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螃蟹需要哪种水质养殖方法,养螃蟹需要什么样的水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螃蟹需要哪种水质养殖方法 养螃蟹需要什么样的水质
螃蟹需要哪种水质养殖方法 养螃蟹需要什么样的水质
1、1、选择池塘:池塘中的土壤以黏土、砂土或亚砂土为宜,水质要干净。
2、2、清洁池塘:养殖螃蟹前,先用漂对池塘消毒。
3、3、合理放苗:先将螃蟹苗在水中浸泡5-10分钟后再放入池塘。
4、4、日常管理:每天早上和傍晚为螃蟹各喂食一次。
5、螃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那养螃蟹有什么方法吗?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螃蟹要怎么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三、草荡、芦滩地养蟹螃蟹的饲养方法 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清淤,最浅处 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 1:1.5 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
6、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7、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
8、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9、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10、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11、3、防逃设施4、清塘消毒5、放苗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
12、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 2~3 分钟,取出入置 10 分钟,如此重复 2~3 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13、密度: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
14、密度可控制在 1500 只/亩以内,规格 120~150 只/kg的扣蟹。
15、如果条件较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16、螃蟹的日常管理 (1)投饵: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其他植物饲料占 25%,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铃薯、谷类、麸皮、料糠等。
17、河蟹的投喂方法像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18、5、蟹病防治:蟹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
19、(2)看季节: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动物饲料,河蟹生长中期特别是 5~8 月份,要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投喂量,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这样河蟹体重加大,肉味鲜美,饲料的投喂按季节分配一般为 3~6 月 40%,7~10 月份 60%,水温 10℃ 以下,蟹的活动量少,摄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当水温 3~5℃,可以不投喂。
20、(3)看天气:天气晴朗时要多投喂,阴雨天要少喂,闷热天气,无风下阵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雾天,等雾收后再投喂。
21、(5)看蟹的活动情况:一般投喂后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饵量适当,吃不光,说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数量过多,应及时分析原因,减少投喂量,蟹在蜕壳期间要适当增加投喂量。
22、(6)定时: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夜晚外出觅食,投喂分上午八九点钟和下午傍晚两次进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 60~70%。
23、(7)定点:投喂的饲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
24、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
25、(8)定质:河蟹对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饲料必须具备新鲜适口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