个小洞,均能成为河蟹外逃的通道。常有数只在防逃墙边搭“蟹梯”,以利地其它蟹逃跑。因此,必须在成蟹池四周要有牢固可靠的防逃设备,以防河蟹外逃,一般用水泥防光墙、钙塑板、铁皮、尼龙薄膜、玻璃、油毛毡等,从而达到防逃目的。 3放养准备 3.1 清塘消毒 在养蟹池中,常有野杂鱼、水蛇、水鼠、水生昆虫和各种病原体等有害生物,它们不仅消耗水中的溶氧,而且有些会侵袭河蟹、争夺饲料,故应进行清池。目前常用的清池消毒物主要有生石灰、漂、茶粕等。清池一般在蟹种放养前10--15天进行,清池方法有干法清池和带水清池两种。如用生石灰,干法清池,每公顷用量为975—1125kg,溶化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清池不仅能杀灭水中有害生物,而且能改善池底土质和增加水中钙的含量,这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清池前还要清除池边的杂草,挖出过多的淤泥,以保持蟹池清洁卫生。 3.2 种植水草 水草既是河蟹栖息、避敌蜕壳的场所,也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是河蟹喜食的好饲料。在清塘消毒后,池水保持在20--30cm,待水温逐步回升,清塘物消失后,即行种植水草。 3.2.1 水草品种 主要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沉水生物。从水草的品质来看,选择轮叶黑藻、伊乐藻为好,苦草次之;从生长季节方面来看,以伊乐藻为佳,以春秋季为生长季节,可以早种植、早生长,从而可以早放蟹种,尽早饲养管理。 3.2.2 种植方法 轮叶黑藻、伊乐藻以无性繁殖为主,以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公顷用草量150--kg,行间距1--1.5m全池栽插;苦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种子细小,插种前先用水浸泡10---15小时,用擦板搓出草籽,将草籽用泥土拌匀,泼洒即可。既可撒播又可条播,每kg草籽播种0.5公顷。 3.2.3 种植时间 轮叶黑藻、苦草在3月。伊乐藻在清塘后或早春。水草种植前,每公顷施用30--45kg复合肥作为基肥,让其快速生长。 3.2.4 覆盖率 水草覆盖率可达30%--35%,以满足河蟹的生活习性。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的池塘,则需在池塘四周池边1m处设置水花生带,宽度2m。水花生带设置,在蟹种放养后进行。 3.3 投放螺蛳 活螺蛳肉味鲜美,河蟹喜食,是较理想的优质天然饲料。同时螺蛳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可有效降低池塘中浮游生物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利于河蟹生长;螺蛳的价格较低,来源广泛,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6一7月开始大量繁殖仔螺蛳,仔螺蛳不但鲜嫩,而且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河蟹更喜食。池塘投放螺蛳时应该注意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强氯精杀灭螺蛳身上的细菌、原虫,投放时应得螺蛳洗净,一般养蟹池塘每公顷投放2000--3000kg螺蛳。 4 苗种放养 4.1 蟹种选择 选购蟹种要以长江天然苗培育的蟹种或长江水系亲蟹人工繁育苗种培育的扣蟹为,蟹种要规格齐全,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爬行活跃敏捷,身上无附着物,同一批选购的蟹种要放入同一池塘或围网中。 4.2 放养方法 严格把好放养关。配套培育的幼蟹如采取放养,可于春季前后放入大池;采取二级放养,可在蟹苗放养20余天、蜕壳两次后从蟹苗培育池移人成蟹池。具体做到:“一区”、“三改”、“三适”。“一区”,即设置蟹种暂养区,用网围一块养殖区,为大塘面积的1/10---1/5,将优质蟹种放入其中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50%以上、螺蛳已繁殖一定的数量再放人大塘饲养;“三改”,即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蟹种为自育蟹种;“三适”,即适当的放养规格、适当的放养时间和适当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一般掌握在每kg80----120只,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放养蟹种要求80%以上为自育蟹种。生产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长成规格明显优于外购蟹种。蟹种放养前先用6mg/L的液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暂养区。 4.3 放养密度 对于水源充足、饲料丰富、饲养管理较好的池塘,放养密度一般控制在1只/m2左右。 4.4 放养时间 一般掌握在2月底至3月。蟹种放养,宜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进行,以保证放养的成活率。 5 饲料投喂 饲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整个生长阶段,一方面可利用池塘中人工培育的水草和其他饲料生物,另一方面大部分饲料还需要人工投喂。 5.1 饲料来源 主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是水草、螺蛳等基础饲料温度突变对河蟹的生长、繁殖都有影响。育苗阶段的水温温,一般不能超过2℃—3℃.的培育,二是人工投喂饲料。水草种植覆盖率一般都在70%左右,螺蛳在清明前后,投喂每公顷4500kg左右,8月份补充一次投放每公顷1500kg。在人工投喂上,按照“前期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饲原则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喂方法进行人工投饲管理。前后期以动物性饲料和河蟹颗粒饲料为主。中期以植物性饲料和水草、南瓜为主。坚持做到不投喂变质的饲料,及时捞取残渣剩饲。 5.2 科学投饲 首先要注意饲料质量。要求使用全价饲料代替鲜活饲料。配合饲料要求营养全面、成本低、饲料系数低、使用方便、诱食性好、不污染水质。其次要注意饲料投喂地点。投饲地点要适当,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经常对投饲点进行消毒。第三要确定合理的投喂时间与次数。在傍晚适当多投一些。一般来说,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在疾病暴发的季节可适当减少投喂的次数。第四要确定合理的投喂量。根据不同规格、不同的养殖季节、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环境条件以及养殖状况来确定。注意不要使河蟹吃得太饱,也不要使其因摄食量不足而影响生长。在疾病的暴发季节,要适当减少投饲量,一般为平时的80%左右。 6 病害防治 6.1 调节水质 整个养殖期间应采取“三调”措施。调新:即注换新水,5--7天注水1次,10--15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6--9cm,315天换水—次。调优:即调节pH,将pH值控制在7.5—8.5之间。采用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用量每公顷每m水体深150kg,不但提高pH值,同时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供给河蟹吸收。调活:即施用光合细菌调活水体,每公顷用量75—90kg,每半月施用一次,拌土底施或用水稀释全池泼洒。通过这三个调节,具体要求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透明度40cm以上,pH值7.5以上,真正达到“清、新、嫩、爽”的目的。调节水质的同时,还须调控水位,按照“前浅、中深、后稳”三个阶段来进行。3--5月水深掌握在0.5--0.6m,6--8月控制在1.2--1.5m,9—10月稳定在1m左右,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以防水温过高,影响河蟹蜕壳生长。 6.2 加强防病 河蟹疾病的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物防治为辅大力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或少用的目标。即使用高效、低毒、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物进行辅助防治。使用的主要物有生石灰、、强氯精、硫酸锌、中草等。用量标准:生石灰每公顷1O---15kg,化水泼洒;每公顷3kg,化水泼洒;硫酸锌0.2g/m3,化水泼洒(均为1m水深用量)。中草每百kg饲料添加1--1.5kg,制成物投喂,连喂5--7天。防治方法:一是治病与治虫相结合(先治虫后治病),二是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三是西与中相结合,四是不同物交叉使用,五是提前采用物预防。种植水草、移植螺蛳是改善水体、改良底质环境两项重要技术关键。施用光合细菌控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效果明显。 7 日常管理 7.1 日常工作 主要包括“六查、六勤”,即查河蟹活动是否正常,勤巡塘,要坚持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查养蟹水体是否缺氧,勤做清洁卫生工作,以改善水质;查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勤清除敌害生物;查养蟹池塘中是否有软壳蟹,勤保护软壳蟹,可多投适口大块动物性饲料,使其尽快恢复体力,增强防御敌害能力;查河蟹是否患病,勤防治蟹病;查养蟹池的防逃设施,勤维修保养。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蟹池环境的安静舒适,不要过多地干扰河蟹的摄食、蜕壳过程,喂饲料、打扫食场要轻,以提高蜕壳蟹的成活率。同时,还要切实做好养殖池塘档案记录。 7.2 常规检测 定期检测养殖河蟹的生物学性状,养殖池塘的水化指标,并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水样的采集、处理与保存。一般采样应能代表蟹池水域的全面性,上午进行;采样次数多少可根据需要而定;采样深度应视水深状况,每隔一定距离采集一层,采取低温保存。渔业水质的分析项目主要应考虑与河蟹养殖关系最密切的若于理化因素。常规的标准分析方法是目前水质分析的主要方法。 8 河蟹捕捞 8.1 捕捞时间 当性腺成熟的河蟹比例占河蟹80%时开始捕捞,一般在10月捕捞为好。 8.2 捕捞方法 主要有地笼捕捞法、流水捕捞法、簖箔捕捞法等三种。其中:地笼捕捞法为最实用捕捞方法。流水捕捞法:在进水口安一个网篓类的渔具,打开出水口,使水流动,河蟹即随水爬到篓中。注意两点:一点是一次放水捕不尽,应将池水放至0.2---0.3m深时再加水,然后又放水,如此反复循环多次;另一点是池水排放后,河蟹都出来后,在傍晚爬上岸至防逃墙边,这时可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