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的营养有哪些需要?饲料如何配制?
(3)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_养殖户们在饲养肉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饲料配制。大概2万吨的多一点,四万元以下,采纳我,
养殖户可以根据肉鸭机体的发育规律,按照需要来提供营养,合理配制饲料。秋冬季冷空气频繁,一定要注意好鸭棚两边的防护膜拉起或放下的时机,控制好棚内温度,防止内外温过大。
那么肉鸭的营养有哪些需要?饲料如何配制?养殖户们在饲养肉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饲料配制。
养殖户可以根据肉鸭机体的发育规律,按照需要来提供营养,合理配制饲料。
那么肉鸭的营养有哪些需要?饲料如何配制?
1、肉鸭的营养需要
(2)蛋白质、氨基酸:肉鸭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要量主要取决于肉鸭的生长速度、对蛋白质的沉积作用及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3)矿物质:钙、磷、钠、氯、锰、锌等是肉鸭所需的矿物质,也是肉鸭日粮中很容易缺乏的元素。
(4)维生素:肉鸭对维生素的需要主要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D、泛酸、核黄素、叶酸、吡哆醇等;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尼克酸、胆碱和维生素K等。
2、肉鸭饲料配制技术
肉鸭在配制饲料的时候,要保证原料的质量,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储存时要防止霉变等情况。
鸭喜欢颗粒性饲料,不喜欢粉料,粉化率高将会影响到肉鸭的采食量和损耗率。
尤其对饲料颗粒的大小变化很敏感,所以在配方原料中要考虑粘结性。
酒糟、米糠的用量不宜太大,次粉5%以上的用量有利于制粒。
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合理利用添加剂可有效促进肉鸭的生长。
肉鸭饲料品种有哪些?
肉鸭生长较快,对营养的需求较高,一般来说,肉鸭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现阶段肉鸭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饲料均为全价配合饲大概20吨饲料,5万元以下。料。按照肉鸭的日龄大小,该饲料又分为:肉小鸭配合饲料(适用于0~21日龄)、肉中鸭配合饲料(22日龄至出栏前7天)、肉大鸭配合饲料(出栏前7天)(表6-1)。当气温下降时要及时拉下鸭棚两边的防护膜;
我想养殖肉鸭2000只在出栏前需要多少钱饲料
(一)抓好品种选择在养鸭生产集中的地区常有这样的情景:许多鸭农同时养鸭,虽然出栏鸭的日龄相同,使用的饲料也一样,可鸭子的体重却相很多,料肉比也大不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鸭苗质量有好有坏。如果鸭苗品种纯正、质量很好,就耗料少、长得快、赚钱多。反之就会吃料多、长得慢、赚钱少。因此在购买鸭苗时应大型企业生产的鸭苗。一只鸭的利润在二至三元,鸭苗在5元左右。40000万右,设备,场房在外。肉鸭的4-8周龄称为生长育肥期。育肥就是加强鸭的采食和消化力,增强(2) 舍饲:在没有放牧条件或天然饲料少的地区宜采用此方法。饲养到4周龄时转入育肥舍。育肥舍可建造成既有水面又有运动场的鸭舍,利用自然温度夏季通风良好,鸭舍清洁凉爽适宜。适当限制鸭的活动并饲喂含能力较多的饲料,如稻谷、碎米、玉米等,有条件时应添加鱼粉、矿物质饲料。饲料中也要添加一些砂粒或将砂粒放在运动场的角落里,任鸭采食,以助于消化。饲料要多样化,每天喂4次,任其饱食,不能剩余,以吃完为宜。食饱后让鸭子在运动场饮水,防止鸭舍湿度过大,保持地面干燥,也可白天放在舍外,晚上赶回鸭舍,舍内安装白炽灯以便于采食、饮水,但光照度不宜过强,能看见采食即可,夏季要适当限制饮水,防止地面过于潮湿。舍内的垫料要经常翻晒或添加,垫料按每平方米1-8只(4周龄)、6-7只(5周龄)、5-6只(6周龄)、4-5只(7-8周龄)。舍饲成本较大,不宜久喂,7周龄就可以上市出售,且羽毛已基本长成,这时饲料的转换率较高,若再喂则肉鸭偏重,增重开始降低,饲料转换率也降低。若屠宰时胴体分割,则养到8周龄。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运动与热能消耗,积累脂肪的过程。这段时间商品肉鸭的生理特别身体状况已不同于育雏期。因此要相应的改变原有的饲养管理措施,先把肉鸭的育肥期的生理特点及相应的营养水平管理方式、饲养技术、耗料标准等介绍如下:
肉鸭健康养殖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饲料配方:大麦10%、豆饼20%、玉米50%、麸皮5%、鱼粉8%、骨粉1.7%、米糠5%、盐0.3%。_根据目前我国农村肉鸭养殖的实际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实现肉鸭健康养殖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养殖过程规范化。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_肉鸭养殖实行“三分治疗七分管理”
(1)规范养殖设施,为肉鸭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_
鸭舍和舍外运动场应位于地基较高的地方,利于排水。鸭舍内外不应存留污水、雨水。鸭舍应具有一定的保温防寒功能,冬暖夏凉,通风良好。鸭舍内地面、墙壁和舍外运动场地面应坚硬光滑,便于消毒。_
(2)改进饲养技术_
饲养肉鸭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即饲养同一品种的肉鸭,同批购进雏鸭,同批饲养,同时出栏;给鸭群饲喂配合饲料;放牧和补饲配合饲料密切结合,应依据放牧情况进行科学的针对性补饲精料;为鸭群提供适宜的(1)能量:能量是肉鸭维持生长所需量的营养物质。光照时间,有利于肉鸭正常生长。_
应每日清扫鸭子的活动场所,定期消毒。将鸭子的物集中堆放,使其自然发酵熟化,成为有机肥。这样能有效的提高鸭子的健康水平、成活率和鸭类产品的安全性。_
(4)_认真作好防疫工作_
在保持鸭群养殖环境卫生良好,定期消毒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工作。对重大疾病(如禽流感)的防疫,应保证每只肉鸭能够按时、保质、保量获得免疫保护,努力做到一只不漏。_
肉鸭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鸭味觉并不敏感,菜粕等对猪适口性不好的原料,肉鸭也可进行饲喂,比如棉粕、菜粕、芝麻粕、葵花粕等。快速养鸭一般宜选用鸭、狄高鸭、樱桃谷鸭和芙蓉鸭等肉鸭品种。
二:饲养管理
当气温建议采用多种饲料原料,且在肉鸭的消化道容积大,能采食含粗纤维较大体积的饲料,比如米糠、麦麸、酒糟、草粉、玉米皮等。配制的过程中要将各原料充分混合,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上升时,也要在适当的时间拉起防护膜,因为鸭粪发酵加快,氨气浓度上升,会导致肉鸭氨中毒。
雏鸭的饲养管理
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饲料宜用碎米或大米,煮成米饭,或直接采用全价小鸭料。开食方法:一般都采取在圈内小群开食,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上引食,训练小鸭自由采食。次开食一定要求只只吃到饲料。喂食次数,每昼夜6~8次。4~5天后,改为每隔5~6小时喂食1次。
三:饲料存放。
一定要放在储料室,不要放在鸭棚内,因为棚内温度较高,很容易造成饲料发霉变质,营养成分流失,料槽中的饲料要少喂勤添加,以保持饲料新鲜。
育肥期肉鸭饲养管理有哪些要求
1、 育肥期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已趋于完善,肌肉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处于旺盛期,增重处于峰阶段,采食量迅速增加,消化机能已经健全,体重增加很快,因此要根据肉用仔鸭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使其在短期内迅速长大,达到上市要求。
2、 育肥鸭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肉鸭的育肥方法可根据饲养者的现有条件和市场的供需要求来选择一种合适的育肥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然育肥法、舍饲育肥法2种。
(1) 自然育肥法:又叫放牧育肥法。是将50-60日龄的仔鸭放入稻田育肥25-30天,体重达2.5KG以上上市,若结合补饲,可提早上市。这种方法季节性强,主要结合夏收,在水稻或小麦收割后,将肉鸭赶到田间觅食遗粒和各种草籽、昆虫等,使肉鸭获得全面的营养,迅速生长,达到育肥的目的。现在稻鸭共作技术正在推广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与鸭的生活习性、水中的植物饲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一:选择优良品种养殖方法。技术要点:
① 选择品种,要选生长力、抗逆性能强的中小型鸭品种。
② 选择范围广、土质肥沃的稻田,水的深度以鸭脚刚好能触到泥土为宜。随着鸭的成长,水的深度也逐渐增加,一般稻田每1000平方米放养10-20只鸭,早期栽插的水稻每1000平方米放养10只鸭。 ③ 设置防逃、防天敌的围栏,在稻田的一角为鸭修建一个简易的栖息场所,以防强光和暴风雨。
④ 注意放养时间,插秧后1-2周,待倒秧苗泛青后放入20日龄左右的健康雏鸭,把鸭放入稻田的时候,选择晴天为宜,并注意鸭的保温,以免使小鸭受冷生病。为了使鸭的生长速度快,每天提供一次辅助饲料。 ⑤ 适时收鸭,当水稻开食抽穗时就要将鸭从稻田中收回,这时鸭一般长到2千克左右,觅食能力很强,如不及时收回,会采食快成熟的稻谷,造成水稻减产。稻鸭共作技术的效果是鸭子可除草、除虫、不需要农除草除虫,同时拉的粪便可肥田,是天然的肥料,既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又养肥鸭子,这是一种稻鸭共利的好方法,同时供给人们所需要的绿色食品。
(3) 疾病防治:鸭舍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做好日常的消毒和管理工作。这段时间比较容易感染鸭瘟、鸭霍乱、雏鸭流行性感冒和鸭疫综合症。因此要搞好饲料管理,注意每天的卫生清洁,做好防疫工作。
养殖肉鸭生2.一定要选购优质预混料。有的鸭农为降低饲料成本,自己购买大豆粕、玉米、糠麸等主料。然后再买预混料,自行调制鸭用全价料,这种做法是可以的,但需要提醒鸭农注意的是:预混料的营养成分、结构很复杂,没有一定专业技术力量的小型饲料生产单位是很难研发出高标准、高质量的饲料配方的。因此使用这样的预混料调制出来的饲料就很难做到营养“全价”,必然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户的经济效益。所以,鸭农自己购买预混料一定要选好厂家,选好品牌,注重质量。产中,只要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就会收到明显成效。
(二)抓好饲养管理有的鸭农经常说:“要让鸭快长,关键在饲养”。可见搞好鸭子饲养管理的重要性,这里包含了许多养鸭生产技术要素: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等饲养管理要点。笔者认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规模化肉鸭生产集中地区的鸭农大都是将饲养到一定日龄、体重达到肉鸭屠宰加工厂收购标准的商品鸭一次性全部出场销售。然后对饲养场所和生产用具消毒,为进下一批鸭苗做好准备,在接收新一批鸭苗时又全部选择同一日龄的,为再一次同时出栏做准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鸭群生长发育整齐,有效减少不同日龄的鸭相互感染疾病的几率。如果鸭农的鸭舍、鸭棚较多,一次全部进满鸭苗有困难,就应分舍分棚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绝不能将不同日龄的肉鸭放在一栋棚舍中混合饲养。
(三)抓好优质饲料规模化肉鸭生产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富含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饲料饲喂专门化的肉用型鸭种,使其快速生长育肥,4~8周龄出栏,体重达2~4千克。由此可见,没有高质量的饲料和不合理地使用饲料是不能高效养殖肉鸭的。
1.一定要选购优质全价饲料。在肉鸭生产集中的区域,鸭农大都选用厂家的全价颗粒饲料。但也有部分鸭农贪图便宜,到一些小型饲料加工表6-1 肉鸭配合饲料成分成 分 含 量 成 分 含 量肉小鸭配合饲料成分粗蛋白质(%)≥ 19.0 总磷(%)≥ 0.50粗纤维(%)≤ 6.0 食盐(%)0.30~0.80粗灰分(%)≤ 8.0 赖氨酸(%)≥ 0.90钙(%) 0.60~1.30 水分(%)≤ 14.0肉中鸭配合饲料成分粗蛋白质(%)≥ 17.0 总磷(%)≥ 0.45粗纤维(%)≤ 6.0 食盐(%) 0.30~0.80粗灰分(%)≤ 9.0 赖氨酸(%)≥ 0.75钙(%) 0.60~1.30 水分(%)≤ 14.0肉大鸭配合饲料成分粗蛋白质(%)≥ 15.0 总磷(%)≥ 0.40粗纤维(%)≤ 6.0 食盐(%) 0.30~0.80粗灰分(%)≤ 8.0 赖氨酸(%)≥ 0.60钙(%) 0.70~1.20 水分(%)≤ 14.0厂或代销处购买无商标、无批准文号、无检验合格证的饲料。由于饲料质量无保证,进而影响了肉鸭的生长发育和养鸭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建议鸭农一定要买正规饲料厂生产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