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养殖场有害生物防控管理制度 养殖场生物防控的重要性

梦想农场 1

有机食品管理制度

(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有机产品 第4部分: 管理体系

养殖场有害生物防控管理制度 养殖场生物防控的重要性养殖场有害生物防控管理制度 养殖场生物防控的重要性


养殖场有害生物防控管理制度 养殖场生物防控的重要性


范围

GB/T 19630的本部分规定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应建立和维护的管理体系的通用规范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及相关的供应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2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3 有机产品 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9630.4的本部分。

3.1

有机产品生产者 organic producer

按照本部分从事有机种植、养殖以及野生产品采集,其生产单元和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已获准使用有机产品标志的单位或个人。

3.2

有机产品加工者 organic processor

按照本部分从事有机产品加工,其加工单位和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已获准使用有机产品标志的的单位或个人。

3.3

有机产品经营者 organic handler

按照本标准从事有机产品的运输、储存、包装和贸易,其经营单位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获准使用认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单位和个人。

3.4

生产基地 production base

从事有机种植、养殖或野生产品采集的生产单元。

3.5

内部检查员 internal auditor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内部负责有机管理体系审核,并配合有机认证机构进行检查、认证的管理人员。

4.1 基本要求

4.1.1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和合法的经营证明文件。

4.1.2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按GB/T 19630.1~GB/T19630.3的要求建立和保持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应形成本部分4.2要求的系列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

4.2 文件要求

4.2.1 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管理体系的文件应包括:

a)生产基地或加工、经营等场所的位置图;

b)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质量管理手册;

c)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作规程;

d)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系统记录。

4.2.2 生产基地或加工、经营等场所的位置图

应按比例绘制生产基地或加工、经营等场所的位置图。应及时更新图件,以反映单位的变化情况。图件中应相应标明但不限于以下的内容:

a) 种植区域的地块分布,野生采集/水产捕捞区域的地理分布,加工、经营区的分布,水产养殖场、蜂场分布,畜禽养殖场及其牧草场、自由活动区、自由放牧区的分布;

b)河流、水井和其它水源;

c)相邻土地及边界土地的利用情况;

d)畜禽检疫隔离区域;

e)加工、包装车间;原料、成品仓库及相关设备的分布;

f)生产基地内能够表明该基地特征的主要标示物。

4.2.3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质量管理手册

应编制和保持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质量管理手册,该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

b)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c)管理组织机构图及其相关人员的和权限;

d)有机生产、加工、经营实施;

e)内部检查;

f)跟踪审查;

g)记录管理;

h)客户申、投诉的处理。

4.2.4 生产、加工、经营作规程

a)作物栽培、野生采集、畜禽、蜜蜂、水产养殖等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作规程;

c)作物收获规程及收获后运输、加工、储藏等各道工序的管理规程;

d)畜禽、水产等产品的屠宰、捕捞、加工、运输及储藏等管理规程;

e)机械设备的维修、清扫规程;

f)员工和劳动保护规程。

4.2.5 文件的控制

4.2.6 记录的控制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建立并保持记录。记录应清晰准确,并为有机生产、加工活动提供有效证据。记录至少保存5年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土地、作物种植和畜禽、蜜蜂、水产养殖历史记录及一次使用禁用物质的时间及及使用量;

b)种子、种苗、种畜禽等繁殖材料的种类、来源、数量等信息;

c)施用堆肥的原材料来源、比例、类型、堆制方法和使用量;

e) 对畜禽养殖场(及养蜂场)要有完整的存栏登记表。其中包括所有进入该单元动物的详细信息(品种、产地、数量、进入日期等),还应提供所有的出栏畜禽的详细资料,年龄、屠宰时的重量、标识及目的地等。

f)畜禽养殖场(及养蜂场)要记录所有兽的使用情况,包括:购入日期和供货商;产品名称、有效成分及采购数量;被治疗动物的识别方法;治疗数目、诊断内容和用剂量;治疗起始日期和管理方法;销售动物或其产品的最早日期。

g)畜禽养殖场要登记所有饲料的详情,包括种类、成分和其来源等;

h)加工记录,包括原料购买、加工过程、包装、标识、储藏、运输记录;

j)原料和产品的出入库记录,所有购货和销售;

k)标签及批次号的管理。

4.3 资源管理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者不仅应具备与有机生产、加工规模和技术相适应的资源,而且应具备符合运作要求的人力资源并进行培训和保持相关的记录。

a)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b)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c)了解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d)具备5年以上农业生产和(或)加工的技术知识或经验;

e) 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生产、加工管理体系及生产和(或)加工过程。

b)相对于被检查对象;

c) 熟悉并掌握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d) 具备3年以上农业生产和(或)加工的技术知识或经验;

e) 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管理体系及生产和/或加工过程。

4.4 内部检查

4.4.1 应建立内部检查制度,以保证有机生产、加工管理体系及生产过程符合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4.4.2 内部检查应由内部检查员来承担。

4.4.3 内部检查员的职责是:

a)配合认证机构的检查和认证;

b)对照本部分,对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并对违反本部分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c)对本企业体系的全过程确认和签字;

d)向认证机构提供内部检查报告。

4.5 体系4.3.2 应配备内部检查员并具备以下条件:

为保证有机生产完整性,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者应建立完善的系统,保存能追溯实际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如地块图、农事活动记录、加工记录、仓储记录、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以及可跟踪的生产批号系统。

4.6 持续改进

应利用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其有机生产和加工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促进有机生产和加工的健康发展,以消除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有机生产、加工的因素。有机生产和加工者应:

a)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b)评价确保不符合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d)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e)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

应制定并实施生产、加工、经营作规程,作规程中至少应包括:

近年来,随着环保、安全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养殖业也被要求加强管理。为此,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出台,旨在规范养殖场的环保和消防安全要求,推行绿色、低碳、高效的发展模式。首先是环保要求。养殖场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利用养殖废弃物和物进行资源化等。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次是消防安全要求。养殖场必须设置消防设施,如消防栓、喷淋系统、探测器等,保证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报警、救援。养殖场还需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分工和应对措施,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此外,新规定还要求养殖场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养殖场的基本情况、投入产出、环保治理、疫病防控等信息,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

1、场地选择与规划:养禽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顺畅的地方。合理规划场内布局,将不同功能区(如养殖区、饲料储存区、粪污处理区等)进行分区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新规定对养殖场有哪些影响?新规定对养殖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养殖场的环保治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养殖场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将增加养殖场的运营成本。二是对养殖场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涉及到消防设施建设、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三是要求养殖场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这将提高养殖场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新规定旨在规范养殖场的环保和消防安全要求,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场要加强环保治理和消防安全管理,提高透明度和合规性,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法律依据】: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一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在农场做养殖,防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搞好环境卫生,第二,给动物注射,第三,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第四,采购饲料要注意,第五,多给动物喝水。

首先一定要注意卫生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打扫,定期的消毒,然后一定要做好预防病害的工作,还需要注意饲料的安全问题,避免饲料上出现,一定要加强防控措施,对于工作者也应该定期的测量体温,出现可疑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和检查。

先用消毒液喷洒全舍,再清除舍内的禽粪、垫草、顶棚上的蜘蛛网和尘土。对于平养地面沾附的禽粪,可预先洒水软化,然后再铲除.为方便次日冲洗,可先对禽舍内部喷雾,润湿舍内四壁、顶棚及各种设备的外表。多数重大传染病都可通过接种疫七、财务管理苗进行预防。

动物疫病防控行动方案

四、健康管理

为深入贯彻《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好《2021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着力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2021年在全省组织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护航行动,方案如下。

3、饲料质量:选用优质的饲料,确保禽类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保质期,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同时,合理搭配饲料种类,确保禽类摄取到均衡的营养。

养猪需要掌握的技能

养猪需要掌握的技能如下:

一、饲养环境设计和设施

了解如何设计适合猪生长的饲养环境,并能够合理地配置猪舍设施。

二、品种和养殖管理

熟悉不同品种的猪的特点和饲养要求,并掌握育种、配种、疫病防治等养殖管理知识。

三、饲料和营养

了解猪的饲料和营养需求,包括饲料的配制、营养成分、饲喂量和时间等,以及猪的饲料消化和代谢过程。

掌握猪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包括常见疾病、疾病预防、感染和传播途径等知识。a)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五、屠宰和加工

了解猪的屠宰和加工过程,包括猪的宰杀、处理和加工,以及肉类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六、市场分析和财务管理

懂得市场规律和猪肉市场趋势分析,以及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以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2023年建养殖场新规定包括环保要求、消防安全要求等。养殖场必须符合环保标准,设置消防设施,建立应急预案等。。

七、清洁消毒

掌握猪舍的清洁消毒技能,确保猪场的健康卫生状况。

八、环境控制

学会猪场的环境控制技能,包括控制温度、湿度、气味等。

九、养殖知识

掌握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例如种猪的选育、配种、围产期等。

十、评估技术

学会母猪的体型评估技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开办养猪场注意事项

一、合法性和手续

开办养猪场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环保、动物防疫、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规定。需要取得相关的营业执照和许可证,如工商营业执照、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

二、选址和布局

选择一个适合养猪的场地,需要考虑地势、水源、空气质量、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同时需要合理规划猪舍的布局,包括养殖区、生活区、办公区等,确保生产流程顺畅。

三、饲养管理

需要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料配制、饮水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定期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四、卫生和消毒

需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防疫工作,防止疫病的传播和发生。

五、疫病防控

需要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方案,包括接种、监测等方面的措施。需要与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动态。

六、人员管理

需要合适的养殖人员,并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养殖知识和技能。

需要掌握财务知识,包括成本核算、利润分析等方面的技能。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确保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八、安全生产管理

需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养禽场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

养禽场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饲养、定时定量、饲料存储、合理利用副产品、观察禽类进食行为。

1、饲养:根据禽类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的饲料。例如,雏鸡需要较高蛋白质的饲料,而成年鸡则需要较低蛋白质的饲料。过量的蛋白质饲料会被浪费,同时也会增加禽类的物。

2、定时定量:根据i)加工厂有害生物防治记录和加工、贮存、运输设施清洁记录;禽类的实际食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制定合理的喂食。过多或过少的饲料都会造成浪费。

3、饲料存储:饲料的存储条件直接影响其保质期。应确保饲料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储存,防止霉变和虫害。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及时清理不良饲料。

4、合理利用副产品:在d)控制病、虫、草害而施用的物质的名称、成分、来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饲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如米糠、豆饼等,这些副产品可以替代部分饲料。合理利用这些副产品,既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又可以减少浪费。

5、观察禽类进食行为:定期观察禽类的进食行为,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饲料种类和喂食量。

养殖的注意事项

2、环境卫生:保持禽场环境卫生是预防疫病的关键。要定期清理禽舍、饲料槽、水槽等设施,做好消毒工作。同时,控制禽场内的有害生物,如鼠类、蚊蝇等。

养殖场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技术路线。养殖场依据本指南,针对不同疫病本底调查情况,一场一册制定相应净化方案。采取“监测、免疫、消毒、隔离、扑杀”相结合等综合措施,淘汰或扑杀野毒感染羊,对假定阴性群加强综合防控措施,逐步扩大净化效果,最终建立净化场。同时加强、物流管控,降低疫病水平传播风险;强化本场引种的检测,避免外来病原传入风险;建立完善的防疫和生产管理等制度,优化生产结构和建筑设计布局,构建持续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净化效果持续、有效。养殖场应设置明显的防疫标志,门口设置门卫室。进入养殖场的车辆、人员和物品应经严格消毒,场区门口设置消毒池或喷雾消毒设施用于车辆消毒;设置喷雾、喷淋或负离子臭氧消毒设备用于人员消毒。生产区门口应设置人员消毒设施,采取沐浴、更衣等综合消毒方式。每一栋栏舍前设置消毒盆,用于人员出入消毒;舍内配备喷雾消毒机。3.兽医室。养殖场还应设置兽医室,用于开展日常诊疗、采样和血清分离工作,储备常用品和,兽医室的设置应与生产区有效隔离。4. 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养殖场应有无害化处理设施,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无害化处理记录。养殖场应配备处理粪污的环保设施设备,有固定的羊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并有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或及时转运。5. 生产设施设备。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的养殖场应配备相应的生产设施设备,在满足基本生产需要的同时,应有利于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对关键的设施设备应进行有效的卫生管理。建有青储饲料设施、精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栏舍设计合理,料槽易于清洁,配备必要的供水系统。

养殖场应设置明显的防疫标志,门口设置门卫室。进人养殖场的车辆、人员和物品应经严格消毒,场区门口设置消毒池或喷 雾消毒设施用于车辆消毒;设置喷雾、喷淋或负离子臭氧消毒设备用于人员消毒。生产区门口应设置人员消毒设施,采取沐浴、更衣等综合消毒方式。每一栋栏舍前设置消毒盆,用于人员出入消毒;舍内配备喷雾消毒机。养殖场应有无害化处理设施,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无害化处理记录。养殖场应配备处理粪污的环保设施设备,有固定的羊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并有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或及时转运。

养殖场依据本指南,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动物疫病净化目标和具体实施,分阶段实施净化工作,达到《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认证标准(试行)》中相应病种的净化评估认证标准。种羊场建设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选址、布局、 设施设备、技术人员及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取得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同时,还应选址在地势高燥、排水良 好、采光好的地方,周围1千米内无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 加有机生产、加工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是有效的,应确保在使用时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工厂等;圈舍设计有利于夏季通风,冬季保暖,夏秋季灭蝇驱 蚊;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有病畜隔离区,并位于生产区的b)禁止有机产品与转换期产品及非有机产品相互混合,以及防止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过程中受禁用物质污染的规程;下风向,与生产区保持50米以上的间距。

有害生物防治制度

4 要求

一、餐饮单位的墙壁、地板无缝隙,天花板完整,地漏使用水封式,人员、货物进出通道要安装防鼠板,排水管道出水口要安装金属材料制成、缝隙间距或网眼应小于10mm的篦子。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风口、换气窗应加装防虫筛网。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置安装易拆洗、不易生锈的防蝇纱网或空气幕。与处界真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

4.3.1 应配备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的管理者并具备以下条件:二、根据餐饮服务场所的布局、面积及灭蝇灯使用技术要求,安装一定数量的灭蝇灯。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宜安装粘捕式灭蝇灯,电击式灭蝇灯不得悬挂在食品加工制作或贮存区域的上方。

三、餐饮服务场所内应使用粘鼠板、捕鼠笼、机械式捕鼠器等灭鼠装置,不得使用杀鼠剂。就餐场所外可安装固定的抗干预型鼠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