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肥猪行情如何
3,提升畜牧业的科技含量,采取更为科学的饲料配制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一头猪1平方米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对于2016年生猪养殖形势,主要应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生猪养殖利润空间,如果近期生猪价格保持高位,猪粮比价继续上升,生猪养殖利润仍能维持较高的水平,养殖企业的补栏热情将被调动,生猪供给端则会出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则是能繁母猪的存栏情况,目前根据监测数据,母猪存栏依旧在不断下降,但只有能繁母猪存栏量企稳回升,仔猪供应才能迎来显着改善,补栏才能顺利进行。
回顾2015年,无论从直接的生猪市场价格来看,还是从与养殖利润高度相关的猪粮比价来看,生猪养殖的利润都持续向好,下半年的头均养殖盈利甚至可以维持在400元以上。与此表现截然相反的是,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直线下降,创下近五年来的历史低点,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中小型养殖户缺乏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张意愿降低,逐渐缩小养殖规模甚至退出市场。3.8亿头存栏生猪和3800万头存栏母猪意味着生猪供给力度的大幅降低,也昭示着2016年猪肉产量的继续下滑,而年均增长1.6%的猪肉消费量将继续推高生猪需求力度,可以预见,2016年生猪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几成定局。但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和PSY值的提高,供给量将有所回升,进而影响市场终端。
2016年生猪市场牛市仍将持续,养殖利润仍将维持高位,但从下半年开始,前期补栏的生猪开始提能,生猪供给端不断增长,市场价格或将出现回落,但整体而言生猪养殖将全年处于盈利状态,头均盈利低于2015年。
动向二:养殖结构大变化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出栏占比44%,其余56%的小规模生产者随时可能退出生猪行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陈瑶生认为,生猪产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正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猪肉产量增长幅度进一步下降将成为必然趋势。而在2015年退出生猪市场的500万养猪户中,散养户也占据绝大多数。的小规模养殖户正在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温氏、扬翔、雏鹰农牧等大型养殖企业于下半年加速扩张,或是投建年出栏数十万头生猪的大型规模猪场,或是与饲料企业深度合作,陆续踏出了行业整合升级的步伐。正在实现从传统养猪向规模化集约养猪的飞跃。
根据旧版一号文件项第2点,将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当时一号文件提出,2015年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0个~15个百分点。2010年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化程度为35%,根据场建设目标,预计2015年生猪规模化程度要提高至50%左右。2015年末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未达到当初的目标,可以预见,2016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的进程将继续进行,如同业内人士所预计的,会有更多的中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市场,大型企业将成长为更庞大的养殖航母。
动向三:隐患依旧存在
隐患之一,养殖风险难以把握。近年来,生猪行业无论养殖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技术人才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在养猪行业6000万从业者中,绝大部分依然是基层农户以及10头~100头基础母猪的养殖户,中小型养殖场资金有限、技术水平有限,缺乏准确、权威的信息,只能凭借经验判断来组织生产,行情高涨时常常跟风补栏,行情回落时又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造成生猪价格大起大落。
隐患之二,养殖成本逐渐升高。2015年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回落,使得养殖成本大幅降低,从业人员赢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但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推行,将来主要原料的价格将更多地由市场决定,使得饲料成本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降至历史低点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为2016年的仔猪价格埋下了隐患,缺乏自繁自养能力的猪场外购仔猪成本将大幅增加。此外,高学历、高水平技术人才的流失作为生猪行业的痼疾,也需要得到真正的改善。而人才作为21世纪最昂贵的企业投入,预计也会在未来给养殖企业带来一定压力。
隐患之三,进口猪肉冲击。2015年进口猪肉量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供不应求,各地进口猪肉以满足市场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猪肉相对低廉的价格拉动了进口力度。而在2016年,洋猪肉的冲击将只增不减--根据质检总局的公告,已恢复发放从28家加拿大和美国的肉类加工厂以及冷藏仓库在2015年10月16日之后生产的猪肉进口许可;我国进口肉类口岸已增加至45个,进口过程便利、运输成本低廉;、瑞典、英国、芬兰等多国先后向我国出口或宣布准备出口猪肉。在此背景下,进口猪肉量预计还将创下新高,国内企业也应及早防范。
如何区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
要达到生猪市场良性发展,必须认识到市场背后存在的三大隐患,及时制定应对策略,未雨绸缪,先发制人。奶牛(存栏), ≥100,5≤户<100
肉牛(出栏), ≥200,10≤户<200
蛋鸡(存栏), ≥20000, 500≤户<20000肉鸡(出栏),≥50000,2000≤户<50000
前者规模化养殖场,后面专业户
什么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河南省是怎么规定的
猪(出栏),≥500, 50≤户<50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的养殖场。
河南省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
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含500头)、蛋鸡存栏10000羽以上(含10000羽)、肉鸡年出栏50000羽以上(含50000羽)、奶牛存栏200头以上(含200头)、肉牛年出栏200头以上(含200头)、肉羊年出栏1000只以上(含1000只)。其它畜种可根据生产特点以及猪当量进行换算。
扩展资料:
1,养殖场环境控制的建议。
2,大力推广高效环保型添加剂,如有机微量元素的应用。
4,不断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和执行力度。
5,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紧迫感和心。
6,加强宏观调控,区域集中化,加大了对地区环境的压力防止盲目上马、重复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在农村建一个标准的养猪场(100头的规模)大概所需多少资金?多少面积
就不多了
房舍大概需要5w左右
以后的饲料也要投资就要看你的材料了看你的具体情况
全小猪就要看行情了啊部加起来10w之内
节约着花
规模化养殖场定义如何得来?标准如何得来?
长50米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的养殖场。具有一定的规模,指标是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的标准
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2.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环境控制
近20多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业绩,肉、蛋、禽总产量连续保持世界,对改善生活水平,调整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畜产公害”,畜禽粪便、养殖污水任意堆弃、排放现象普遍存在,养殖场集中地区环境恶化,间接地对水源、土壤空气等产生污染。按粪便量计算,1头猪的排粪量相当于2个人的排粪量,而按BOD5( 生化需氧量)的量计,则1头猪相当于13个人。按我国1999年养猪5.2亿头计,其粪便量和BOD5 量分别相当于10.4亿人和67.6亿人;1只鸡的粪便量和BOD5量分别相当于0.1人和0.68人的排粪量,按我国1999年养鸡30亿只计算,其粪便量和BOD5量分别相当于3亿人和20.4亿人的排粪量。再加上鸭、鹅、牛等其它家畜家禽的物,其数量之巨可想而知。如今对畜禽物的处理已成为集约化养殖业的负担,对养殖场环境的控制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由于“菜蓝子”工程的实施和养殖业的逐步集约化、工业化,再加上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致富工程”的实施,畜禽养殖逐步在城郊及工矿地区集中。
统计表明,2004年云南省共有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即百头牛、千头猪、万羽鸡以上规模)700多家,其中奶牛饲养量4.56万头,生猪年末存栏168.6万头,全年上市435万头;家禽年末存栏8793万羽,全年上市10651万羽。
据估算,全省畜禽废弃物(养殖污物)年量相当于1600万人之多,若按BOD5估算,全省畜禽的BOD5量相当于1800万人的量规模。再加上畜禽粪便作为农业肥料的比例大幅下降,大量的粪污产生及未经无害化处理就随时随地排放、堆弃,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大,对城镇、工矿及其自身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未处理的畜禽粪污中大量的氮、磷、矿物元素及其产生的氨、等 恶臭气体,地恶化了空气、水体及土壤的质量,破坏了 生态平衡,对其中生存的 生物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环保部门已经发现,由于相应的环保设施不宽3.5米完备,养殖业产生的污染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加之大部分养殖从业人员环保意识薄弱,依法治理力度不够,养殖污染有大行其道,无人问津之势,虽然近期相关部门已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及治理养殖污染的措施,但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效果依然不明显,养殖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