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盐能养鲮鱼吗?
养鲮鱼的条件:要求水质的pH维持7.5-8.0之间,上午不高于8.0,下午不高于9.0,氨氮低于1.0mg/L,亚盐低于0.2mg/L
下面来具体看看怎么养鲮鱼:
1、鱼塘准备
准备一面积在5-8亩的池塘,水位在1.2-1.5米深,池地的淤泥不宜超过20cm,如果过深,要进行清泥,要求水质清晰无污染,排灌方便。在放苗前3-5天要将鱼塘的水排空,经过太阳暴晒后,再每亩用2-3千克的漂进行清塘消毒。
鲮鱼的养如果是当殖技术
2、鱼苗分塘放养
鲮鱼的养殖技术
鲮鱼的养殖技术
鲮鱼的养殖技术
5、病害防治
鲮鱼的抗病力较强,但在鱼苗期间极易得气泡病,所以要做好气泡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清水下塘并定期的注入清水,保持水质清晰。另外还要防治寄生虫病,可用百虫净全池泼洒,第二天再用鱼蛙烂皮止血灵全池泼洒,效果。
鲮鱼是热带或亚热带淡水鱼类,俗称土鲮鱼、鲮公,鲮鱼能适应力肥水环境,而且食欲旺盛、抗病力强,产量高,还对水体溶解氧它们的头部比较短,吻部很钝,嘴巴呈下位形态,是弧形的,嘴巴旁边有胡须,一般为2对。低,是肥水鱼塘的必养品种。
土鲮是什么鱼,生长在哪里
二是大小不同,成年鳞鱼个体大,而鲮鱼个头小。土鲮是鲮鱼的一种,属于鲤形目鲤科鲮属,是一种淡水鱼。它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鱼,同时也可以人工饲养。它们的食性较杂,可以吃水中的小型动物和植物。除了土鲮以外,鲮鱼还包括泰鲮、麦鲮等其它品种。与其它品种的鲮鱼相比,它们具有嘴巴更宽、耐寒性更等特点。在我国的某些地方,可能会性惯性的将所有鲮鱼都称为土鲮。
二、土鲮生长在哪里 上文已经介绍过,土鲮有时指的是所有的鲮鱼,有时则单指鲮鱼之中的代表品种。不论指的是哪个,土鲮都是生活在淡水之中的。具体来看,主要是我国的南方,尤其是最偏南的一些省份,比如海南省和广东省,生活着的土鲮数量就是比较多的。土鲮经常在水域的底部生长,将周围的浮游动物和植物作为食[3]鲮鱼是南方重要经济鱼类和池塘养殖对象之一。该品种具有食性杂、产量高、饲料来源广等特点,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物,所以生物丰富的地方经常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另外,还有一部分土鲮是被人工饲养的,生长在养殖池中,同样也属于淡水。
鲮鱼是什么鱼,生活在哪里
鱼苗下塘后,体型较少,饲料一般以豆浆为主,菜饼为辅,每天泼洒两次豆浆,辅以少量的菜饼,待鱼苗培育7-10天,等鱼苗上滩,可在池滩脚上种浆。而分塘后的鱼苗要根据底质的好坏施用有机肥,一般要每亩投喂100-150千克的红虫作为开囗料,在投喂菜饼,每生产1千克的鲮鱼则要消耗1.5千克的菜饼。鲮鱼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鲮属。放苗的时间在6-10月,可分三段,按照各地上市时间选择放苗时间,段在6月底到8月初,放养的规格为每公斤5000尾左右,每亩放养4-5万尾,待出塘时每千克120尾左右,亩产300千克左右;第二段在8月到9月初,放养的规格为每公斤1000尾,每亩放苗1万尾,出塘时每千克50尾左右,亩产150千克;第三段在9月到10月初,放养的规格为每千克150-尾,每亩2000-300尾,出塘规格1-2尾,亩产500-600公斤。
它们的背部呈青白色,腹部则呈银白色。
鲮鱼是淡水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海南省和浙江三角洲。
鲮鱼是杂食鱼,可以吃浮游植物,也可以吃浮游动物。
一、鲮鱼是什么鱼鲮鱼还被叫做“鲮公”、“雪_”等,是生活在我国的一种鱼。
从所属类别来看,鲮鱼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鲮属。
它们的身体形状是梭形的,比较扁平。
它们有鳞片,主要是侧线鳞。
它们的背部颜色是青白的,腹部是银白的。
鲮鱼的体型并不是特别大,一般来说体重只有1斤左右。
也有比较大的个体,体重可以达到4公斤。
从生活环境来看,鲮鱼属于淡水鱼,主要的产地就是我国。
不过,由于它们对水温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并不是在我国所有的省份都有分布,而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尤其是在海南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活着的鲮鱼数量是比较多的。
从食性来看,鲮鱼是一种杂食性的鱼,可以吃浮游植物,也能吃浮游动物,有时还会吃水中的粪便和有机废物。
鲮鱼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鱼,同样主要分布在南方,经济价值很高。
二、鲮鱼生活在哪里上文已经介绍过,鲮鱼是淡水鱼,因而笼统来说它们就是生活在淡水之中的。
这种鱼的主要生活地区就是我国,在其它比较少见。
不过,它们也并不是在我国所有地区都有,因为它们对水温有非常高的要求。
它们本身是一种暖水性鱼,喜欢生活在水温高的地方,当水温处于15-30度时生长状态比较好,耐低温能力比较。
因而,它们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以海南省和珠三角为代表。
常德地区十亩水库养什么鱼最挣钱
在鱼苗下塘后一周内要以清水为宜,不能直接使用肥水,控制水位在80cm内,待一周后即可施肥,增加水体肥度。一般每亩施入鸡粪5-7.5千克,全池均匀泼洒,待池水透明度在25-30cm即可,在鱼苗生长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每周注水一次,控制水温在1.2-1.5米。每一种鱼都对自然环境有着自身的要求,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地带。比如鲮鱼、花鳅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罗非鱼等,适合在南方诸如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福建等地。再比如虹鳟鱼、鲤鱼、鲫鱼和团头鲂等鱼类适合在北方养殖。当然了,也有一些鱼类南北均可养殖,适应能力强,繁殖力强,比如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买个防爆的加热棒
淡水石鲮鱼养殖技术
一般生存在南方水温较高的河流内,不耐低温,一般水温低于7℃时即不能生存1、池塘条件
26、投饲管理、清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3天需做好干塘、晒池,然后每667米’用漂 2.5公斤清塘消毒。
鱼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在 0.6-0.8米,5-7天后可适当施肥,一般鸡粪颗粒5-7.5公斤/667米’,全池均匀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内加水1次,水位控制在1.2-1.5米。
4、夏花发塘
鲮鱼苗首先是采用夏花发塘.时间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规格0.3厘米、667米’放量为30万-60万,需经过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3厘米,成活率为60%-65%。然后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分养。
5、鱼苗分塘放养
养殖时间为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为三段。段为 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发塘生产(一般按本市市场供需以次繁殖为主),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00-7000尾,鲮鱼苗4万-5万尾/667米’, 出塘规格每公斤 120-150尾,667米’产300—320公斤。第二段8月上旬至9月上旬,放养规格每公斤为1000-1200尾,鲮鱼苗1万尾/667米’,出塘规格每公斤50—60尾,667米’产160-180公斤。合理安排每期茬口搭配,667来’产可达5004500公斤。
鱼苗下塘后发塘阶段,以豆浆为主,莱饼为辅,泼浆时分两次投喂,鱼苗培育1周后,待鱼苗上滩,在池滩脚下“种浆”,饲料要投足使鱼苗健康生长,一般每培育1万苗需0.5公斤黄豆。分塘后鱼苗根据底质肥瘦用有机肥,一般每667米’100—150公斤培育红虫作为开口料,后投喂莱饼。一般生产 1公斤鲮苗需1,5公斤菜饼。
7、病害防治
鱼苗下池一个星期左右,主要预防“汽泡病”的发生,为此,要清水下塘并定期加注清水,养殖期间主要防治车轮虫、斜管虫,667米’1米水深用0.325公斤硫酸铜和0.125公斤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隔日再用0.2公斤消毒剂全池泼洒,使鲮鱼健康生长。有机农业网
小鲮鱼天冷养得吗?用加温吗?
4、投饲管理具体来看,它们分布在水域的中层和下层。鲮鱼
建议还是弄个
加热棒
观赏鱼
养的话
也就15-20元
鳞鱼和鲮鱼有什么区别?
池塘面积5—8亩 (667米’)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在20厘米左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主要区别:
一是生长水域不同,鳞鱼生活在在海洋,而鲮鱼生活在江河;
鲮鱼主要产地在,在水温较高如珠三角、海南3、水质管理等地区较为常见,养殖成本低、产量大。鲮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镁、硒等。
鲮鱼养殖繁殖
一、土鲮是什么鱼 土鲮一般指的是鲮鱼,土鲮是鲮鱼的别称,是我国南方常见的鱼类之一,从类别来看属于鲤形目鲤科鲮属。这种鱼的身体是梭形的,头部比较短,嘴巴比较宽,呈弧形,有4根胡须,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鳞片它们可以人工养殖,经济价值很高。。它们的身体上半部分是青灰色的,腹部内侧是银白色的。这种鱼的体型并不大,大部分只有1斤左右。它们生活在淡水之中,是杂食性鱼类,水中的浮游动物以及植物都会成为它们的食物。它们还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鱼,可以人工饲养。“ 一般鱼塘鲮鱼的养殖密度是每亩2000-3000左右养殖1年上市”,这一般是混养时的搭配比例,而且出于经济价值的考虑,目前大部分用户都还是以搭配养殖鲮鱼为主,还很少有专门主养鲮鱼生产的(给鳜花鱼提供饲料鱼的鲮鱼苗生产除外)。一般鲮鱼的销量较少,在生产中主要就是做罐头鲮或者是鱼丸,大个体的用作清蒸,再有就是鲮鱼过不了冬,因此精养鲮鱼的生产模式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推行。不过,出于养殖理论单方面来讲,其放养密度可以参照鲫鱼与鲤鱼的标准进行。
白鲮怎么养殖,水质,密度等等
另外,虽然有时候土鲮指的是鲮鱼之中的所有品种,但还有的时候土鲮仅仅指的是鲮鱼之中土鲮这一类。除了土鲮之外,鲮鱼之中还有两个比较常见的品种,是泰鲮和麦鲮。土鲮跟鲮鱼之中的其它品种相比也是有细微异的。从外观来看,土鲮的嘴巴更宽一些,弧度更大一些。从习性特点来看,土鲮更喜欢生活在水温高的水中,这是因为它们的耐寒能力没有其它的鲮鱼品种好。白鲮是刮食性鱼类,舐刮水底岩石等它们的身体呈梭形,头部短,吻部钝,嘴巴下位,形状为弧形,有2对胡须,体表有鳞片。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绿藻、硅藻、丝状藻,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兼营滤食方式,能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有机碎屑和浮游动物也是鲮鱼的食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鲮鱼可摄食各种人工投喂的饲料。水质要求是需要肥水,密度大概在每亩1200条左右,条件好的可以适当增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