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肉鸡的健康养殖技术 肉鸡的养殖与管理技术

梦想农场 1

养殖户应该如何科学养鸡?

(1)地面平养:就是在地面上铺一层垫料,大约5~10厘米,然后在上面养肉鸡。垫料材料是刨花,在农村可用稻壳、麦秸或树叶杂草等,好的垫料应是吸水又透气。地面平养肉鸡必须铺垫料,绝不可像蛋鸡一样直接养在地面上。因为肉鸡生性好静不好动,吃饱喝足后原地卧下睡觉休息,不用垫料后果是:出栏时患胸囊肿、腿病、脚垫炎的鸡明显增多,降低了屠体等级,肉鸡的卫生防疫措施是保障肉鸡快速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现代化肉鸡场建立在远离人们生产和生活区域,采用封闭式的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通过做好病源隔离、物品与车辆的消毒、人员进出管理、鸡群免疫的实施、鸡群科学用与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来保证肉鸡的健康,使肉鸡远离疾病的影响而长得快。造成分割鸡产品大量废弃。地面垫料平养适合肉鸡特性,产品合理率高,但需较大的饲养面积,每个饲养周期结束后垫料的清除更新费工费时,并由于鸡群与粪便长期接触,使鸡只易患疫病,球虫病便是最典型例子。但有一点要说明,目前世界上肉鸡业发达,几乎都以地面垫料平养为主。

养殖户成功养鸡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好科学养鸡技术知识,科学养鸡技术知识是养殖技术的主要内容,养殖户进行科学养鸡不仅可以促进养鸡场的鸡群的健康生长,还可以降低养鸡场鸡群疾病发生率,同时也可以节约养殖成本,最终实现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化,那么养殖户应该如何科学养鸡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科学养鸡的十八个关键点。

肉鸡的健康养殖技术 肉鸡的养殖与管理技术肉鸡的健康养殖技术 肉鸡的养殖与管理技术


肉鸡的健康养殖技术 肉鸡的养殖与管理技术


2、细心研究中口服液、微生态制剂、液体大蒜素的优点和使用方法,并信心十足的使用下去。

4、不要计较费的高低,赚钱才是王道。

5、肉鸡不要超过42天出栏,出栏越早风险越小。蛋鸡从见蛋到进入产蛋高峰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周。

6、不要总只注意温度,不注意湿度。干燥的鸡舍容易发生肺疾病,如肺炎、肺肿等。但湿热的鸡舍,容易发生肠胃疾病和脾胃虚弱病。所以根据鸡舍的环境治疗疾病

8、每天10点以后,鸡群吃料结束,仔细观察粪便和采食量的变化。粪便干湿程度、颜色变化、大小变化等。粪便和采食量的变化是衡量鸡群健康或者发病的主要指证,是疾病发生的前兆。

9、称重对于蛋鸡和肉鸡的饲养特别重要。增重速度、均匀度是衡量鸡群健康和饲料营养的重要指标。

10、多用中和微生态产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前期保护体液免疫,包括胸腺、法氏囊、脾等器官。少用抗生素,禁用抗西,不相信转移因子、抗因子、干扰素等扯淡的东西。

11、只会治病,不讲饲养管理的兽医不要相信,这是最无赖的人,是养殖业的一大危害,这类人最可恶。鸡发病了再治疗,你养鸡永远不会成功。

12、不要太相信的功能,更不要相信使用完,鸡群就不发病了。只是让你的心里得到一点点的安慰而已。鸡群健康还是要靠你不断的改善饲养管理,细心饲养。

16、进雏前,一定要注意主水线的消毒工作。原因是长时间的让水浸泡、见不到阳光很容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病从口入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么来的。

17、夏季多用清瘟败毒散、双黄连、扶正解毒散、银翘散等中成。冬季多用荆防败毒散、扶正解毒散等。

18、适当的饿一饿肉鸡,这样做有很大的好处。建议15天以后1、育雏。,每天不能让鸡吃的太多,不规律性的适当控料。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养鸡十八个关键点的相关内容,养殖户可以参考文中的科学养鸡技术知识养殖鸡群,这八个关键点较为全面的展示了养殖技术的主要内容,养殖户掌握好这一科学技术知识有益养鸡效益的实现。

鸡怎么养才长得快鸡吃什么饲料长的快鸡吃什么长得又

3、市场鸡苗超过3元每只,放弃饲养,休息等待。鸡苗3.5元以上上鸡的都是想钱想疯了。

让肉鸡更快的生长。

八、注意防病:“防重于治”是农家养好鸡的有效措施;接种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常用小鸡免疫程序为: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饮水;15日龄用鸡Ⅱ系苗滴鼻或滴眼或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饮水;40日龄用鸡Ⅱ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混合饮水。

1、关注肉鸡吃的饲料

大量养小鸡,就有规模的鸡苗养殖。

在长期的肉鸡饲养实践中,人们发现要使肉鸡的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遗传基因得到发挥,需要给肉鸡饲喂高能量、高蛋白的营养充分的饲料。现代肉鸡营养专家根据肉鸡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营养要求,将玉米、豆粕、油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饲料原料进行科学的配方,制作成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来满足肉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拌料的同时添加催肥促长“肥立美”,起到更好的被充促生长营养物质。

2、关注肉鸡的饲养环境

初生雏鸡体温在39.4℃~41.1℃之间,皮下脂肪少,毛相对较少,保温能力,利用能量产温能力也。28日龄以后,羽毛开始长齐,体温调节机制开始健全,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同时由于肉鸡具有快速生长的基因,又饲喂营养均衡的高能值高蛋白的全价饲料,新陈代谢速度特别快,对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要求特别高。满足肉鸡的这些环境控制要求,肉鸡健康快速的生长发育才有保障。

3、关注卫生防疫措施

4、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

通过上面我们知道了现代肉鸡能够长得这么快的关键点,在于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原因。同时饲喂高能量高蛋白的全价饲料,把肉鸡饲养在合适的温湿度和通风良好的鸡舍内,通过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和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配合催肥促长“肥立美”使肉鸡促生长因子发挥出来,现代肉鸡生长速度快的奥秘就在于此!

在甘肃平凉养肉鸡,不知道怎么作

四、注湿意度:育雏初期,湿度应大一些,有利于腹内蛋黄吸收,以防体内水分散发;10日龄前湿度一般为60—65%,10日龄后为50—60%;因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小鸡蒸发散热受阻而导致体温过高,使鸡群发病,特别易发球虫病,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地面少洒水、勤换垫草。

接下来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喂料时要定时定量,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不足时会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就看你的技术,养鸡最怕的其实是瘟疫,所以技术方面你也要去学习。

个儿观点,7、每天早晨8点喂料前,仔细观察鸡群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包括:呼吸道、采食、羽毛、眼睛、精神状态等,发现不好的现象,及时使用中口服液治疗。这个阶段发现的疾病,基本都是器官功能性病变,中口服液效果可以得到程度的发挥。仅供参考

养殖肉鸡需要注意些什么?

152、湿度过低、排毒解毒对于蛋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肉鸡健康养殖是指根据肉鸡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的要求,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活、生长环境条件和营养供应。包括丰富的营养物质、优质的饲料、清洁的饮水、舒适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充足的生活空间、安全的环境卫生、适当的疾病防治措施。从而保证肉鸡在生长、生产过程中维持健康的体态,并为人类提供安全、优质、无公害的产品。要求以专业化、合整体来说湿度对鸡群的影响没有温度那么直接,以及危害没有温度那么大。但是温度和湿度是相辅相成的,湿度的大小会影响鸡群对温度的需求。如果湿度过高或者过低所造成的影响也是突出的。建议周的湿度控制在65-70% 第二周在60-65%第三周在55-60%之后稳定在55%就可以。作化、规模化、标准化为发展方向。

肉鸡健康养殖要求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14、鸡群经常发生气囊炎的养殖户,建议放弃养鸡,你没鸡是敏感的动物,特别对于温度,因此养殖肉鸡一定要提供给鸡群适宜温度,注意温度要衡定,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温度不能忽高忽低,易造成疾病出现。刚开始育雏的温度保持到33-35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温度指标。一般三天降一度,冬季时间可以长一点,直至降到22度左右,具体的温度还是要根据鸡群的情况来调整,数据只是一个参考。有养鸡发财的命,或者你身边围着一群笨蛋到家的兽医挡了你的财路。

环境条件是肉鸡健康养殖的基础,为鸡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保证鸡群的健康。鸡舍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一般1~2日龄舍温应保证在35~33℃,1周龄舍温33~30℃,以后每周降2℃左右,至5周龄时保持在21℃。为避免鸡舍温度高湿度低造成脱水,在周舍内湿度要保持在65%~70%左右13、分清感冒和流感的区别,这个养鸡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明白了。连这个你都没弄明白,建议你不要养鸡。即便养也不成功。不要指望使用流感就能预防好流感,这个想法很幼稚,推广是推广与你无关。中和饲养管理才是预防流感最可靠的东西。,两周后应降低湿度,维持在55%~60%,保持舍内干燥即可。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1~3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4周龄以后以通风换气为主,保持适宜温度,要注意舍内氨气浓度。为促进鸡的采食和生长,应采用合理有效的光照制度。1~3日龄,实行24小时光照,3日龄以后实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关灯时间在夜间11~12时较好。灯高2米,灯距3米,每10米?安装一个60瓦灯泡,2周后换25瓦灯泡。

养殖(鸡)要注意些什么?

要做什么之前,首先你得心里有数,做什么都一样,不管什么只要你抓住了优势都能做成。

养鸡需要注1、养殖密度要小,鸡舍能上10000只的,只养8000,饲养密度大,是疾病发生的根源,是饲料转化率低的主因。意的是:

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 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 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检查弱雏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巡查鸡群,其意义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活动、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2、防疫。

定期进行的免疫,能有效地预防鸡只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免疫的有:新城疫、禽流感(H5、H9)、呼吸道(传支、传喉)、鸡痘、法氏囊、减蛋综合征等。

3、一、注意饮水:初生雏鸡首次饮水叫初饮,初饮水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初饮应在次喂料之前进行;饮水可防止刚出壳后的小鸡虚弱或缺水,促进体内卵黄的消化吸收;有条件的,每50只小鸡配备1个4.5升自动饮水器,饮水器应常消毒,水要卫生,可在每0.5kg的水里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让小鸡饮服,可预防疾病。驱虫。

如何确定肉鸡的饲养方式?

首先养鸡,你应该先调查一下市场,对你的市场做进一步的了解。根据市场再去选择鸡的品种。现在市场有三黄鸡,柴鸡,还有罗斯鸡等品种。根据你投资的规模,和市场的选择去选择鸡的品种。比如说你是小规模的养殖,而且市场你选择的是就近的本地市场,那么你就去本地市场区考察一下,看那个品种的鸡的市场比较好。

(3)笼养:多层网上平养就是笼养。在蛋鸡业中笼养极为普遍,肉鸡业虽有多年探索研究,但目前大规模肉鸡饲养中笼养鲜见,原因同网上平养相同。笼养的明显优势是,饲养密度更大,占地面积更省,鸡群易于观察与饲养管理,但需资金投入量大。很多中小养殖户在分段饲养中,前期采用笼养,后期改为垫料平养,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科学养鸡的十八个关键点

确定饲养方式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建议新养殖户一开始从(2)网上平养:就是在各种网面上,如铁网、木板网、塑料网、竹竿网等上养肉鸡。它优点是鸡只与粪便脱离,使很多通过粪便传染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可对粪便进行观察。同时也提高饲养密度10%~15%。但它致命弱点是胸囊肿、腿病发生率高。所以网上平养不是太普遍,现有一种适合中小规模养殖户(每批出栏3000只以下)的分段饲养法,可在前期采用网上平养,在第30个问答中将介绍分段饲养。地面垫料平养入手,积累一定饲养经验和资金后,逐步过渡到分段饲养,即前期网上平养或笼养,后期地面垫料平养。

大量养小鸡怎么养殖技术

商品肉鸡饲养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各有不同的优缺点。

鸡苗养殖技术基本要点:

肉鸡饲养专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找到了符合肉鸡生长发育规律的饲养管理技术,尤其是提高肉鸡7日龄体重和光照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肉鸡既长得快,又能活得好。

二、注意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刚出壳雏鸡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为32—35℃,而后每星期下降2℃,温度是否适宜,除通过温度计测量外,还要观察小鸡的精神、活动表现,若小鸡堆在热源中心,发生“唧唧”声、不安、行动慢、羽毛蓬乱,说明温度过低;若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说明温度过高;若小鸡分布均匀、精神活泼、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说明温度适中。

三、注意喂料:出壳后雏鸡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开食为好,出壳后12小时内,鸡体内有5克蛋黄足够自身能量;用玉米粉、小碎米混和拌湿或干料开食;开始几天一般以“少喂勤添八成饱”为原则,将饲料撒在深色的塑料布上,以后逐渐改为食槽饲喂;第5天可在喂料中添加1%的砂砾,以帮助消化,并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青绿饲料。

五、注意光照: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一定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因雏鸡视力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采用22—23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9小时为止,持续到20周龄;为使室 内照明均匀,灯宜挂在饮水器与食槽上方,育雏6宜的光照强度可按30瓦/10m2计算。

六、注意通风:通风换气才能保证育雏室空气新鲜,鸡舍内的细菌、、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利用内外温度,敞开部分门窗,使室 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七、注意分群:依雏鸡大小、强弱进行分群,每半月调整一次;若鸡群密度过大,小鸡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只要做好以上八点,既可避免鸡场的疾病繁衍,又可以提高鸡群的成活率,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初次养鸡的新手来说,更应该做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让你获得高利润,还能增强自己养殖的自信心,为以后养殖打下基础。

(1)

(2) 通风换气,由于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呼吸快,温度高,要定时通风换气,减少舍内水汽、尘埃和微生物。

5~7周龄在25~15只/平方米为宜.

(4)

光照是影响鸡体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因素,12周龄以后(3) 控制密度,地面平养模式在1~2周龄在40~35只/平方米为宜,3~4周龄在30~25只/平方米为宜,的光照时间对育成鸡性成熟的影响比较明显,10周龄以前可保持较长的关照时间,使鸡体采食较多饲料,获得更好的生长。

养肉鸡怎样控制温湿度?

科学养鸡的十八个关键点:

一、温度

二、湿度养鸡必须要按时对鸡进行驱虫,包括体内寄生虫(线虫、绦虫)、球虫(15-65日龄,一般预防三次,一次3-5天)。

1、湿度过高严格控制育雏室内的温度。1~2天的小鸡温度为35摄氏度~33摄氏度,1周龄33~30摄氏度,2周龄30~28摄氏度,3周龄28~26摄氏度,4周龄26~24摄氏度,5周龄24~21摄氏度,6周龄为21~18摄氏度,7~20周龄18~16摄氏度。

鸡舍湿度过高,利于各种细菌及病原微生物繁殖,加速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夏季还不利于散热,发生热应激等。如果湿度过高可以通过升温、通风来调整舍内湿度,育雏期间通风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恒定。

湿度过低,会造成鸡舍内干燥、粉尘增多容易引起鸡群发生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等。在干燥的环境中还容易使鸡群脱水,影响鸡群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在育雏期间湿度过低还会引起雏鸡痛风的发生。如果湿度过低可以通过喷雾消毒、带鸡消毒、鸡舍地面墙壁洒水等方式增加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