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冬天怎么下蛋多
蛋鸭冬天下蛋1、鸭子的体温较高,大约为41.8-42.4℃,与人类相比,体温要高出4-5℃左右。少,主要是气温低。
建议方案进行综合3、保持适宜的环境:蛋鸭喜欢多变的生活环境,既喜欢嬉戏的水池,又喜欢干燥的活动场所。水池的水深应在1.5米以上且水质卫生,活动场地应铺垫一些细沙。蛋鸭在秋季代谢旺盛,所以对环境很敏感,因而不要轻易改变饲料成分。如确需改变、应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如气温过高可延长鸭群在树下歇息的时间或增加鸭群洗浴的次数。解决:
首先,在饲料里添加伽马氨基丁酸减少应激反应;
还要在饲料里添加地顶孢霉培养物,促进补钙、调理机体免疫力以及促进产能;
如果是封闭鸭舍,还可以通过温度和湿度来进行调节。
冬天蛋鸭窝该怎么做?
家养鸭子冬天能够在室外活动。可以用树枝和各种羽毛甚至是棉花来做窝,这样能够保证最基本的保暖,让小动物也能够安心过冬。2、在仔鸭饲养阶段加强放养 让仔鸭在田间、河渠、池塘里觅食小鱼、小虾、蝌蚪等水生小动物。产蛋期放养减少时,应给鸭子补食一些鱼粉和适量多种维生素,这样也可使母鸭多产蛋。
1、对蛋鸭窝进行检修,墙壁裂缝、门窗孔洞都需尽早堵住,以防贼风侵入。
2、蛋鸭窝内门窗关好,并且挂上草帘,力求门窗关上后保温效果佳。
3、鸭窝的地面上铺上厚厚的一层垫草,如稻草、麦秸等进行保温。需注意的是要保持垫草干燥,不能潮湿,否则易感染疾病。等等
可以给鸭蛋准备一个保温箱,有利于它保住胚胎,有几率养出小鸭子呢。
蛋鸭养殖技巧及注意事项
我也想养鸭,可没有技术,没有钱!养鸭前途很光明啊!等我工作一年,拿到工资回家养鸭,到时有门路的话,告我一声!一、鸭群产蛋上下午之比三、产蛋量的变化
二、蛋壳颜色变白、变黑色小点沉着、或见到沙皮蛋
这些情况都说明一点,就是接产蛋推迟后的向前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应激因素和继续强烈机体、病菌入侵,从而使得产蛋鸭鹅器官分泌紊乱,需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每天记录产蛋个数和产蛋斤数,这样才会知道产蛋个数是否减少,才会根据相关信息,寻找产蛋个数减少原因。
四、采食量和饮水量的变化
在养蛋鸭的过程中,养殖户必须要了解蛋鸭每日饮水量及采食量的情况,需根据蛋鸭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饲料和饮水。
五、鸭群体重的变化规律
蛋鸭产蛋后每周称一次体重并记录体重数据。
六、听呼吸音
在每晚睡觉前听蛋鸭呼吸五分钟,这样可以提前知晓蛋鸭是否患上某种呼吸疾病。
蛋鸭养殖技巧
(4)冬季噪鸭闹水花 冬季气候较寒冷.鸭群往往不爱活动,肥度增加,产蛋减少.要使母鸭多产蛋,除减少精料,增加青料与粗料,还要赶鸭(即噪鸭),轻轻吆喝,使鸭群站起来,然后缓慢驱赶鸭群在棚内做圆圈运动,每次转5~10圈,每天至少噪鸭5次.有水池或渠、塘、库的也可安排一次下水活动,但下永前一定要让鸭活动,促使鸭全身发热,提高其御寒能力,在水中活动闹水花一小时多,就要赶鸭上岸,入棚后噪鸭做圆圈运动后,大部分鸭子都能发出强烈的喊叫声。1、细心挑选优良蛋鸭品种 在抓住鸭颈提起时,两只脚向下伸直,各个脚趾舒展,不乱舞动的;眼睛凸出且大而有神,嘴巴长而宽阔,上腭突起明显,颈,背胸部宽大,羽毛整齐且有光泽;泄殖腔松弛湿润;换羽迟、时间短、次数少且活泼好动的;蛋壳硬,呈椭圆形且有光泽,这样的蛋鸭则为高产蛋鸭。
3、及时补钙多产蛋 鸭15周龄时应补钙,钙源比例为石灰、贝壳粉2∶3为宜,加喂1%骨粉,以增加蛋壳的强度、光滑度。补钙量占日粮的2.5%为宜,以后逐步提高。产蛋率在65%以下时,日粮中的钙含量以2.5%为宜;产蛋率在65%~80%时,含钙量为3%;产蛋率在80%以上时,钙含量要达到3.5%。
4、应保证日粮中维生素(7)饲喂D的供给量,并控制钙磷比例为5~6.5:1,根据产蛋率的高低,保证14~17小时的日照,以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提高产蛋率。
鸭的养殖技术
(1)饲养方式(1)春季肥鸭一技花 经验证明,春季早给鸭加料产蛋早、多、大,瘦鸭产蛋迟、少、小.因此,春季一定要精心喂养.常用的饲料配方是:玉米30%、碎米20%、小麦15%、麸皮5%、米糠14%、菜籽饼8%、鱼粉8%.每天每只鸭喂配合饲料100~125克,再喂青绿饲料150~200克.这样,母鸭膘肥肉蒲,产蛋又多又大。
(2)夏季停喂把毛拔 进入夏季尤其暑天,母鸭因为连续产蛋几个月,胃口不好,体况较瘦,若继续产蛋,必然影响秋蛋,也经不住秋雨的吹打.这时把母鸭关起来,拔掉翅膀与尾巴上的几根管毛(大毛),连续三天只喂水,不喂食,停产,这样它就脱去旧舍内常备有足够的清洁饮水,饲喂时间与饲料品种要稳定,保证鸭群足量的饲粮摄入;毛,然后喂精料,经20天左右,母鸭体力很快恢复,换上新毛,约30天后母鸭又能继续高产。
(3)秋季控制鸭长膘 秋季各种牧草结籽,稻谷收后落粒较多,放牧食物丰富,这时要控制鸭长膘.可采取驱赶活动的办法,使母鸭体重保持在1.5~2公斤.因为体重增加,必然脂肪积累增高,产蛋力就要下降.保持母鸭中等偏上肥度,整个秋季一定会稳产高产,秋季是加工变蛋的季节,蛋价贵,效益好。
家养鸭子冬天在外面能过冬吗,附养殖方法
科学放牧可以节省饲料成本,应选择水浅和水清草多的地方放牧,但是不能在有农的地方放牧,不能在烈日下放牧。家养鸭子冬天能够在室外活动,原因:1、鸭子体温较高,大约为41.8-42.4℃。2、鸭子的心以及血管系统发育良好,并且血红素和氧气的亲和力较弱,氧气在细胞组织中容易释放出来,从而促使鸭子呼吸、循环系统机能加强。3、鸭子呼吸速率为20多次/分钟,心跳频率为次/分钟。4、鸭子新陈代谢旺盛,能够产生大量热量。5、鸭子体表有一层厚厚的羽毛,并且皮下脂肪层较厚。蛋鸭四季喂养有窍门
一、家养鸭子冬天在外面能过冬吗
2、鸭子的心以及血管系统发育良好,血液中的红血球数量众多,并且红血球的血红素十分丰富。再加上鸭子体内的血红素和氧气的亲和力较弱,导致氧气在细胞组织中极其容易释放出来,从而促使鸭子的呼吸、循环系统机能加强。
3、鸭子每分钟呼吸20多次,心跳频率更是达到次/分钟(比人类心率快4倍)。
4、鸭子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抵御严寒。
5、鸭子体表外有一层厚厚的羽毛(尤其是贴身的绒羽层),能够降低热量的散失,同时抵御外界冷空气的侵袭。
6、鸭子的皮肤较薄,没有汗腺,同时皮下的脂肪层较厚。
二、鸭子养殖方法
1、雏鸭饲养(0-4周龄)
(1)开水、开食
①开水:在雏鸭孵化出壳后12-24小时以内尽快进行开水(次饮水),如果运输距离较远,应当等到雏鸭休息30分钟过后,在饮用水中添加素和1%葡萄糖,供其饮用(水温与室温相同)。在饮水过程中,注意防止雏鸭嬉水,打湿羽毛而引起感冒。
②开食:在饮水后15-30分钟左右进行开食,一般选择煮后的夹生米饭进行饲喂,以20-30分钟内吃完为宜。
1-3日龄时,育雏适宜温度为32-35℃左右。4-6日龄时,育雏适宜温度为30-32℃。7-10日龄时,育雏适宜温度为25-30℃。11-15日龄时,育雏适宜温度为20-25℃。16日龄后,采用自然温度即可。
(3)湿度
育雏初期的时候,育雏舍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左右。后续随着日龄早呢更加,雏鸭呼吸量加大,应当降低育雏舍内的湿度,以50-55%左右为宜。
(4)空气
雏鸭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需要不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且粪便以及垫料分解后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因此在育雏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通风换气工作,确保空气新鲜。
(5)密度
1周龄时,饲养密度为20-25只/平方米。2周龄时,饲养密度为10-15只/平方米。3周龄时,饲养密度为6-10只/平方米。4周龄时,饲养密度为4-6只/平方米。
(6)光照
0-4周龄时,每天提供23小时的光照,1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保证在10lx以上。
①少喂勤喂。1周龄时,每天饲喂7-8次。2周龄时,每天饲喂6次。3周龄时,每天饲喂5次。4周龄后,每天饲喂4次。
②14日龄以前,以粉料和小颗粒料为主。14日龄以后,以颗粒料为主(日粮以全价配合饲料为宜)。
(8)放水
在出壳后2-3天左右进行放水活动。如果是冬春季节,每天放水2-3次,每次放水时长为10-15分钟。如果是夏秋季节,每天放水4-6次,每次放水时长为20-30分钟。
2、育成鸭饲养(5周龄至16/18周龄)
①放牧饲养:放牧饲养可分为农田、湖泊、河塘放牧饲养,可以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同时增强鸭的体质。
②全舍饲:即鸭群进食、饮水、运动、休息均在鸭舍内进行,该种饲养方式可以人为控制饲养环境,达到高产的目的。
③半舍饲:即鸭群固定在鸭舍、陆上运动场、水上运动场活动,不外出放牧,该种饲养方式可以减少疾病传染源,但是饲养管理不如全舍饲严格,为我国当前养鸭的主要饲养方式之一。
(2)饲喂
①饲料营养水平宜低不宜高,饲料宜粗不宜精。
②半圈养鸭通常使用青绿饲料代替精饲料和维生素添加剂,大约占据整个饲料的30-50%,而蛋白质饲料大约占据10-15%。
③育成期时,需要注意限制饲喂。放牧鸭群由于运动量较大,能量消耗多,因此只需要在饲料不足时,限制补充饲喂即可。而圈养和半圈养鸭需要重视限制饲喂,通常从8周龄左右开始,至16-18周龄左右结束。
(3)密度
①放牧时,每群为500-1000只左右。
②舍饲时,200-300只鸭为一小栏分开饲养。具体密度如下:5-8周龄时,15只/平方米。9-12周龄时,12只/平方米。13周龄后,10只/平方米。
(4)光照
从8周龄开始,每天保持8-10小时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为5lx。
3、产蛋鸭饲养
饲养方式同样可以分为放牧饲养、全舍饲、半舍饲,其中半舍饲最为常见,通常每平方米饲养7-8只。
产蛋鸭大的适宜温度为13-20℃左右,此时饲料利用率和产蛋率均比较高。
(3)光照
①从17-19周龄开始,逐渐延长光照时长(每天延长15-20分钟左右),直至22周龄左右,光照时长延长至16-17小时左右。
②产蛋期间,光照强度控制在5lx左右。
(4)饲养管理
①产蛋初期和前期:期间白天饲喂3次,晚上补喂1次,每只蛋鸭每天大约消耗150g饲料。
②产蛋中期:营养水平适当提高,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要求达到20%左右,同时在粉料中添加1-2%颗粒状壳粉,补充钙。
③产蛋后期:根据鸭群体重以及产蛋率的变化调整日粮营养水平以及饲喂量。如果过肥,下调日粮能量水平,或控制采食量。如果产蛋率维持在80%左右,而体重有所下降,增加饲料的动物性蛋白质含量。如果产蛋率降低至60%。予以淘汰。
4、种鸭饲养
(1)挑选
种鸭要求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发育健全,其中公鸭应当选择放牧饲养,多锻炼。
(2)公母比例
如果是早春和冬季,公母比例为1:20。如果是夏秋季,公母比例为1:30。
(3)日常管理
①及时更换鸭舍内的垫料,保证干燥、清洁。
②天气良好时,趁早外出放牧。
③保证鸭舍内环境安静。
④气温较低时,注意避风保温。气温较高时,注意通风降温。
蛋鸭养殖技术有哪些
1、选好鸭苗1、补充营养要及时:增加饲料中的动物性蛋白原料、加倍添加多种维生素以补充营养。这样更加有利于蛋鸭增加营养,提高产蛋量。
2、合理饲喂:饲喂秋鸭的精料的用量应视鸭群的产蛋率而定,如鸭群的产蛋率在50%以上,可多添加精料。否则可喂一些青绿饲(4)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赶鸭在舍内做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2~4次。料或增加精料中糠麸类的用量、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原料的用量。
5、强制换羽:鸭群自然换羽的时间长达150天左右,生产中可有地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其休产期。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行强制换羽的当天,不能让鸭群洗浴,以免感染。
蛋鸭怎么提高产蛋率,高效养殖技术讲解
再者,加大饲料里的能量,保证冬天的能量消耗,可以用加植物油、维生素来解决;蛋鸭是现在农村比较常见的低成本养殖项目,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影响蛋鸭的产蛋率,所以养殖户们要顺应鸭子的习性,科学化饲养,才能有效提高蛋鸭养殖效益,那么蛋鸭高效养殖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2、开好雏食
雏鸭需要喂食红糖水或葡萄糖水、蜂蜜水。
开始后,喂食半熟的米饭加凉水,每天喂食5-7次,喂至半饱即可,5天后定量喂食淡盐水,20天后喂食青绿饲料,待雏鸭自己找食时,可以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数量。
3、加强通风
保障鸭舍空气流通,新鲜凉爽,如果夏季高温,可以将鸭子放养到池水中,对于蛋鸭健康生长很有帮助。
4、饲料配制
饲料搭配为玉米、糠麸、豆饼、鱼粉、贝壳等多种按比例搭配,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粗蛋白,20日龄后每天喂3-4次,并可利用稻田放养,减少用料量。
5、科学放牧
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防寒风侵袭,放养时6、加强保温应赶到较暖和的沙滩、塘坎、水渠等避风处,以免受寒受冻。
7、疫病防治
蛋鸭容易发生大头瘟,因此,应勤扫鸭舍鸭粪,勤洗饲水槽;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定期注射鸭瘟,每周喂食土霉素,对于抗病能力弱的鸭苗,就要紧急接种,做到早隔离,早治疗,而且还可以将饲料炒熟喂食,防治疾病很有效果。
至此,关于蛋鸭高效养殖技术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果农民朋友想要提高蛋鸭养殖效益,不仅要注意饲料供给,而且鸭舍的清洁管理也比较重要,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蛋鸭养殖越来越多,蛋鸭养殖技术有哪些?
1.补充营养要技术:增加饲料中动物性蛋白原料、加倍添加多种维生素以补充营养,这样有利于蛋鸭增加营养,要选择个体大,脐部清洁干燥、活泼有神、胎毛松软有光泽、吃食快而多的雏鸭品种。提高蛋产量。2.合理饲养:饲养秋鸭精料用量应视鸭群产蛋率而定,如鸭群产蛋率在50%以上,可多添加精料,否则可喂一些青绿饲料或增加精料中糠麸类的用量,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原料用量。3.强制换羽:鸭群自然换羽时间长达150天左右,生产中可有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其休产期,需要注意,在实行强制换羽的当天,不能让鸭群洗浴,以免感染。
(1)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青年鸭阶段主要预防鸭瘟和禽霍乱。
(2)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子胆量,防止惊群。
(3)舍内通宵点灯,弱光照明。
看产蛋时间:鸭正常产蛋时间为深夜至凌晨,若每天推迟,甚至白天产蛋,蛋产得稀稀拉拉,应及时查明原因。看体重:产蛋一段时间后,体重维持原状,说明饲养管理得当。看产蛋率:产蛋前期的产蛋率是不断上升的,早春开产的鸭,上升更快。
注意品种的选择,而且也要注意饲料的配方,同时也要注意方法的培养,同时也要适当的开产,注意温度的把握,同时也注意技术培养,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一般来说蛋鸭每天上午产蛋要产出一整天产蛋量的80-90%,如果上午产蛋越早,则说明蛋鸭健康。如果产蛋时间往后推,而总的产蛋量却没有变化,则需及时调节,减少产蛋鸭群的应激方法,协调肝肾,调理产蛋鸭鹅机体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