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粮田可以建成养猪场吗?需要怎么作?
5.2.1按管理局、生产区、隔离区进行布置,各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管理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设围墙隔离。可以的。把地基用石头加固起来来,然后在上面做房子用来养猪。重要的还是养猪技术,对于做房子还是很简单的。
广东生态养殖猪场建设 广东规模养猪场名单和电话
广东生态养殖猪场建设 广东规模养猪场名单和电话
是可以的,只要把土地碾压的比较坚实一些,在用砖去垒一些猪窝,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养猪场了。
我认为粮田可以建成养猪场。可以如果无序乱排放,它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在粮田周围搭上围墙,然后做好排水设施和地面硬化。
不可以这样做,这是完全破坏耕地的做法,我国的耕地面积本来就少,不可以做养殖场,可以去开辟另一片荒地来做养猪场。
野猪养殖基地要怎么修?都要一些什么材料?养20只大概要多少平方米?求教
如是缓坡,坡度不得大于25,以减少基建投入。首先:野猪基地的修建标准
以下摘自本溪辽东野旺特种养殖有限公司野猪养殖技术标准中猪场建设标准
5野猪养殖场建设
5.1 厂址选择
5.1虽然养猪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品种质量显著提高,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猪场选址不科学,场内布局建设不合理,养殖条件落后,饲养管理不规范,兽滥用,环境污染日益,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偏低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探索发展对策,以提高科学养猪水平、养猪生产效率、无害化处理能力、疫病防控能力、猪群抗病能力、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实获得的经济效益、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 地势
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
5.1.2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5.1.3环境
应符合的要求。
5.2场区布局
5.2.2 猪舍布局按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育肥舍排列。
5.2.3猪场道路设净道和污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5.3猪舍建筑
5.3.1 猪舍建筑有开敞式和有窗式猪舍两种。
5.3.2 猪舍的朝向和间距应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防疫要求,猪舍朝向应为南北方向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30度。
5.3.3 猪栏应沿猪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多列布置。
5.3.4 猪舍地面采用水泥地面或砖地面等,坡度2%。
5.3.6 猪舍围护结构应能防止雨雪侵入,保温隔热,能避免内表面结水,猪舍内表面应耐酸碱等消毒液清洗消毒。
5.3.7 有窗式猪舍屋面应设置隔热保温层,开敞式猪舍冬季应扣塑膜暖棚。
上图是彩钢砖混野猪养殖圈舍
建设野猪养殖圈舍材料可以因地制宜,经常采用的材料有砖水泥、钢网等等。
养殖20只商品野猪需场地圈舍30-100平米。养殖20只可繁殖野猪母猪需100-150平米,如包括其繁殖的后代需300-500平米圈舍和一定面积的运动场。
存栏上万头的养猪场建设和预算,养猪技术
6.有方便的饲料来源日进饲料10吨,周进饲料70吨。建造-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
5.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猪场需要用水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万头猪场必须有-个质好、量多而无污染的可靠水源,-般-个万头猪场日用水量150吨~吨左右。万头猪场有成套的机电设备,包括供水、保温、通风、饲料加エ、清洁、消毒、冲洗等设备,加上职エ生活用电,-个万头猪场装机容量(饲料加エ除外)应有70~100千瓦。如果当地电网不能稳定供电,大型猪场应自备相应的发电机组。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エ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
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地形地势。
-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エ前清理场地的エ作量。
2.农牧结合。
-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50吨。
这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
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
-般-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80公顷土地オ能消化掉粪便。
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粪便处理方式,国外的大型牧场也多采用集粪池存放粪尿,定期运送到田野里,当作农作物肥料。
交通便利对猪场极为重要。
-个万头猪场平均-天进出饲料约20吨,每天运出商品猪30头左右,肥料4吨,交通不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
此外,交通不便也影响职エ的生活和エ作。
4.有利于防疫。
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般要求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1千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禁止在旅游区及エ业污染的地区建场。
6.场地面积。猪场总占地面积应符合年出栏-头育肥猪占地2.5~4平方米的要求,生产建筑面积应符合年出栏-头育肥猪需0.8~1平方米的要求。所以,-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猪场须占地面积约3.3公顷,生产建筑面积须1公顷(10000平方米)左右。
ニ、创办条件
创办-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日销生猪30头、周销生猪210头。
2.有足够的场地较平整或略带缓坡的山湾地约3.3公顷。
3.有充足可消纳猪粪便的土地资源周围有农田、果园或渔塘80公顷。
4.有足够的资金约投资1350万元。
5.有充足的电源和水源装机容量(饲料加エ除外)70~100千瓦,日用水量150~吨。
7.有足够的技术カ量拥有配种、兽医、饲养等专业技术人员。
1.面积规划。猪场规划总面积为3.3公顷,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饲养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厂、仓库等,占地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以上。
猪场建设选址做为养猪创业的首要工作,猪场选址需要考虑的哪些问题?
首先是环保问题,现在很多地方禁止养殖业的公司进行正常运行,所以说一定要选在一个允许养殖业的地方,另外要注意很重要的就是运输问题和饲料价格问题和市场。
一定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以及周围的居民,还要考虑猪的清洗地势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活动,喂食等问题,选择在那种远离居民的区域。
猪场选址要求不高。三、规划方案主要看个人和其他因素。
交通,检疫是否方便。是否方便种植猪饲料减少成本。环境是否适宜,(气温,地形,人为因素)是否有生态养殖的条件,增加收入。
总之,猪场选址要为将来打算,尽量减少后期投入和养殖成本。
规模养猪场怎样实现“零排放”,如何养猪
-、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通过干湿分离机,烘干的猪粪便经过处理发酵做成有机肥,废水进入沼气池生产沼气,沼气废渣制作有机肥,从而实现粪便零排放。
这是记者日前在平阳县益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的-幕。
该合作社负责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猪粪变废为宝了,养殖场再也不会臭气熏天、粪便横流了。
目前,我县4l个规模养猪场基本实现了粪便零排放。
-直以来,养猪场的粪便排放是农村环境整治的瓶颈。
近年来,面对生猪养殖发展快,数量大,且物多、污染等情况,我县开始探索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从去年8月开始,我县按照生态规模养殖场建设要求和-场-策、确保效果的治理原则,采用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推广雨水、粪尿、污水三分离技术,对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当时,全县4l个规模养猪场列入2008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范围。
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4l个项目于去年底完工,共投入263万元,建设雨污分离设施管道l0000多米,沼气池5456立方米,沉淀池、氧化塘5亩,堆粪房420平方米,配套农田果园4000多亩、鱼塘30亩。
目前,4l个规模养猪场的粪便、尿液及污水均达到干湿分离,粪便送堆粪场堆放,尿液及污水入沼气池厌氧发酵。
据计算,4l个猪场共存栏猪l2200头,平均每天排放粪便约30吨,日产尿液及污水200吨,沼气池每天可处理550立方米,处理能力高于实际排放量。
猪场周边有4000多亩田地和菜地,沼气池的沼液经氧化塘发酵后,全部输往农田浇灌,达到了零排放要求。
这种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农牧结合的畜禽—肥料—作物、畜禽—沼气—作物的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广物化+生化综合处理,通过生产有机复混肥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方式,充分利用沼气和沼液沼渣还田,使畜禽粪便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畜禽养殖治污问题,又能使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有效地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5.3.5 种猪运动场面积为50m2/头左右。,推进了我县养猪场的生态化和标准化。
农村建造猪圈有哪些技巧
农牧结合是山区创办大型猪场,走生态养殖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选好场地、猪舍、设备、种猪,打好基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约投资,明确猪场的性质是原种猪场、祖代猪场、父母代猪场还是商品猪场。
1、在猪场建设和发展规模上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先做好、后做大。从防疫和生产方便的角度考虑,一般以年出栏商品猪不超过10000头、基础母猪不超过600头为宜。猪场规划设计的总原则是:人类生存和养猪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养猪业与整个大农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t,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kw。
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3、选址原则
节约用地,尽量选用不宜耕作的土地,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不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污染地区建场。场址用地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2.生产规模。年出栏瘦肉型猪1万头,常年存栏0.6万头,年饲养量1.6万头。和相关法规。
扩展资料
猪舍建筑的平面布置同猪群组合、饲养方式、饲料种类(干料、稀料、湿料)、喂饲设备、喂饲方法(自由采食、定时定量采食)等有关。清粪方案的选择(浅沟、深沟、缝隙地板)也影响猪舍的建筑剖面。
常见的猪舍平面为单列后走道和双列中走道两类。单列式舍外粪便道猪舍适用于温暖地区,这种猪舍在喂饲时关闭通道活门,使排粪区形成通道,可用手扶拖拉机前悬挂的清粪铲除粪。幼猪舍采用双列式猪舍内,每栏设有活门通向排粪区,喂饲时活门关闭形成清粪通道,便于清扫。
也有的在排粪区用刮粪板除粪或者铺设缝隙地板,地板下设粪便沟,用刮粪板或水冲除粪。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生猪规模养殖场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要点
1 存在问3.交通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建场,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利。题
1.1 选址不科学
由于受土地审批和资金紧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养猪场存在建场选址不科学的问题:一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乡村;二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学校;三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公路、溪河;四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城镇、工厂等;五是有的猪场是利用闲房建立或改造而成。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耕地、农田、果园、鱼塘消纳粪便。弊端很多,令人担忧。
1.2 布局不合理
有部分养猪场存在场区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一是有的猪场没有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设置各功能区;二是有的猪场各功能区没有围墙隔开;三是有的猪场大门口处、生产区入口处、每幢猪舍门口处没有设置消毒池;四是有的猪场没有建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五是有的猪场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建有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母猪舍、公猪舍等,区分不明显;六是有的个别猪场没有筑造围墙,七是有的猪场进入生产区没有消毒通道。猪场布局建设凌乱,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1.3 养殖条件落后
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绝大多数是以一家一户和分散饲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养殖设施简陋、养殖环境恶劣、饲养管理粗放、饲养密度大、防疫条件、消毒工作跟不上,各种病原微生物易在外界环境中传播,引起猪病的频繁发生。小规模猪场之间的距离、小规模猪场与散养户之间的距离较近,养殖处于、的环境之中,造成病原微生物在场与场之间、场与户之间的循环性和持续性污染。这是近几年来猪场疫病难以控制的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