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五原县富裕吗
富裕。巴彦淖尔五原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现有耕地230万亩,全部引黄河水自流灌溉,人均水浇地面积11.5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的7.7倍,待开发荒地100多万亩,土地资源富足,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五原农业种植面积 五原耕地面积
五原农业种植面积 五原耕地面积
磴口距离五原有多远?
磴口到五原全程 约158.4公里/2小时7分钟
磴口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有20多种,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和铁,非金属矿有红柱石、白瓷石、大理石、花岗岩、硅石、毒砂、云母、石榴子石、钾长石、建筑用砂石、粘土及矿泉水等。已探明储量的铜矿、红柱石矿、白瓷石矿和矿泉水四种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利用的有铜矿、粘土、红柱石、硅石及矿泉水。农业主要分布在沿黄河的平原地带上,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糜黍等。1990年粮食产量49950吨。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葵花籽、酒花等。闻名中外的河套蜜瓜(华来士),该县所产质量。牲畜有羊、牛、马、骆驼等。1990年农业总产值11625.1万元。199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7025万元。在植树造林、治理沙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上有电力、化工、建材、农机、塑料制品、皮毛加工、地毯等门类。1998年工业总产植4337万元。包兰(包头至兰州)、包银(包头至银川)公路横贯县境东南部。1958年建成的三盛公黄河大桥,在县城东南2.5公里处,是包兰线上的重要桥梁。1998年底,县内公路遍及全乡四通八达,所有的乡镇、苏木都通了车。1961年竣工的黄河三盛公枢纽工程,不但灌溉着500多万亩农田,而且便利了黄河两岸的交通。境内有多处古城、古墓遗址。
五原已成为历史名县、资源大县,是全国的粮、油、糖及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百万只秸秆养羊县,油料产量名列全国百强。五原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有可耕地170万亩、待开发土地100万亩。农田渠系成网,每年引黄河水10亿立方米自流灌溉。盛产小麦、葵花、甜菜、籽瓜、优质牧草,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基地。五原是的“葵花之乡”,种植面积达百万亩,年产3亿斤,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葵花产业发展气势如虹,以真心食品、金鹿油脂、鸿鼎农贸市场“三驾马车”为框架,形成了投入3亿元、产出13亿元、利税近亿元的葵花产业体系,现在正向全国葵花产业县迈进。畜牧业发展空间广阔,年产优质牧草100万吨,秸秆饲草、茎叶等140万吨,玉米、麸皮达10万吨以上,秸秆生物蛋白颗粒饲料10万吨、油饼5万吨。可以养殖奶牛22.6万头,每年为企业和提供鲜奶144.2万吨,为企业创收21.6亿元,为农民增收12.3亿元。主攻羊,发展牛,增草兴牧,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行动。
磴口和五原两县,自然条件不多,但五原县区位条件较好,人口也较多,从现阶段老看,五原发展的比较好些。
巴彦淖尔的特产有哪些
巴彦淖尔的特产有哪些
导语:巴彦淖尔,为内蒙古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西部,在北纬40°13'-42°28',东经105°12'-109°53'之间,巴彦淖尔的特产有哪些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巴彦淖尔的特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五原黄柿子
五原黄柿子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特产。五原黄柿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五原县蔬菜办公室申报的“五原黄柿子”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河套肉苁蓉
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壮阳、填精益髓、益精血、润肠通便、延缓衰老的功能.为滋补上品。《本草汇言》曾有“肉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也……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的记载。抗衰老、延年益寿仅次于人参,居第二位,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巴彦淖尔市所辖乌拉特后旗、磴口县、乌拉特中旗共3个旗县区25个嘎喳村。
3、巴彦淖尔羊肉
巴彦淖尔的乌拉特草原,与接壤,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509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13.9万公顷孕育了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留下了悠久灿烂的游牧文化。乌拉特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碱草、野燕麦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巴彦淖尔羊肉肉质鲜嫩、肥而不腻,让你吃上一次,不会选择其他羊肉了。涮羊肉、手把肉、烤羊腿、红焖羊肉、石头烤羊肉等等都是蒙古羊肉的经典做法。
4、磴口华莱士瓜
华莱士瓜产于内蒙古磴口县,产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含有大量有机矿物质;年日照3OOO小时以上,气候干燥,昼夜温大;水源丰富,年降水量160毫米左右,虽干旱少雨,但黄河穿区而过,灌溉方便。由于这种特质的生长环境,使得华莱士瓜具有独特的品质特性:皮色鲜艳、皮薄肉厚、光滑洁润、甜之如蜜、汁液适可、软脆适度,具有蜜桃、苹果、荔枝、香蕉、芒果等多种味道,且香气浓郁、香甜爽口、营养丰富等特点,被誉为“瓜中仙品” 2005年11月,磴口县向工商总局申请注册“磴口华莱士瓜”产地证明商标,申报历经3年,于2007年10月21日经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商标注册人为磴口华莱士瓜研究所。 磴口华莱士瓜有着近70年漫长的种植历程,成为该县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5、黑柳子白梨脆甜瓜
黑柳子白梨脆甜瓜果品地域范围乌拉特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东端,隶属巴彦淖尔市,东临包头,西接五原,南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隔河相望,北与乌拉特中旗接壤。地理位置在东经108°11′—109°54′、北纬40°28′—41°16′之间,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所辖十一个苏木镇,分别是:乌拉山镇、白彦花镇、新安镇、大佘太镇、西小召镇、小佘太镇、先锋镇、明安镇、苏独仑镇;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沙德盖苏木;93个行政村。生产区域范围主要集中在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原黑柳子乡),总生产面积30000亩,年总产量90000吨。
6、河套番茄
20世纪以前,在河套地区一直有少量的番茄种植以供农民自己食用。由于我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糖份的积累,优良的土壤和洁净的黄河水、无污染的空气使得番茄的.营养品质越来越优渥,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河套番茄”。河套番茄不仅是蔬菜还可以当水果来直接食用,老少皆宜独具特色。我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番茄产业,但是一直没有做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骨干企业带动。早的番茄加工企业是1994年底引进的家番茄加工企业——泰顺,其他企业都是作为国有糖厂、啤酒厂的下设分厂而存在,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终出没有形成规模。到20世纪末,番茄产业在巴彦淖尔市一直处于小规模开发阶段,番茄种植面积维持在20000—30000亩左右。
7、五原小麦
五原小麦是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的特产。五原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河套平原,有2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积淀深厚的文化,汉武帝时期,因九原郡改为五原郡而得名,12年正式建县至今。
8、五原向日葵
五原葵花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特产。五原县的葵花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的“葵花之乡”。五原县是全国的葵花种植大县,葵花籽的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15万吨左右。全县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葵花籽种植、炒货、流通产业集群,特别是葵花籽的出口贸易已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特色产业。截止目前,全县备案的56家外贸企业中,从事葵花原籽及籽仁加工出口的有34家,年加工处理葵花原籽5万吨以上。今年1—10月份,全县累计自营出口葵花籽21807吨,实现出口额2979万美元,占全县同期自营出口总额的63.9%,主要出口地为埃及、阿联酋、巴基斯坦、科威特、沙特、伊朗、韩国和等和地区。
9、五原灯笼红香瓜
五原灯笼红香瓜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特产。五原胜丰“灯笼红”香瓜种植历史悠久,因其皮薄肉厚、香脆爽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五原灯笼红香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原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河套平原,有2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积淀深厚的文化.
10、河套向日葵
河套向日葵种植历史悠久,建国前在农村中曾经零星种植染葵,可作染料染土布,食用甚少。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染葵逐渐绝迹,被食用葵种所代替。7O年代前,河套地区的向日葵多在屋前屋后、地边地堰等零星种植。972年,巴彦淖尔市农研所利用重盐碱地种植向日葵47亩,单产98.2公斤,同年杭锦后旗四支公社新永大队、红星公社红星二队也在重盐碱地上种植1700亩,单产75公斤,1973年,内蒙农研所在临河区狼山公社迎胜三队利用多年弃耕地种植100亩,单产65公斤。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从1972年开始大片种植,1973-1974年,临河杭后两区县共种1.8万亩(全市2.96万亩)。1975年,全市发展到34900亩,单产51公斤,总产17850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