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泥鳅需要什么
养殖泥鳅需要养殖池、水源、饲料、水温调控设备、消毒物质等。3.小泥鳅池子的建造
泥鳅可以养殖什么 泥鳅养殖什么品种好
泥鳅可以养殖什么 泥鳅养殖什么品种好
1、养殖池
2、水源
水源也是十分重要的,泥鳅虽然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每隔一段时间还是需要将一部分水更换一下。另外,只有清水是不行的,水中还需要加入一些淤泥。
3、饲料
养殖泥鳅还得定期给它们提供饲料,泥鳅能吃的饲料很多,动物饲料有动物内、鱼、虾、昆虫、蚯蚓等,另外还可以给它们吃豆渣、麦麸、米糠等植物性饲料。
5、消1、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毒物质
泥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能养殖吗
泥鳅属于淡水鱼,大部分泥鳅生活在湖泊、池塘、沟渠等淡水中,还有一部分泥鳅生活在湿润的泥土中。具体来看,泥鳅喜欢生活在水底以及淤泥丰富的地方。淤泥的上方可能有一层植物碎屑或其它生物,这些都会成为泥鳅的食物。另外,泥鳅的生活环境一般是静水或者水流速度缓慢的水域,泥鳅苗的身体长度在生长在1-2cm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捕食水中的昆虫了,人工养殖的时候就可以喂食一些麦麸、玉米粉等植物性饲料,还需要适当的喂食一些小鱼小虾等动物性的饲料,每天喂食3-4次就可以了。它们不喜欢水流速度太快的水域。
一、泥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泥鳅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动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泥鳅属于鱼类,是一种淡水鱼。因此,很多泥鳅都生活在淡水之中。比如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地方,都可能生活着比较多的泥鳅。泥鳅喜欢生活在流域的底部,也就是淤泥比较丰富的地方。这些淤泥的上层还可能有一些植物的碎屑或者其它生物,这些生物就有可能成为泥鳅的食物。
而且,从食物方面来看泥鳅一般生活在生物丰富的地方,也就是植物一、泥鳅吃什么食物才能活和动物都比较多的地方,这样泥鳅在捕食的时候才更加方便。泥鳅不喜欢生活在水流速度太快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会让它们感觉无法适应,所以在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流速度缓的环境之中。不过,还有一些泥鳅可以生活在水比较少的地方,能够适应泥土中的生活,不过需要是湿润一些的泥土。
二、泥鳅能养殖吗 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属于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动物,它们在我国的数量非常多。不仅是野生泥鳅数量多,人工养殖的泥鳅也是比较多的。泥鳅是人工养殖的重要鱼种之一,由于泥鳅能作为食材,营养丰富,所以相对来说泥鳅的经济价值也是比较高的。由于泥鳅的适应性不错,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也不挑食,所以养殖泥鳅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养泥鳅喂什么东西?
4、水温调控设备养泥鳅可以喂食一些适合它们的食物,例如:水蚤、小型浮游动物、小型底栖动物、小型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幼虫等。此外,还可以给泥鳅喂食一些人工饲料,如泥鳅专用颗粒饲料、鱼饵等。在选择饲料时,可以考虑它们能够容易获取和消化的食物,以保持它们的健康生长。同时,给泥鳅提供适宜的比如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地方,都可能生活着比较多的泥鳅。水质环境和充足的氧气也是很重要的
泥鳅吃什么食物才能活,怎么养
场地选择好后,根据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的规划,可设计建造长方形、正方形庄的水泥鳅池。池子的面积小可在10平方米左右,大可在40~50平方米左右面积不等。野生泥鳅一般需要吃浮游生物或者水生昆虫才能活,而人工养殖的泥鳅除了需要吃小杂鱼肉等动物性饲料饲料之外,还需要搭配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比如麦麸或者谷物。因为人工养殖的泥鳅比野生泥鳅更容易获得食物,再加上活动量不足,从而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因此投喂适量的植物性饲料能帮助泥鳅更好的消化。
另外,泥鳅的生活环境一般是静水或者水流速度缓慢的水域,它们不喜欢水流速度太快的水域。1、在自然界的泥鳅要吃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藻类等食物才能活,而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的泥鳅一般需要吃鱼粉、动物内、蚯蚓、小杂鱼肉等动物性饲料,并搭配适量的豆粕、菜粕、麦麸、谷物等植物性饲料才能活。
2、人工养殖的泥鳅与野生泥鳅相比,更容易获得食物且吃的多,活动量也比较少,因此消化能力便不如野生泥鳅,虽然泥鳅几乎不能消化植物性蛋白和纤维素,但是在人工养殖的时候,还是需要为其提供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3、野生泥鳅一般常在夜间出来捕食,而人工养殖的泥鳅在白天也会吃东西,其食欲的好坏与温度有关,温度在25-30℃时摄食旺盛,当温度在20℃以下时,食欲开始下降,生长速度变慢。
夏季应该如何养殖泥鳅?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夏天阳光暴晒易使泥鳅中暑。可在池子四周种植南瓜、丝瓜、葡萄等攀援植物或用稻草搭棚遮阳,也可在鳅池水面投入适量浮水植物,夏季鳅鱼池的水质酸碱度以PH值7—8之间较适宜,如果池水长时间呈酸性,可以向池内泼洒生石灰水进行调节。
在夏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土壤的状态,其次应该让土壤施用再多加入一些营养液,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养殖泥鳅。
在院子里挖一个泥坑,然后把泥鳅放入坑里,要喂水,而且要给泥鳅多喂在放入泥鳅之前需要消毒,另外在疾病防治的时候也需要用到消毒物质。有有些疾病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水霉病和寄生虫病,此时都得通过消毒来防治。养一些食物。
养殖泥鳅赚钱吗?泥鳅一般吃什么?销路怎样?容易养吗。怎样建池子?
泥鳅经常作为经济鱼类来养殖,很多养殖者都选择它们作为自己的养殖对象。此时首要的条件就是容器,大面积养殖时一般都得用到养殖池。养殖池要足够大才行。在将泥鳅放入之前,需要对养殖池进行一定的消毒处理,然后将精心选择好的泥鳅苗放入其中。小泥鳅养殖水泥池的建造
泥鳅养殖产量多或少,这跟选择场地建池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小泥鳅养殖水泥池的建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场地?
1.场地的选择
水泥池养泥鳅应该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低且进排水方便的安静地带建造。选择建池场地时,应考虑下列四种因素:,场地要选择在高中之低、低中之高处;第二,池子应设计建在无树荫遮蔽、无墙壁挡风的地方;第三,水源既要求丰富,又要无工业污染和化学农污染;第四,池子应建在环境好、安静、无人畜嘈杂和机械噪声之处。
一般一次建
池,两个池子或者多个池子联合动工修造,这样既可节省投资,又可以为今后泥鳅的分池喂养打下基础。
水泥鳅池在建造时,一般用水泥沙浆做墙。墙高1.5米。池子砌好后,要将内墙粉光,不渗漏。池底也要用水泥筑好地平。地平的四周要一丝不苟地施工,以防池子建好后漏水。
在水泥池子的建造过程中,要留好两孔,即进水孔和排水孔。进水设在墙高1米处;排水孔设在墙高0.2米处。孔的大小可根据池子的大小来灵活决定。
在建造排水孔时,可用一酒瓶从内墙向外塞入孔内,待水泥半凝固时,轻轻将酒瓶旋转拉出,使出水孔呈酒瓶颈尖壮。日后用酒瓶做开关,十分方便。如果有时池外的水位高于池内的水一位,可在排水孔外端做一个堡。堡长0.4米,宽在0.3米高0.3~0.4米。建堡时,在堡内也塞一酒瓶,使酒瓶颈尖与内孔的酒瓶尖相对,待水泥半凝固时,拉出堡内的酒瓶。这样无论是池内水大还是池外水大,都不会因水的压力而挤出排水口的酒瓶。泥鳅在10-30度之间时都可以正常生长,不过22-28度是的,所以可以准备专门调节水温的设备,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如果盖子楔口漏水,可塞少许稀泥于孔中,再塞入酒瓶,这时,你会发现瓶子堵得滴水不漏。
4.进土
水泥池子建好后,要经常湿水,一星期后,水泥凝固,这时可进行脱碱工作。脱碱5~7天后,方可进土
泥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能养殖吗
由于泥鳅的适应性不错,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也不挑食,所以养殖泥鳅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泥鳅属于淡水鱼,大部分泥鳅生活在湖泊、池塘、沟渠等淡水中,还有一部分泥鳅生活在湿润的泥土中。
在养殖泥鳅的时候需要注意,它们的采食量是和水温有较大的关系的,水温较低的时候,它们的采食量也是比较低的。具体来看,泥鳅喜欢生活在水底以及淤泥丰富的地方。
淤泥的上方可能有一层植物碎屑或其它生物,这些都会成为泥鳅的食物。
一、泥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泥鳅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动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
泥鳅属于鱼类,是一种淡水鱼。
泥鳅喜欢生活在流域的底部,也就是淤泥比较丰富的地方。
这些淤泥的上层还可能有一些植物的碎屑或者其它生物,这些生物就有可能成为泥鳅的食物。
而且,从食物方面来看泥鳅一般生活在生物丰富的地方,也就是植物和动物都比较多的地方,这样泥鳅在捕食的时候才更加方便。
泥鳅不喜欢生活在水流速度太快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会让它们感觉无法适应,所以在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流速度缓的环境之中。
不过,还有一些泥鳅可以生活在水比较少的地方,能够适应泥土中的生活,不过需要是湿润一些的泥土。
二、泥鳅能养殖吗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属于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动物,它们在我国的数量非常多。
不仅是野生泥鳅数量多,人工养殖的泥鳅也是比较多的。
泥鳅是人工养殖的重要鱼种之一,由于泥鳅能作为食材,营养丰富,所以相对来说泥鳅的经济价值也是比较高的。
泥鳅怎么养吃什么
2.地基的挖掘泥鳅如何养:
泥鳅滑溜溜的身因此,很多泥鳅都生活在淡水之中。体,圆头圆脑的外型很可爱。泥鳅常常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很多人都知道泥鳅可以吃,但不知道泥鳅也可以作为观赏的动物。无论是家庭少量饲养泥鳅,还是专门的饲养场养殖,饲养泥鳅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2.雌雄泥鳅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4.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 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7.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泥鳅吃什么食物: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在人工养殖的时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8%~10%。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肥料,可施鸡、鸭粪等有机肥,用编织袋装入浸于水中,每次用量约0.5kg/?;还可追施化肥,水温较低时可施2g/,水温较高时可施尿素2.5g/。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达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
养泥鳅要喂什么
在3月份喂食的时候,喂食量控制在泥鳅体重的1%,4-6月份的时候喂食量在泥鳅体重的4%,7-8月份的喂食量降为1%,9-10月份的时候喂食量再次提高到体重的4%。养泥鳅要喂饲料或蝇蛆、猪血粉等食物。
在挖基造池时,要注意的是,要使池底低于地表1米以下,这样可使今后养殖泥鳅时,保持池底泥层中的温度基本平衡,即温较稳定,以利泥鳅养殖时期正常生长或在人蛰时安全越冬。在自然的环境下,泥鳅会捕食浮游生物、水生的昆虫、甲壳动物或者藻类等作为食物,有的时候还会采食一些水底的腐殖质和泥渣等。人工养殖的泥鳅一般在喂食的时候会选择蝇蛆、猪血粉、鱼粉、麦麸和蔬菜的叶片等作为食物。
给泥鳅喂食注意事项
泥鳅在幼年期对饲料的选择性是比较强的,在进行人工养殖的时候,在水中培育一些小型的浮游生物和轮虫等作为泥鳅的食物。然后在喂食的时候逐渐增加一些熟蛋黄、鱼粉等精饲料来补充泥鳅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求泥鳅养殖技术是什么
2、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自行确定。
4、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保证水中的含氧量。特别是高温天气,必要时可以增加循环喷水花洒设施,以改善含氧量和降温。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