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蚪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鲈鱼养殖收益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各种鲈鱼养殖成本对比 鲈鱼养殖收益
各种鲈鱼养殖成本对比 鲈鱼养殖收益
1、鱼池选择8-12亩的大小,水深2米为,池塘设立进出水口,放苗前将池水放干,避免二次污染,清除淤泥然后在太阳下暴晒,半个月后用生石灰或者漂对鱼池进行消毒。
2、1、野生鲈鱼体型较为细长,表面颜色发亮,鱼身斑纹比较清晰,而养殖的鲈鱼无需担心食物,因此体型短而粗,肚子较鼓。
3、2、野生鲈鱼的嘴部较尖,而养殖鲈鱼的嘴部较为圆滑。
4、3、野生鲈鱼一般为弓背,而养殖鲈鱼的背部比较平直。
5、4、野生鲈鱼的尾部较长,并且相对比较完整,而养殖鲈鱼的尾部较短,多有伤缺口。
6、4、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盐,保持良好水质。
7、一、野生鲈鱼和养殖鲈鱼区别在哪里1、野生鲈鱼的体型较为细长,表面颜色发亮,鱼身上的斑纹比较清晰,而养殖鲈鱼由于不需要自行觅食,活动量较少,因此体型短而粗,肚子较大,颜色较深。
8、2、野生鲈鱼的嘴部较尖,而养殖鲈鱼的嘴部较为圆滑。
9、 3、野生鲈鱼一般为弓背,而养殖鲈鱼的背部比较平直。
10、4、野生鲈鱼的尾部较长,并且相对比较完整,而养殖鲈鱼的尾部较短,多有伤缺口。
11、 二、鲈鱼的养殖方法1、池塘(1)池底平坦,底质以偏碱性的粘壤土为宜,池坡比控制在1:2.5-3左右,水深控制在1.5-2m左右。
12、(2)入冬时,将池塘中的水排干并清理掉池底多余的淤泥,大约保留10-15cm即可,然后进行暴晒。
13、放养前15-20天左右,每亩池塘使用100kg生石灰全池泼洒。
14、7天后,进水80-100cm,然后每亩池塘使用100g的24%溴氯海因进行消毒。
15、(3)放养前5-7天左右,每亩池塘使用200-g的80%高效生物肥水宝,后续每隔10-15天,每亩池塘追施0.5-1kg的氨基酸肥水膏。
16、 2、放养(1)每亩池塘放养1800-2000尾加州鲈鱼(规格为200尾/kg),同时搭配放养20-30尾的鲫鱼(规格为10尾/kg),50-80尾的鲢鱼(规格为10尾/kg),其中加州鲈鱼在5月中下旬放养,鲫鱼和鲢鱼在6月中下旬放养。
17、(2)在放养鱼苗之前,加州鲈鱼使用3-5%食盐水浸浴10分钟,鲢鱼和鲫鱼使用15-20g/m3液浸浴15-20分钟。
18、 3、投喂(1)放养后的前2天,主要以培育的浮游生物为食。
19、第3天开始,使用加州鲈鱼0号饲料进行驯化。
20、驯化后7-10天后,进行正常投喂。
21、(2)养殖初期,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饲料选择0号料和1号料,蛋白含量为46-45%,粒径为1.7-4mm。
22、养殖中期,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饲料选择2号料和3号料,蛋白含量为45%,粒径为4-8mm。
23、养殖后期,每天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饲料选择4号料,5号料和6号料,蛋白含量为44%,粒径为8-12mm。
24、4、管理(1)每隔5-7天加注一次新水,加水量为20cm左右。
25、每隔15-20天换一次新水,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30%。
26、(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40cm左右。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