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扶持的项目有哪些
1、畜禽良种补贴畜禽良种补贴针对的是农村散养户人群,对使用良种开展人工授精养殖的母猪、奶牛、肉牛养殖户主进行补贴,补贴标准如下:
(1)肉牛
肉牛养殖过程中使用食用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一头一年可以使用2剂冻精,每剂补贴10元;肉用牛肉能繁母牛一头一年年使用2剂冻精,每剂补贴5元。
(2)生猪
生猪如果是母猪的话一年使用4份,一份补贴10元,总共补贴40元。
(3)肉羊
如果是种公羊的一次性补贴800元一只,如果养上10只就能补贴8000元,在农村这可以算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4)奶牛
2、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指的不是农村散养户,是指农村地区进行大规模养殖的农户,具体申报时间是在每年的3-8月份,如果你符合要求,千万不要忘记申报时间。具体补贴标准如下:
生猪一年能繁母猪并存栏300头以上的,且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补贴25-100万。
(2)肉牛
一年肉牛出栏育肥牛50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补贴25-50万。
(3)肉羊
(4)肉羊存栏一年能繁母羊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其中对于内蒙古肉羊养殖称为牧区,一般牧区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补贴25-50万。肉鸡
在农村进行肉鸡养殖量在5000只以上,一年出栏量10万只以上,补贴35万。
(5)奶牛
奶牛一年年存栏300-499头的农村养殖场,每个补助投资80万;奶牛一年存栏500-999头的农村养殖场,每个补助投资130万;奶牛一年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农村养殖场,每个补助投资170万。
现在养殖业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按照每头能繁母牛补贴70元,荷斯坦牛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每剂冻精补贴35元。对种植业主要是基地种植的粮食、蔬菜、参考资料来源:干果、鲜果予以适当补助
财政补贴范围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重点项目的年度财政补贴资金不高于300万元、不低于150万元;一般项目的年度财政补贴资金不高于150万元、不低于75万元;合作社年度财政补贴资金不低于45万元。财政补贴资金总额不超过项目建设总投资的40%。
看你想种植什么,以及规模多大,具体情况还需咨询当地门
至于养殖业,2007年以来,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出台了一批养殖业惠农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猪规模场标准化改扩建、生猪良种补贴等,绝大部分针对生猪生产,其中涉及到家禽的只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中对部分种鸡场进行扶持,扶持标准是年存笼种鸡3万羽以上、年孵化鸡苗400万羽以上、经省畜牧水产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
针对不同的扶持政策,详细补助去当地畜牧水产局咨询一下,政策只是宏观的,落实到地方都会有一些偏
养殖业补贴项目有哪些?
(1)生猪法律分析:近年来, 、自治区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农村养殖业补贴的标准 1.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今年每头补助50元。 2.实行生猪保险补贴:饲养优质能繁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400元。 3.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补贴: 年出栏300-4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10万元; 年出栏500-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25万元; 年出栏1000-1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50万元; 年出栏2000-2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70万元; 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80万元。 以上补助,必须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自繁自养场,由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由财政兑现补助。 4.人工授补贴:每窝补助20元,今年只限于达县试点。 5.补贴: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一类疫病的实行补贴。第四百六十七条 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编通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适用本编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合同的规定。 在中华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法律。
法律依据:《中华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百四十二条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第四百六十八条 非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适用有关该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编通则的有关规定,但是根据其性质不能适用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