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泥鳅养殖规模大吗现在 泥鳅养殖规模大吗现在怎么样

梦想农场 1

泥鳅规模化养殖如何的场址选择

3、个人收益

规模化养殖必须选择养殖泥鳅的场址,选择场址必须注意 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周围环境1自然环境僻静,冬暖夏凉。2浮游动植物及昆虫资源丰富。3通风、向阳。4临近水域。5排灌方便。6无污染源。池塘改造加基础建设:500元每亩;

2土质1泥嫩养殖场建在黏质土壤带腐殖质上,这样建成 的养殖池保水性能好,不必设置防水渗漏的设施。而且,在带腐 殖质的黏土中生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骨骼软,味鲜美,泥 鳅的天然饵料易繁殖。在沙土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 骨骼硬,肉质。所以,养殖泥鳅时,使用含丰富腐殖质的 黏土。2对渗水较快的土壤,修建养殖池时,池底要铺垫厚的塑 料布,上面垫20 ~ 30厘米厚的三合土。将三合土夯实后,上面 垫30 ~ 50厘米厚的淤泥。池壁四周要防渗漏。

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是怎样的?

1、需求量逐年上升

泥鳅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随着需求的增加,现在很多地区都发展人工养殖,那么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是怎样的?一亩泥鳅成本及利润是多少?一起来了解下。(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泥鳅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随着需求的增加,现在很多地区都发展人工养殖,那么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是怎样的?一亩泥鳅成本及利润是多少?一起来了解下。

鱼苗:每亩投放6-8万尾,成本在3000-4000元;

花白鲢:用来调节稳定水质,成本在500元;

杂费,电费,人工以及其它:1000元。

一亩泥鳅的产量大概在2000斤,平均产值在16000元,除去成本外,一亩泥鳅的利润可达4000元。

注:成品泥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此数据仅供参考!

2、养殖简单易管理

泥鳅适应性强,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淡水水域中都可以养殖,加上泥鳅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对水体要求不高,养殖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当泥鳅生长到10克以上,每千克约80~100尾时,就可以捕捞出售。

3、市场价格高

就目前的养殖环境来看的话,泥鳅养殖是创业的一个不错方向,但提醒大家,在养殖泥鳅前,还是要做好市场规划,切勿盲目跟风养殖。

泥鳅养殖前景怎么样?

泥鳅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在国内,一直以来都将泥鳅视为滋补强身的佳品,市场需求年年攀升,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在市场上,泥鳅更是畅销紧俏的水产品,是传统的外贸出口商品,在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尤其受欢迎。

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泥鳅一亩养殖成本及利润须5对。鳞事实证明,农家养殖泥鳅,有广阔的市场作依托,有成熟的技术为保证,必然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使泥鳅养殖者走上致富的道路。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养殖资料就去东方水产教材网吧!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一亩地能养殖多少泥鳅

泥鳅营养价值非常高,食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老少皆可以食用,因此市场价格也比较高,通常在15~20元左右一斤,而且各地的价格也不一样。

一亩地能养殖7.5-8.5万株泥鳅。

一亩地投放500公斤5-8厘米大小的泥鳅苗,每公斤约150株,每亩投放苗数为7.5-8.5万株。水泥池单次养殖放养量相对较大,每亩5cm~8cm左右的苗木3万株左右比较适中。经过8个月的培养,亩产可达-400公斤。

1、池塘建筑:在院子周围建一个池塘,水池一般用砖和石头做成,深度1米左右为宜。水池建成后,用水泥刷平,才可以放泥鳅苗。

2、放泥鳅苗:池子打下后,放入5公斤泥鳅苗。苗子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也可以自行繁殖捕捉;无论如何都要放入身体健壮、大小均匀的泥鳅苗,按照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从它的外貌就可以看出雌雄:雄性头部尖尖,胸鳍狭长,身体粗如尾端,鳍条基部有一骨片从尾尖上翘;雌性的头呈椭圆形,扁平。雌性泥鳅产卵能力强。一条雌性泥鳅从初夏到初秋可以产4000多个卵,一般一年产2-3次,产1万多个卵。

3、投喂:由于泥鳅是杂食鱼类,牛粪、米糠、小麦、蝇蛆都可以作为饵料投喂,一般一天三次。投料量一般根据投料情况确定。

4、施肥:泥鳅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于频繁,池水要经常更换,一般10-15天一次。

5泥鳅人工养殖发展前景分析、捕捉:捕捉泥鳅,首先要排干池水,采用大捕小留的方法,保证池中有一定数量的泥鳅苗,有利于连续养殖,产量高。

泥鳅养殖技术,怎样养泥鳅,泥鳅价格,泥鳅养殖基地

泥鳅是食肉鱼类,因此在池塘里养殖时,也要配制一些适合泥鳅的专用饲料,以保证泥鳅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同时,在来水口处放置筛网和生石灰,以净化水质,增强池塘保护能力。

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

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

泥鳅人工饲养

分类:其它实用技术/养殖 适用范围:不限

(2)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锹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他鱼类一样,在 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 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万—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3)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幽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嫩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膳、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一般每亩稻田可收获泥鳅30—50千克。

此外,在种藕、植莲、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利润

1.泥鳅养殖介绍

泥鳅是一种淡水鱼类,体形长而细,呈棕色或灰色。在,泥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养殖利润颇丰。

2.1、成本泥鳅养殖方法

3.泥鳅养殖环境

泥鳅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泥鳅池坑应位于有良好饮水条件的地区,而且其水源一定要清洁、清澈、富含氧气。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改善水质,养殖者需要反复更换水质,不断增加养殖池塘的水流动性,使泥鳅养殖环境更加优越,盈利效益更多。

4.泥鳅养殖利润2、利润

由于泥鳅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较高,在适当的经营管理下,泥鳅的养殖利润可达200%-300%。值得一提的是,泥鳅可以自然繁殖,从而减少一定的养殖成本。

5.泥鳅养殖前景

泥鳅养殖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养殖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泥鳅养殖技术愈加成熟,泥鳅在市场上的价格也与日俱增。泥鳅健康、营养、美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泥鳅养殖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6.泥鳅养殖的好处

泥鳅养殖是一项良好的投资选择,兼具环保和经济效益。泥鳅能够快速和有效地净化水质,提高养殖水域环境的质量。同时,泥鳅养殖也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发展养殖产业,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7.泥鳅养殖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泥鳅养殖前,养殖者需要详细了解泥鳅的养殖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需要注意水质的净化、饲料的配制、疾病的防治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泥鳅健康成长,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泥鳅养殖是一项兼具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在投资之前,养殖者要详细了解泥鳅养殖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相信,在未来,泥鳅养殖产业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和推广,为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贡献。

泥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能养殖吗

泥鳅要怎么养殖?

泥鳅属于淡水鱼,大部分泥鳅生活在湖泊、池塘、沟渠等淡水中,还有一部分泥鳅生活在湿润的泥土中。具体来看,泥鳅喜欢生活在水底以及淤泥丰富的地方。淤泥的上方可能有一层植物碎屑或其它生物,这些都会成为泥鳅的食物。另外,泥鳅的生活环境一般是静水或者水流速度饲料及品:6000元每亩;缓慢的水域,它们不喜欢水流速度太快的水域。

一、泥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泥鳅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动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泥鳅属于鱼类,是一种淡水鱼。因此,很多泥鳅都生活在淡水之中。比如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地方,都可能生活着比较多的泥鳅。泥鳅喜欢生活在流域的底部,也就是淤泥比较丰富的地方。这些淤泥的上层还可能有一些植物的碎屑或者其它生物,这些生物就有可能成为泥鳅的食物。

而且,从食物方面来看泥鳅一般生活在生物丰富的地方,也就是植物和动物都比较多的地方,这样泥鳅在捕食的时候才更加方便。泥鳅不喜欢生活在水流速度太快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会让它们感觉无法适应,所以在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流速度缓的环境之中。不过,还有一些泥鳅可以生活在水比较少的地方,能够适应泥土中的生活,不过需要是湿润一些的泥土。

二、泥鳅能养殖吗 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属于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动物,它们在我国的数量非常多。不仅是野生泥鳅数量多,人工养殖的泥鳅也是比较多的。泥鳅是人工养殖的重要鱼种之一,由于泥鳅能作为食材,营养丰富,所以相对来说泥鳅的经济价值也是比较高的。由于泥鳅的适应性不错,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也不挑食,所以养殖泥鳅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泥鳅养殖一亩需要多少成本?收益怎么样?

不过,由于泥鳅养殖风险较高,因此养殖者需要注意控制好疾病和食物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泥鳅的健康成长,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泥鳅被誉为“水中之参”,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市场需求很大,就目前的养殖环境来看的话,泥鳅养殖是创业的一个不错方向。

但是投身入养殖的朋友们会考虑其成本和利润等问题,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泥鳅养殖发展前景及前提的成本。

泥鳅养殖成本及前景分析

1、池塘成本

目前养殖泥鳅多以池子形式进行养殖,一个池子的大小基本控制在33米左右。

其中砖头约需要元左右,水泥约需要100元,沙子价格在150元左右,加上一些其它的支出,造价控制在500元左右,算是比较实惠的一个价格。

一亩地大概可以建设40-50个池子,支出最多在2万-2.5万元左右,算是一个比较可以接受的范围。

2、苗种及饲野生泥鳅的价格要贵一些,但通常不超过30元一斤。养成本

苗种方面建议大家选择寸苗,这样更容易养活。

一亩地可以投放苗种5万尾巴左右,每个池子约投放1万尾泥鳅苗寸苗的价格在1毛一尾左右,需要的苗种成本大约是5000元,后期喂养不怎么花钱,可以购买一些小麦粉、玉米粉等做喂养饲料,养殖4个月左右就可出售,这期间成本为4000元左右,整体算下来苗种及饲养成本在9000元。

泥鳅养殖,按照以往的经验,一亩地可产出泥鳅3000斤,目前市场上批发价是12元/斤左右,那么总售价为300012=36000元,除去成本的00+9000=34000元左右,亩产收益为36000-34000=2000元,这算的还是一亩的年的收入,第二年收入为36000-9000=00元,这也是一亩的,如果大家前期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多养殖几亩,那么年入十几万是没有问题,且很轻松的。

4、发展前景

泥鳅除了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还可以出口国外,目前数据显示国外对于泥鳅的需求缺口达到10万吨左右,国内就更不用说了,看看泥鳅的价格就可以知道了,这也是因为供不应求导致市场上泥鳅价格贵的原因。

从2015到现在,泥鳅的价格一直是平稳上升的,根据目前泥鳅养殖业分析,最近几年市场会较稳定,还是可以养殖看看的。

以上就是关于泥鳅养殖成本及收益介绍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市场上泥鳅不管是供应量还是价格,都是出于发展空间,由此认为,泥鳅养殖项目还是很可行的。

关于泥鳅养殖的更多精彩图文、热门评论,点击下方查看原文↓↓↓

泥鳅养殖有前途吗?

泥鳅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在我国南北各地,泥鳅作为滋补佳品,早已摆上家庭和酒店的餐桌。在日本,韩国更是畅销不已。据市场调查:从2000年至今,泥鳅市场连续十年稳步增长。国内市场需求量为15万吨—20万吨,但市场仅能供应6—8万吨,缺口很大,因而拉动市场价格连年攀升。2000年,全国市场泥鳅批发均价为7—9元/千克;2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011年,上涨至18-28元;场的价格甚至上升。由此可见,泥鳅养殖在国内具有十分可观的前景。

市场对我国泥鳅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订单连年增加,尤其是日本和韩国需求量较大。连云港口岸仅2011年四月就出口泥鳅1023吨,货值382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和韩国对泥鳅的年需求量在15万吨左8.结语右,我国已无大货可供。我国和市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而且数量较大。因此,许多部门和专家在预测未来十几年最有前途的水产品时,都将泥鳅作为热销对象之一。

有了销路,发展养殖就有了动力。从养殖角度来看,泥鳅病害少,运输方便,而且泥鳅能用肠呼吸,耐低氧,食杂性,好饲喂。因此,养殖泥鳅难度不大,容易成功。

实践表明,最有利于养殖的是泥鳅能耐低氧,适应力特别强,几乎能在各种水域中养殖,像土池,网箱,水泥池,稻田等,甚至排水沟也能养。而且,养殖泥鳅成本低,市场价格高,亩效益均在三万元以上,所以经济效益显著。

很少见到卖的。1年吃不上一次

养殖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泥鳅养殖技术,怎样养泥鳅,泥鳅

泥鳅的养殖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由于泥鳅属于底栖鱼类,所以泥鳅池的深度一般控制在40厘米左右。在泥鳅池沉积层中捣碎一些玉米面、豆饼渣、稻草等饵料,并用水混合。该混合饵料会使泥鳅迅速适应池塘环境,容易获取食物。

饲养方式:

1、池塘养鳅池塘养殖成鳅,是适合于大规模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目前,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以及人们大量捕捉野生泥鳅,导致野生泥鳅数量急剧减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不仅国内对泥鳅的需求量大,国外也是非常的畅销,国外市场如韩国、日本等,对于我国泥鳅订货量逐年上升,现在泥鳅出口量已经达到总产量的20%~40%。。

2、稻田养鳅,稻田养成鳅的意义稻田养成鳅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3、池沼养成鳅,池沼中不便栽种其他农作物,但水草及水生动物较丰富,有利于养泥鳅。

4、洼地、水凼、坑塘养鳅农村闲散的洼地、水凼、坑塘等,地块小而且分散,却因水质肥,易管理,成为泥鳅良好的栖息环境。

5、流水养鳅,网栏流水养鳅水源丰富、水流不断、场地狭窄的溪流、河沟,可利用起来养泥鳅。方法是在上、下设网或栅栏;或者用网或栅栏围圈起来,使水流通过,但又防止泥鳅逃跑。

6、缸、坛、罐及塑料盒养鳅在较大的缸、坛、罐及塑料盒内铺设约20厘米塘泥,掺杂有机肥(是鸡、鸭粪)和碎草,待发酵后注入净水,每平方米可放3~5厘米规格的鳅种30尾左右。特别要注意的是投饵量和水质变化,用0。5~1厘米的橡皮管接新鲜水放入底部,每天加注部分新鲜水。上面或开口,或直接溢出部分陈水,以保证水质活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