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1.96亿元,猪周期真的来了吗?
如此情况下,家庭农场还有没有必要投入如此大的成本,冒着风险去进行楼房养猪?大家怎么看呢?很有可能是猪周期来了,但是猪肉的价格并不会大幅度的波动,相关部门会通过释放储备肉等方式进行调控。
年出栏3万头猪养殖项目 年出栏20000头猪投资预算
年出栏3万头猪养殖项目 年出栏20000头猪投资预算
猪周期当新希望成立于1982年,在全球30多个和地区拥有600多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员工超过135000人。业务覆盖饲料、养殖、肉制品、金融投资等全产业链,业务遍及及、非洲、欧洲、南北美洲等16个,并在新加坡设立了海外运营中心。2021年,新希望六和出栏998万头生猪。然真的来临了,猪肉市场行业已经涨价,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不会跌落。
我觉得还不一定,因为至少要有十二个月到十八个月才能判定猪周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南以3.39万家猪养殖相关企业,山东以2.93万家排名第二,湖北以2.80万家排名第三,前三大省份共有猪企超9万家!期,一轮未结束就不能够完全盖棺定论。
养猪日赚1亿!山东、河南、湖北超9万家企业养猪,但最牛是重庆
其实,楼房养猪的好处,是节省土地面积。曾几何时,农村有俗语“要读好书,读不好书,回家养猪!”但现在养猪早就和“没文化、人一等”的旧形象告别!如今全国不超35万家企业养猪,甚至有公司仅靠养猪就能日赚1亿!从地域上来看,山东、河南、湖北共有超9万家企业养猪,但最牛的还是重庆......
但有趣的是,湖南身为年出栏超6000万头的生猪大省,却并未进入猪企数量排名前五!第四为云南、第五为安徽、第六为四川。
可见湖南地区的散户最多、最为坚强,挺过一次次危机,坚持到了养猪业以规模产能为主的今天。
要知道,从2000年至2020年短短十年间:年出栏99头以下的小散户,市场比重从85.1%下降到26.3%;但是年出栏500~999头的规模场,市场比重从2%增长至10.8%;年出栏1000~9999头的大猪企,市场比重从4.8%增长至28.2%!
可见近10年来,以前的养猪主体小散户已大量淘汰!但值得重视的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散养户也“升级”成了小规模养殖,因为年出栏100头到499头的群体市场比重从6.2%增长至16.6%,而这部分增长大量来自于小散户。
但无论怎么说,散养户都已不再是市场主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市场占比已高达60%!这一点在山东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山东猪企狂奔
山东是全国畜牧大省,自“十三五”以来全省肉蛋奶年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稳居全国首位!而其中生猪产业占比,2021年山东省畜牧业总产值2904.2亿元,生猪产业贡献占比超30%。
可见非瘟这几年,山东的猪企在加速狂奔,产能增长飞快!
山东2021年出栏生猪4402万头,全国排行第四,但其中20家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比就高达35%!
据山东省畜牧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周开锋透露——在数量上,山东中小养殖户从2015年的104万降至2021年的25.9万,降幅高达75.1%;在出栏量上,山东中小规模场占比从2015年的57.1%降到2021年的37%,降幅达20.1%。
可见,养猪确实很赚钱,但钱的还是“有技术、有资源、有资本”的规模场。
河南与牧原包揽
当然,猪企最多的还是河南,河南全省不猪企多达3.39万家,其中甚至还有牧原这样的巨无霸!
根据数据显示,河南2021年生猪出栏量为5802万头,位居全国第三,年末生猪存栏量为4392万头,位居。
更喜人的是,今年上半年,河南也出栏生猪3222万头、同比增长8.6%,猪肉产量256万吨、同比增长7.5%,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难得的增长!
此外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拥有生猪调出大县有60个,全国也只有500个,河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猪养殖相关企业7597家,同比减少高达51.31%!南占比超十分之一!这使得河南2021年外调生猪(含猪肉)2758万头,居。
河南包揽了众多“”,规模猪企功不可没,尤其是牧原这样“全球”的猪王。
牧原8月销售生猪488.7万头,同比增长高达89.8%,实现销售收入116.6亿元。
更令人羡慕的是,牧原的造肉成本控制在15.5元/公斤左右,若按每头猪均重100~110公斤计算,其8月盈利约33.28亿元~40.9亿元,基本实现日赚一个亿的“小目标”。
但牧原的步伐只会因此加快,他们1-8月已共计出栏4076.2万头,赶超2021年全年水平!因此牧原表示,今年产能或达7500万头,实现产能!
牧原的,不仅在于他们养猪技术过硬,更在于他们通过资本撬动市场的能力绝佳!自2014年上市以来,牧原已经累计募资融资278亿元!
在这近300亿资金的加持下,牧原的资总产从2013年底的32.35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1772.66亿元,涨了整整54倍!估计最开始买牧原股票的人,现在别墅都靠大海了。
湖北、重庆都很牛
在生猪大省里面,湖北似乎比较低调,但他却是“大型猪企”得最多的省份。
其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7%,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超过700家,排!
这700家猪企助力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正常年份出栏生猪4000万头,外调800万头。
并且在2021全国生猪产业都备受打击之时,湖北却实现了高达56.40%的出栏增长速度,全年出栏生猪4115.08万头,增速!
尽管这其中有2020年非瘟受挫导致产能下降的影响,但也不能掩盖湖北产能提升效率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温氏为例,温氏在经历非瘟前是年出栏2230万头的“猪王”,但直到2021年温氏年出栏量还只有1321.7万头,或许要到明年才能恢复到两千万头以上的出栏量。
但规模化最牛的还是重庆,重庆以82402平方公里的面积,2021年出栏生猪1806.9万头,坐拥1.62万家生猪养殖相关企业!是全国养猪企业最多的城市!其次是恩施0.54万家、驻马店0.48万家。
小散户和规模化的冲突
但尽管养猪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加速,行业内依旧有大量声音坚持认为“中小散户才是业的未来”,因为受到特有的经济形势所,大量农场农民需要通过畜牧业来提升产值、奔向。
我认为从猪企新增数量的变化上来看,目前业猪企的数量确实饱和,规模化发展已经度过了“入场阶段”。
可见资本已经认识到“养猪赚钱”的艰难,敢于在上半年创办的猪企,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大企业的项目扩张,此外,这种楼房式养猪,可以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疾病的传播。还有一部分小散户“升级”,因此真正“新入场”的猪企已少之又少!
至于说规模化究竟是否还会继续,小散户是否只能淘汰?我个人的想法是,规模化一定会继续,因为只有这样生猪产能才易于调控、猪周期才能熨平,猪价才不会大起大落!
而小散户未必就是被淘汰,小散户在业发展的过程中,在有关部门指引、大猪企合作的步伐下,很有可能会升级成“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也有可能会成为大猪企的“合作场长”。
7层楼15亩地一年出栏12.5万头猪 年出栏10000头猪需要多少亩
正所谓“猪贵伤民、猪伤农”,在这对激烈矛盾的背后是生猪产能与猪价的不断博弈,生猪出栏量一高、猪价就低,出栏量暴跌、猪价就高。“里面养了5000多头猪。”天兆猪业大沟头村种猪场项目李晓东的介绍,引来了大家的奇怪。8月26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B组参会代表来到这里,楼房养猪,这种新颖孤特的养殖方式可谓赚足了大家的眼球。
猪好多网编辑部仔细研究后认为:一季度出栏量达到近2亿头,其中应该有一部分属于二次育肥“重复计数”,但即便如此,一季度的出栏量之高还是超乎寻常!首先,它能够实现“三无”——无污水、无臭气、无蚊蝇。
湖北2022年上半年出栏生猪近2400万头,预计今年能出栏4300万头以上,并且湖北的种猪育种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每年都有大量种猪外销。“这要放到早先,夏天养猪场的臭味顺风能飘一两公里。”李晓东介绍,“养猪楼”安装了通风和除臭系统,同时,配置了粪污处理设施28套、1个年产8万吨的有机肥料厂,铺设沼液输送管网30万米,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我们这个种猪场占地面积15亩,年出栏生猪可以达到12.5万头。”李晓东介绍,一个养殖5000头猪的传统养猪场占地约摸要达到八九十亩,养殖占地面积的缩小可以大大节省耕地资源,另一方面,养殖区域的缩小使得防疫措施更加便捷高效。此外,由于楼房内每一层都安装有孤立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在楼层之间传播。
养殖5000头猪,约摸需要多少人工?
养殖技术长进了,对专业人才的请求也提高了。李晓东还透露:“在我们的楼房式养猪场里,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已经是‘标配’。”
据天兆猪业相关尽职人介绍,相较传统猪场,该公司的楼房养猪可以节省土地80%、节省投资30%、节省能耗50%、节省人工50%。
园区名片:
南充市嘉陵区柠檬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
以柠檬、生猪为主导产业,以科技、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为目标,通过构建“三赢”模式,建成标准化柠檬基地3万亩、2个万头种猪场和26个规模养殖场,笼罩3个乡镇26个村,是南充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该园区年出栏生猪8万头,选育种猪10万头、提供仔猪15万头,是温氏、新希翼、正邦等大型企业种猪的主要供应地,年产值16亿元以上。通过流转土地、进园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园区群众增收。创新“合作银行+农司+天兆猪业+乒搂户”合作机制,辐射带动4500户乒搂户实现稳定脱贫。
有哪些养猪巨头?
“要是在早先,约摸需要七八十人,但现在我们的楼房养猪模式最多需要20人左右。猪儿上下楼都是坐电梯,我们的饲养员在这个小楼里,他们对生猪实行全封锁饲养、单层隔离,自动喂食、降温、消毒、清粪等。”李晓东说,在这种现代化的养殖模式下,养猪的成本降下来了,生猪的品质升上来了。养猪巨头排名为:牧原、正大食品、温氏、正邦、新希望。
1、牧原
牧原成立于1992年,主营业务包括生猪生产、育种、屠宰以及饲料加工。在24个省的215个县和103个市设立了生猪养殖业务。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上市,2021年出栏生猪4026万头。牧原相信“科技创造健康猪肉”。
2、根据企查查数从零星建设到占比10%,这足以看出楼房养猪的发展趋势。据显示,我国现存猪养殖相关企业35.54万家。正大食品
正大食品成立于1921年,是一家多元化的跨国公司。正大在甘肃建立了正大生猪养殖基地,并分别在湖北、河南、江苏建设了100万头生猪的一体化产业链项目。内蒙古的另一个类似的100万头生猪项目正在建设中。2021年,正大在出栏了800万头猪。
3、温氏
温氏成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营业务的现代农牧企业。在各地区拥有配套的屠宰经营、饲料加工、现代农业设备制造、兽生产、鲜活食品配送等相关业务。2021年,温氏出栏了1322万头屠宰猪和11.01亿只鸡。2022年,出栏生猪数量预计将达到2000万头。
4、正邦
正邦成立于1996年,分为四个业务板块:畜牧业、植保业、食品业和财务管理业。目前,正邦在2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700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员工7万多人,2021年出栏生猪1493万头。
5、新希望
以上内容参考:
养殖场市场容量的变化趋势及前景怎么写?
谈到立体生态养殖模正式宣布式,“楼房养猪”就自然会被提起。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市场容量变化趋势是指在不考虑产品价格或供应商的策略的前提下,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吸纳某种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数目,实际上就是总需求量。若要办理养殖,需要结合市场行情、供需情况、产品价格等综合评定,制定可行性,不同地区的价格也会有所异业十年巨变,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
2亿头猪!正式宣布!今年养殖户还能赚到钱吗?
那么,2023年生猪出栏量要破7冲8(亿头),猪价将走向何方?市场会发生什么?2023年,如果将有8亿头猪冲击市场,那么猪价将会面临怎样的寒冬?!你没有看错,2023年8亿生猪出栏量正在路上!在猪价低迷的一季度,猪企预计全部亏损,牧原都不能幸免!并且随着生猪产能持续饱和,恐怕将有猪企如正邦一般大量去产能......
据青年报4月1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其中,生猪出栏19899万头。
一时间,“2023年一季度生猪出栏近2亿头”的在业内迅速传播,大家都知道今年猪比较多,但没想到竟然能这么多!要知道——这很可能意味着,2023年全年生猪出栏量或将达到8亿头!
首先,回顾非瘟后几年来的生猪出栏规律不难发现,季度出栏量在全年中占比,三四季度的生猪出栏量会有显著增长;由此预判,今年三四季度出栏量没有太大的下降空间,单季度维持甚至超过2亿头的可能性较大。
其次,从母猪产能的变化来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自2022年8月开始超出4300万头,截至值得重视的是,山东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是294.6万头,但这20家企业有能繁母猪存栏85万头左右,占全省总量近30%!而在非瘟前,这一数据还只有40余万头。2023年2月份也还有4343万头,并且评估3月份能繁母猪依旧将维持4300万头的高位!能繁母猪数量与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关系密切,由此评估2023年全年生猪产能较高,不存在断崖式下降的可能性!
总结,从上述两大生猪出栏趋势的基本面,结合1季度生猪出栏近2亿头的情况判断,2023年生猪出栏接近或超出8亿头可能性较大!那么这将对猪价和养殖业有何影响?也许,养猪人需要准备好棉袄度过漫长寒冬了......
超高产能的影响
那么今年猪价还有多少盼头,养猪还能赚到钱吗?我们从历年出栏量与猪价分析——
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5.44亿头,全年猪价12~40元/公斤,下半年猪价暴涨;
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量5.27亿头,全年猪价28~40元/公斤,全年猪价超高;
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6.71亿头,全年猪价37~10元/公斤,猪价走势滑坡;
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6.99亿头,全年猪价11~28元/公斤,猪价波动剧烈。
不难发现,当生猪出栏量在5亿多头的时候,大部分养殖户都有得赚;当出栏量增长到6.7亿头的时候,养殖户就是有赚有亏;当出栏量接近7亿头,赚钱就要拼运气和实力。
毫无疑问,凛冽寒冬将会比想象得还要漫长!其实2023年初以来全国猪价低迷,大家还盼望着6月后猪价回暖,但现在看来多少养猪人都没想到的是,今年还有更大挑战......
毕竟从母猪存栏和仔猪出生节奏来看,2023产能高峰并不是一季度,而是二三季度!至于说消费增长,就算再增长,那咱们全国一年能吃完8亿头猪吗?就算全吃掉,那也必然是“白菜价”。
而在这种超长寒冬的背后,各大猪企也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从2019年以来,场疯狂的跑马圈地建猪场,唯恐母猪不够多、肥猪不够大,就连眼看着行业产能超标、散养户被大量挤出市场也不收手!头部猪企借钱都要养猪,以至于负债都在百亿规模以上!
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呀......
猪企或将“壮士断腕”
2022年,生猪出栏量的猪企分别是牧原6120万头、温氏17万头、新希望1461万头、双胞胎1000万头,正大()850万头。
发人深省的是,原本仅次于牧原的正邦已跌至第六名845万头,出栏量相较于时的1493万头减少648万头!
正邦生猪产能的缩减可谓是“壮士断腕”,一方面大量的肥猪要吃饲料、员工要付工资,一方面猪价低迷、收入锐减,负债压力也越发高涨,这导致其不得不加速淘汰产能以保护流。
但普天之下并无新事,正邦所面临的困境,或多或少也体现在其他超高产能的猪企身上!尤其现2023年生猪产能远高于2021年,部分猪企面临的市场压力其实比当时的正邦更大!
那么,行业内谁会是下一家正邦,不得不在猪价寒冬面前“壮士断腕”呢?
笔者并不希望看到猪企暴雷,但客观分析当前行业产能现状就会发现,全国能繁母猪将连续8个月高居4300万头以上,并且2022年全国平均PSY已提升至21.13(数据参考“2022猪业数据年报”)。单头母猪的生产力越来越高,市场也饱和膨胀,那么市场就势必会淘汰一部分生猪产能......
对于当前业内的散养户但是大猪企纷纷投建,说明它确实是未来发展趋势。、小猪场来说,他们已经是大浪淘沙留下了的精英,并且单位产能非常小,要被再度大面积淘汰难度会很大。
反观一些大型猪企,已经经历了连续两三年的亏损,负债累累、竞争残酷、降本艰难,很有可能会被淘汰产能的洪流席卷冲刷......
您认为这一部分产能,将会从谁身上淘汰呢?
造价上亿,牧原、新希望纷纷涌入!楼房养猪真的是风口吗?
那么2023年生猪出栏量是否有可能达到8亿头呢?我们从两大层面分析——2022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
位于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大沟头村的一条山坳里,一座白色的7层小楼寂静伫立,在周围绿色山林的映衬下,分外显眼。虽然一号文件没有明确提出“楼房养猪”,但很显然,这是其中一种类型。
这座现代化的养猪建造之所以受到关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的一点都不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养猪场。也就是说,层面已经对高楼养猪给予了明确鼓励。
其实,在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提到了允许并鼓励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并对楼层高度不限制。
2020年起,楼房养猪就开始频繁被提起。
根据广东省数据,2020年以来,广东省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1172个,已完工822个,其中“楼房猪场”158个。
楼房养猪成“潮流”大企业纷纷投建
那都有哪些企业已经布局楼房养猪了呢?我们简单盘点了一下(此处不止广东投建数据)。
牧原股份在2020年半年报中指出,公司在内乡开始尝试楼房养猪。
根据证券时报消息,牧原内乡综合体在2021年末完成一栋猪舍的投产运营。
新希望六和楼房养猪项目于2020年11月竣工交付。
目前,山东、河北、浙江等地投也有其布局建设的10余个楼房养猪项目。
2020年底,海大旗下公司海大科技小镇项目落户广西五里镇,项目一期的规模肉猪养殖区采取集约化楼房养猪模式,建设采用五层楼房结构。
2021年8月,河南秀博楼房公猪站正式投产,主楼为7层智能化楼房式公猪舍,可容纳3000+头优质种公猪。
2021年12月28日,扬翔股份17层楼房养猪项目“南沙立体化全产业链生猪养殖项目”举行封顶仪式,这是广东当前楼层的猪场。
2022年3月10日,天兆猪业峨边种猪场正式投产,这是继四川省大沟头核心育种场、甘肃省兰州核心育种场、福建省兴盛猪场之后,天兆猪业第4个投产的楼房猪场。
近日,京基智农表示,将致力于在广东省及周边建设繁殖育肥一体化楼房猪场。
楼房养猪的“魔力”与“阻力”
头部猪企斥巨资投建,政策再度提及,楼房养猪到底有什么“魔力”?
根据,四川南充的一栋7层楼房猪场,猪场占地面积15亩,可养殖5000头猪,年出栏可以达到12.5万。
而平层猪场要养殖5000头猪,占地面积需要80-90亩,这样折算下来,楼房养猪可以节省70-90%的土地。
在今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情况下,对于想要新建或者扩产的养殖场户来说,楼房养猪确实是个好选择。
除了节省土地面积之外,楼房养猪因为集中,可以减少饲料、断奶猪仔等的运输成本,有利于物资进入猪舍的消毒,猪群管理上也有一定优势。
同时因为进出口少,封闭式的分区管理,可以减少猪场外来疫病的侵入。
另外,楼房养猪的猪舍在折旧年限上有一定优势,可以平摊成本。
平层猪舍一般10-15年,而楼房养猪一般可以折旧到15-20年。
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其建造成本高等问题。
楼房猪场在建造时,需要额外的防漏水措施、除臭设施,水电设施、转猪和人员上下通道等,方的造价比平层养猪要高30%左右。
从目前看到的企业数据来看,一个楼房养猪项目需要上亿元投资。
值得提到的是,在人员配置上,楼房养猪一层就是一个的猪场,每层都需要配备一名场长,一个产房主管和配怀主管,而且每一层之间都需要联动,有不稳定因素产生,各层之间会受到影响。
所以,楼房养猪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还有,楼房养猪虽然外部生物安全相对平层更容易做好,但是因为饲养密度大,一旦有疾病进入楼栋,内部生物安全就很难把控。
所以,楼房养猪也有其双面性。
结语
在这种发展趋势中,我们也要思考,在养猪业越来越集中的情况下,未来,家庭农场将是养猪业的主力军。
那家庭农场能不能投入巨大的成本踏入这个新兴的养猪模式中,还值得商榷。
毕竟,楼房养猪并不是一层一层猪场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管理和防疫等,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才能达到稳定的水平。
而到2022年,我国已经提前半年完成生猪产能恢复目标,当前生猪产能处于过剩的状况,那就说明,平房养猪已经能够实现猪肉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