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养甲鱼有几种方式?
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其规格整齐,要求每只体重在3.5g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要购进未经海关检疫的境外鳖苗。五、温室甲鱼池水质的调控1.投喂方式一般只要满足甲鱼生长的基本条件,我国广大城乡居民都可利用房前屋后、地头园旁,甚至楼顶阳台的空地改造养甲鱼。
甲鱼养殖技术大全,怎么养殖甲鱼 pdf
在家养殖甲鱼的时候,要为其准备一个大缸,是长方形的玻璃鱼缸或者大整理箱,甲鱼的健康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建议将鱼缸放在朝南的阳台处,缸底铺一层陶粒,鹅卵石等。甲鱼的养殖技术
二、饲料投喂
1.投喂方式。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2.投喂量控制。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及用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
甲鱼过量摄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受损而诱发内疾病。
3.饲料选择。饲料成本在养殖成3.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我们就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
甲鱼生性喜净怕,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
稚甲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入池前用2‰的食盐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钟。在甲鱼体重50克以前谨防霉菌病的发生,在这个阶段应三、水质调控增强稚甲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是预防工作的重点;甲鱼体重50~150克时谨防白点病的发生,日常消毒以溴氯制剂为主;体重50克至成甲,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螃蟹和甲鱼可以一起养吗
三、温室内2.水体透明度以25cm~35cm为宜,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温度的控制螃蟹和甲鱼通常情况下是不可以在一起养的。因为甲鱼是杂食性动物,它的食谱中是包含螃蟹,所以不能把它们养在一起,否则要么乌龟吃到螃蟹,要么螃蟹用钳子夹住乌龟的脑袋,无论哪种都很危险。每次为甲鱼换水时,注意只换1/2,频率为2-3天一次。
而且这两种动物的习性也略有不同甲鱼需要养在浅水中,平时要让它晒晒太阳。;而螃蟹则要根据种类,选择饲养容器和水深,所以选择分开饲养是最合适的!
河蟹可以跟甲鱼一起混养吗?
温室甲鱼养殖技术:温室甲鱼池建设、甲鱼种苗选择与放养、温室内温度的控制如果用温室大棚甲鱼种放养,一般时间是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在25℃左右。若立即推广稚甲鱼,水温也应当在25℃左右,一般在6-8月放养。、温室甲鱼池水质的调控、甲鱼病害的控制等,详细的请下面。因为甲鱼生性十分凶猛,同类之间也互相残杀,大鳖吃小鳖的事屡见不鲜。如果螃蟹与鳖混养,螃蟹蜕壳后的“软壳蟹”,极易成为鳖的美餐。同时,螃蟹与鳖在食性上有某种程度一、水温控制的近似,易发生抢食现象,因此不要混养。
温室养殖甲鱼怎么养?
4、甲鱼的日常管理一、温室甲鱼池建设1.充氧。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甲鱼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甲鱼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污水污染。河、湖、水库水,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
二、甲鱼种苗选择与放养
1.苗种选择
2.鳖苗的消毒
3.合理放苗
放苗后应及时投喂,可用稚鳖饲料。次投喂开口饵料中添加10%~15%的鲜活水蚤(红虫)或鸡蛋黄,方法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以减少鳖体损伤,也可以使鳖体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一般体重为3.5g~15g稚鳖的放养密度为50只/平方米~80只/平方米;12月至元旦前后,体重为15g~50g幼鳖较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5只/平方米~40只/平方米;元旦至翌年2月,体重为50g~150g幼鳖的放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30只/平方米;2月至6月,体重为150g以上的鳖体放养密度为10只/平方米~12只/平方米。
四、科学合理地投喂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其摄食速度加快;同时,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块状饲料投喂能减少饲料的浪费。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必须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投喂量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若水上投喂一般掌握投喂量在1.5小时~2.0小时内吃完为宜。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其生长的目的。甲鱼过量摄食,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受损而诱发内疾病。一般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掌握在鳖体体重的2%~4%干料为宜。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的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故而应选择大型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萝卜、南瓜等,可以起到帮助甲鱼消化,降低饵料系数,增强鳖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3.溶解氧
甲鱼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养殖水体若长期溶解氧含量不足,有可能引起甲鱼低溶解氧综合症,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并对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养殖中,常用充气的方法改善水中溶解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质。日常管理中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根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并注意固定充气时间,使甲鱼形成习惯而减少惊忧。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可以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也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一般条件黑暗的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态氮、亚盐的含量,同时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条件较好的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中有益藻类,以创造水体平衡。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作的同时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以节约水电费用。
5.排污与换四、病害控制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有良好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显著。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采取必要的少量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六、甲鱼病害的控制
根据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结合日常观察是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一般稚鳖要先用3‰的食盐水和2‰小苏打水浸泡20分钟后入池;鳖种在体重达到50g以前应谨防霉菌病的发生,此阶段应以迅速培养稚鳖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作为防病工作的重点;体重为50g~100g幼鳖要谨防白点病的发生;体重150g至成鳖阶段要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平时每隔15天~20天消毒水体1次,消毒物有生石灰、溴氯制剂、光合细菌及EM菌等交替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1‰~2‰的维生素C、氟苯尼考、免疫多糖等,以增强甲鱼的免疫力。发现疾病应立即查明病因,根据症状正确诊断,对症下,及时治疗。提倡用微生物制剂和中草来替代抗菌素以控制甲鱼疾病的发生。
朋友准备养殖甲鱼,如何高产养殖生态甲鱼?
甲鱼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可利用其内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甲鱼,降低成本,且根据养殖对象不同而分别设计。 甲鱼虽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质好坏对甲鱼生长十分重要。幼甲鱼宜保持水深0.3~0.4米,每隔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水色以绿色状态为好,使其相互隐蔽,减少互伤机会;也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改善水质。成甲鱼池每4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1/4,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适当。 温室养殖甲鱼,因室内气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并加强水质的调节和饲料的合理投喂。要选择安静的环境,也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要选择排灌比较方便的池塘,也要选择好一点的鱼种。
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安1.pH值池水要控制在微碱性,且在微碱性条件下水体中的致病菌不易生存;将池水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会降低甲鱼的发病机率。生产中,可以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pH值,一般用量为15ppm~20ppm;过高的剂量会增加性,引起甲鱼的应激反应;也可以采取小剂量、 多次使用的方法,效果较好。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喂养甲鱼的水质规定氧的融解量在五每毫升之上,ph酸碱度为七点五到八中间,而且强度必须平稳在三到三点二每毫升,除此之外幼时甲鱼池要每隔三天换一次水,而成年人甲鱼池要每过四天换一次水。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
甲鱼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建池要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塘底没砂性土的,要掺一部分砂性土,塘边和池边分别建晒台和饵饲台,供甲鱼晒背和摄食之用,四周要建好防逃墙,砖砌、石棉瓦竖插均可,高度1米左右。 目前甲鱼苗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的,二是市场上大小不等野生甲鱼。但不管哪种甲鱼苗,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养殖池。
甲鱼在家里怎样养殖_家里甲鱼养殖方法
甲鱼一般生活在海洋或者湖泊中,在家养殖时,建议使用河水、湖水等天然水。
如果选择家中的自来水,则需要将其静置2天,起到除鳖苗在放养前必须先进行体表消毒,方法是将鳖苗放在塑料盆中,用浓度为1.5%~(1)基本河蟹不可以跟甲鱼一起混养。条件的设置甲鱼是爬行类变温动物,所以它不同于一般鱼类完全生活在水中。甲鱼的生态要求水质无害清爽,环境稳定。养殖池要求既有水又有供晒背需要的向阳旱坡或沙丘。所以,建造时不管面积多少,池深要求80厘米、水深为60厘米,池墙可用砖砌好后水泥抹面,以免漏水。墙顶四周要求设7字形的防逃墙。池底要求也是水泥打底,并呈2%的坡度。处设一排水口,进水口或管道可根据养殖多少和水源的具置灵活设置。晒鳖台可用木架竹帘或木板,塑料板制成半圆形设在鳖池向阳的中间。台的大小可根据养殖数量自行确定。安装时底部在水中5厘米,水上要求不低于50厘米。饲料台可用木板呈30°斜坡置于池墙一头。底部可伸到水下4厘米处,便于鳖爬上摄食。池底在放养前要求铺上颗粒细度为0.6厘米的细沙30厘米。然后,池里注上60厘米水等待放养。(2)鳖种放养庭院养甲鱼,最适合搞春放秋捕的模式。放养规格要求200克左右。放养时间在每年春季5月末或6月初室外水温在20℃以上时,放养密度每平方米为3~5只。放养的鳖种质量要求无病无伤,活动自如的健康鳖种。放养时鳖体用2%盐水浸洗消毒10分钟,放养时要求用光滑的塑料盆装鳖并贴着水面任其爬出,切勿悬空倒鳖,以免落池时互相乱撞产生互伤互咬。(3)饲养管理投喂的饲料可用市售的甲鱼人工配合饲料。要求每天按鳖体重的3%~4%投喂,由于气候影响,吃食会有变化,可视当天吃食情况灵活而定。一般当餐饲料全部吃光时,下餐可增加5%;当餐饲料有剩余时,下餐可减少5%。如阴雨天,可比常规量少投5%;晴好天气可适当增加些。值得提出的是,一些地方用动物内和小不经加工就直接投喂,这不但养成不好的吃食习惯,也会因营养不全面而影响生长。投喂每天分两次,7:00投全天的40%;18:00投全天的60%。喂前要求把饲料台中的剩饵清出并用抹布擦净,然后把要喂的饵料均匀撒于饲料台上即可。(4)疾病预防做好病害的防治,是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商品鳖质量的关键。所以,预防工作应特别引起重视。具体做法除要做好鳖体的下池前消毒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定期投喂防病饵。防病物添加剂以中草为主,化学品为辅,这样不但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副作用少,不易产生抗性。方法是每月上旬1~5日投喂6天,中、下旬的15~21日投喂6天。另外,结合每10天用每立方米水体2克漂化水泼洒,防病效果也不错。二是管理好水质。一般人工养鳖由于密度高,加之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人工配合饵料,量大排污也多,这样极易污染水质。故当水色发酱色、褐色甚至墨色时,应及时换出。另外,甲鱼喜欢在微碱性水体生活,所以当pH低于7时,可用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使pH保持在7~8之间。城里居民用自来水养殖时,应注意自来水中漂的浓度,如太高的就不能用,或积雨水掺入调低后再用。工业污染过重的河水不能用来养鳖。三是为了生物调节水质和创造出一个自然环境,水面还可养些漂浮的水草,如水葫芦、大型萍类等,但面积不超过总水面的1/4。四是尽量少惊扰。鳖虽与别的动物一样能适应某种稳定节律的干扰,但却最怕突然惊扰,如影子、强震、噪声等。所以除管理需要外,尽量少去观察走动。当发现有病鳖时应及时捞出隔离。如是大鳖发病又没治疗价值可及时处理掉。还需治疗的如果是皮肤病,可用龙胆紫涂抹体表,同时内服相当于防病1倍量的饵,等完全好后再放回群体池中。(5)捕捞庭院养鳖因其规模小,距离近又很方便,所以其捕捞一般采用现卖现捕,不卖不捕的方式。但冬季应注意防冻保暖,方法是把池水放干,再在上面埔上20厘米厚的干稻草就可。平时应经常检查鳖的情况,如发现有敌害应及时清除。2.0%的食盐水浸泡7分钟~8分钟,且浸泡水体以淹没鳖苗背部为宜。氯的作用。
螃蟹和甲鱼可以一起养吗?
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水温低于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不可以,甲鱼是吃螃蟹的,虽然螃蟹有钳子,但对于肌肉的甲鱼来说,基本没有什么伤害你,轻轻松松咬碎螃蟹的外骨头,吃掉螃蟹,所以 不能和甲鱼养水温在30℃~32℃内为甲鱼的生长环境。当水温高于20℃时,甲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水温低于温度时,鳖体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饲料转化率低;水温高于温度时,由于鳖体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温室内的气温一般控制在33℃~35℃,且应尽量保持恒定。
不能把小甲鱼和小螃蟹放一起养,因为螃蟹会被吃掉。养甲鱼场地必须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标准、环境2.投喂量的控制安静,甲鱼喜欢栖息于水中,因此甲鱼池结构以水池为主,少量陆地供其活动、产卵
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不要一起吃,如果吃的时候要间隔四小时以上,因为螃蟹是比较,凉性的食物,有些不适合的人容易引起过敏,平时还是少吃辛辣性的食物。
同类之间也相互残杀,除夜鳖吃小鳖的事层睹迭出。假定螃蟹与鳖混养,螃蟹蜕壳后的“硬壳蟹”,极易成为鳖的好餐。同时,螃蟹与鳖正正在食性上有某种水平的近似,易发作抢食征象,因而出有要混养。
甲鱼养殖技术 池塘
1、池塘要求精养的甲鱼池一般总面积1-3亩,水位1.5米,水池有10-15公分的细沙。四周务必布防逃墙,高于路面或河面50cm,向里需有10-15公分的出檐,需有单独的进、排水系统。
2、甲鱼放养方法
8月之后放养则当初培养时间短,渡过冬天比较低。一般放养相对密度为2-4只/平米,折算l500-3000只/亩,如规格型号比较大,也可以放水温在25℃左右,每日投喂2次,配合饲料投喂量是甲鱼体重3%-5%,新鲜精饲料为甲鱼体重8%-10%。生产过程中一般做法就是,水温低、摄食时,以投新鲜精饲料为主导;水位线满、摄食充沛时,以投配合饲料为主导。养1-2只/平米。
3、甲鱼投喂须知
精饲料可采取新鲜鱼饵,还可用配合饲料,应设水中精饲料台投喂,也可以岸上海上投喂,水温25℃下列每日投喂一次。投饲量,配合饲料为甲鱼体重1%-2%,新鲜精饲料为甲鱼重量4%-5%。
天天坚持巡塘1-2次,查验甲鱼进食状况,清除食台,观查甲鱼的活动状况。保证水体清爽,适度放水、鱼缸换水,按时防病治病。查验防跑设备,立即修复。
5、水质要求池塘甲鱼养殖技术:池塘要求、甲鱼放养方法、甲鱼投喂须知、甲鱼的日常管理、水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