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的调查取样
1.1田间(2)采样地点。对以地面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池调查在环境科学的研究工作中,把污染源、环境和人群健康看成一个系统。污染源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文件夹根本原因。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直接关系到它危害的对象、范围和程度。污染源调查就是要了解、掌握上述情况及其它有关问题。通过污染源调查,可以找出一个工厂或一个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资源、能源及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为企业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加强管理指出方向;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指出防治什么污染物,在哪防治;为区域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研提供依据。因此,污染源调查是污染综合防治的基础工作。
洛阳农村养殖污染情况调查 农村养殖污染怎么处理
洛阳农村养殖污染情况调查 农村养殖污染怎么处理
我国畜牧养殖在环境保护方面开展得如何?
1000人阅读调查显示,我国规模化畜禽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全国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而且,环境污染投资力度明显不足,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据调查者分析,过去一些地方将规模化畜禽养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以鼓励,环境意识相对薄弱,污染治理滞后。我国长期以来又把环境工作重点放在采来的叶片样品(即非水洗样品)和水洗样品要尽早放入鼓风干燥箱内,先在90~100℃下烘30min,再在60~70℃下干燥数小时,然后粉碎,过1mm筛,装入广口瓶内作为待分析样品保存。工业污染防治上,对包括畜禽养殖在内的农业污染治理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
肉兔以第 25 页草为主,粪便中氮和硫的含量较低。与猪、鸡等动物养殖比较,肉兔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要小,但也不可小视。据笔者了解,我国肉兔养殖以千家万户小规模为主体,设备简陋,规划不规范,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据笔者研究,一个基础母兔1000只的肉兔场,每年排出兔粪240吨,兔尿和污水700多吨,两项之和约1000吨。如果忽视了排污、治污,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总之,我国非常重视养殖业的环保问题。但是,目前基础相当薄弱,养殖业的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农村水产养殖存在哪些问题?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作为全球畜产品供给量的主要生产方式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迎合了人们对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但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当前我国养殖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由于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着许多问题。曾公布了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农牧业脱节,环境管理薄弱,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在农村水产养殖工作中,由于盲目跟风,人们开始进行高密度的养殖工作,导致水环境恶化。水是生物生存与发展中的主要环境因素,维护水的质量,能够促进养殖工作的积极发展。在近几年逐渐发展与建设中,养殖户还在追求短时间的经济效益发展,影响着市场发展需求,这些高产量、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是一种盲目现象,在养殖期间,缺乏先进知识与经验的,导致在农村水产养殖中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污染物质。同时,有些农户在水体施肥工作中,投入大量粪便,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和动植物的正常生长。
2.我觉得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水质方面的问题,营养方面的问题,饲料方面的问题和环境环美的问题。 知识缺乏性
养殖户未能掌握充足的投食知识,导致饲料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产生的水污染现象。在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下,水产饲料的种类较多,但质量的异较大。所以,在日常投食工作中,一些含氮的有机物无法得到保障,导致养殖生物自身营养性不够,从而使其带来一系列问题。受饲料自身的影响,营养元素不够均衡,导致养殖对象摄取的元素有限,从而造成的污染现象。对于一些没有被利用的饲料或残渣,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将增加饲料成本,使鱼塘的底部产生缺氧现象,从而增加一些寄生虫或者细菌。同时,在一些恶劣天气情况下,也会对一些生物造成影响,制约经济效益的获取。
3.滥用物
目前,农村的水产养殖主要为室外养殖,经多年使用,没有消毒处理,从而导致一些病菌的产生和感染。同时,一些苗种的质量不够良好,导致一些养殖对象易产生病菌,在水下养殖过程中,J一些病态情况无法把握,也无法给予合理的物治疗。受环境因素的变化,一些病源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病害的发生。一些养殖户缺乏相关经验,针对养殖期间出现的问题,无法对其有效解决,尤其是对一些物的使用,在长期发展情况下,不仅会导致生物体内存留更多的超标物质,将一些产品流入到市场中,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4第 1 页.废水未处理
针对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体周边,将造成污染。在水产养殖中,妥天气状况的影响,会产生倒藻、疾病爆发现象,并引起水体发黑等问题。一些用户使用不当的养殖方式,将给周边水质造成较大危害。周边养殖户在对被污染的河道水使用期间,产生了二次污染,该情况下,不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内。
存在的问题有很多。现在的人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知识,养殖工作盲目跟风,而且密度特别的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也没有知识性,饲料不充分,再加上质量的异也比较大,所以收益不是很好。
比如说水质比较,没有及时更换水资源,所以导致水产品大面积减产,也有可能是水环境持续恶化,也有可能养殖户没有掌握技术要点,或者是鱼苗质量比较。
农村养猪有限制吗,养猪污染吗?
1.2测定叶片和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环境污染问题
第 10 页农村养猪有限制的主要是针对成规模的养殖场,要求其选址不能位于环境敏感区(例如住宅区)的向、要与敏感区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防止猪粪尿恶臭污染)、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有猪粪尿污染物的预处理设施(主要是沉淀池)、堆肥场要防渗、等。养猪场要根据养殖数量、占地面积、所处环境敏感性等进行环评,编制不同的环评文件,通常要求200头以上的规模。
33人正在看因为养殖的污染问题,在南方水网地区,严格限制养殖业发展,对生猪养殖划定了三个区域:
1、重点发展区:
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该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将大力扶持。
2、约束发展区:
、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将严格限制。
3、潜力增长区:
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鼓励龙头企业在这里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支持。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作物受空气污染危害的调查与鉴别现代农业细分市2.1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场结构
1.盲目性从我国现代农业细分市场来看,主要包括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现代林业等。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在农业产业数字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实施育种研发、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等重大专项,推动现代种业等产业园建设,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现代种业等细分市场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养殖业发展现状
2013年以来,禽蛋禽肉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22年,全禽出栏161.4亿只,比上年增加4.0亿只,增长2.5%;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加63万吨,增长2.6%;禽蛋产量3456万吨,增加48万吨,增长1.4%。2022年末全禽存栏67.7亿只,比上年末下降0.2%。
2013年以来,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和2020年出现陷入低谷,2021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出现大幅回升,达到了8887万吨,同比增长16.34%。2022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加339万吨,增长3.8%。猪肉、牛羊肉、禽肉、禽蛋和牛奶产量均不同程度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升,使得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水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长,进而推动了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不断提升。2021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到6690.29万吨,同比增长2.1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387.24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303.05万吨。
注:截至2023年3月,2022年相关数据尚未发布,请客户谅解。
现代养殖业发展模式
根据我国现代养殖业产品的不同,主要分为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两大类。其中畜禽养殖主要模式包括专业化自主经营、“公司+农户”模式等。水产养殖主要模式包括稻渔种养结合、智能渔场等。
现代养殖业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现代养殖业发展情况来看,未来三大发展趋势分别为规模化、智能化及品牌化。我国现代养殖业布局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水污染对农业危害的调查鉴定方法是什么
1000人阅读农业环境污染的调查与鉴别方法
摘要农业和农村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安定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进一步增长,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物质不断地涌入农业环境,使得农业环境的污染负荷增加和农业本身产生的污染问题日益,农业环境污染已成为基层农业、环保部门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如何调查、
鉴别农业生产受到了环境污染,从大气、灌溉水、土壤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农业;环境污染;调查;鉴别
农业环境受污染后,污染物对作物可以产生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表现为污染物进入植物细胞中与内含物起化学反应,发生一系列变化,或是累积在作物内;物理作用指的是污染物堵塞气孔或侵入植
第 2 页
株体内,填塞细胞间隙,引起机械损伤。上述作用的结果是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产量下降,或使农产品中带有残留毒素,失去其经济食用价值。
污染物主要通过空气、灌溉水、土壤及直接接触等多种途径来影响作物。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与作物接触后,主要影响作物的产量,改变农产品品质;空气中的颗粒状污染物除了沉降到土壤外,还可以粘附
第 3 页
在植株体上或被作物吸收,造成粮食、蔬菜污染。灌溉水被污染时,污水流入农田可以直接与作物接触,对作物造成各种影响。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沉积到土壤中,又将污染土壤。有的污水还能破坏土壤结构,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施用化学农时,有一部分农可以不经其他环境途径直接沾附在作物体上,除了可能对作物产生害外,还会通过沾附与吸收的途径进入农产品中,造成农
第 4 页
残留污染。
不论是空气、灌溉水污染,还是施用农和肥料,大部分污染物都要进入土壤,经过不断积累,导致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后,不仅影响作物生长、污染农产品,而且土壤中的污染随水流失后,还会给地面水和地下水带来污染。
引起大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来自
第 5 页
2个方面,一是自然界各种过程中产生的,即所谓的“自然源”,主要指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会释放出有害物质。二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即所谓的“人工源”。广泛而又地引起大气污染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人工源”。所以一般所说的大气“污染源”通常是指“人工源”。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可分为工业企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第 6 页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致害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分布在污染源的下风向。二是受害程度表现为距污染源越近受害越高,越远受害越轻,受害范围以污染源为中心呈放射扇面状分布。三是大气污染主要是使上部叶片、叶尖受害,出现点状、条状、块状斑点症状,根系较少受害。
由于作物受空气污染危害产生的症状与病虫害、旱害、冻害
第 7 页
、微量元素缺乏、施肥不足、农危害和自然衰老等症状有相似之处,易混淆,所以在判断作物受害原因时,必须做全面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如危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面积、程度,污染物情况,当地污染历史,发生危害时的气象情况。另外,要进行田间现场调查,如受害作物的种类、分布规律,作物生长状况、受害症状。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鉴定。必要时还要对
第 8 页
非污染区进行调查,以便作对照,同时做人工熏气实验,经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为找出作物受害原因,首先要进行田间现场调查。作物受空气污染危害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物受害往往限定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这个范围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范围相一致,多半呈带状分布。
第 9 页
(2)离污染源越近的地方,作物的受害程度越。但烟囱很高时,受害最之处是距离烟囱高度的10~20倍远的地方,而不是紧靠烟囱附近的地方。
(3)受害地区有明显的方向性。受害的地区多位于污染源的下风向处(指发生污染时的风向)。
(4)同一受害地区,往往是多种植物(包括作物、树木和
其他野生植物等)同时受害,这和病害及其他灾害只影响某一种或几种作物的特点是不同的。
(5)作物受害的症状及发生部位大致是一定的。
(6)伤害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症状也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新的症状很少是在较长时间内一个一个慢慢出现。
(7)气体扩散后,如果遇到高大的障碍物,如建筑物、乔
第 11 页
木树丛、山丘等,则被遮蔽处的作物和其他植物一般受害较轻或不受害。
从以上7方面特点可以初步判断作物受害是否来自于空气污染。
如果已确定是因空气污染造成危害后,要确定造成作物受害的是哪种污染物,还必须了解附近工厂排放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要掌握不同作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抗性资料和伤
第 12 页
害症状资料,即哪些作物对哪些空气污染物敏感,不同作物受不同的空气污染物危害后,产生的症状有何特点(包括症状出现的部位、形状和颜色)。根据受害作物的种类和出现的典型症状,可以初步鉴别出污染物的种类。
(1)作物叶片的测定。某些空气污染物经气孔进入作物体
第 13 页
内后,大部分积累在被吸收部位或其附近。对这部分含量进行测定也可作为判断作物是否因空气污染而受害的依据。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一部分污染物,如、、及重金属等,因这些污染物在作物叶片内的含量范围都是比较固定的。其他污染物,如氧化烟雾、、碳氢化合物等则不用这种方法。
采集作物样品时,要注意在污染区内采集包括有受害症状的
第 14 页
、无受害症状的同一种类及品种作物上的相同叶龄和叶位的叶片。每个采样点采200~300g样品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在非污染区内也采集2~3个地点的相同种类、品种、部位、叶龄的健康叶片作为对照样品。样品采回后,如果有泥沙、尘土及其他污染物质附在叶面上时,可将一部分样品用水轻轻地冲洗干净,作为水洗样品。方法是取一定量(一般为50g),用一定量(
第 15 页
一般为300mL)的蒸馏水洗涤,将洗涤后的水溶液作为水洗溶液进行加热、蒸发、浓缩后再进行测定。水洗样品测得的数据为进入叶片内的污染物含量。
第 16 页园林养护常用农分类及作用
作物样品分析测定的主要项目是氟、硫、氯和重金属等。如果叶片中某一污染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清洁区,就有可能是空气污染。
(2)空气样品的测定。直接测定空气中污染物质的含量也是判断作物是否因有害气体造成危害的依据之一。但由于作物的急性危害大部分是由于工厂突然排放高浓度有害气体所致,当作物出现伤害症状时,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已经被稀释
第 17 页
扩散。这样测得的结果就不能代表当时的实际浓度。不过在低浓度有害气体长期对作物作用的情况下,这种测定还是十分重要的。
第 18 页
留,使原来在空气中浓度较小的物质得到浓缩,然后再进行测定。还有填充柱采样法、低温冷凝浓缩法等;另一类采样方法是直接采样法,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所用的分析方法灵敏度很高时,可选用直接采取少量气体样品的采样法。如注射器采样法、塑料袋采样法、固定容器采样法等。
2灌溉水污染的调查
第 19 页
(1)判断某水源能否用于灌溉。如果农业上需要利用某一水源进行灌溉,首先要深入细致地调查是否有各类污水排入,然后对水质进行分析测定,将结果与灌溉水质要调查受害作物的分布情况。如果只在污水灌溉区内发现有受害现象,而在清水灌区内无此现象时,则可初步确定受害是因灌溉水污染所致。其次,要对受害作物进行症状调查,将受害症状与各种已知毒物对作物所产生的症状进行比较,则可初步找出污染物的种类。另外,对受害地块的灌溉水、土壤和作物中的污染物还要进行分析测定,并与清水灌区作比较,这样得出的结论更符合标准进行比较,就可初步判断出该水源能否用于灌溉。
(2)判断作物受害的原因。当发现某一地块里作物受害后(包括生长发育受危害或农产品受毒物污染),为判断受害的原因是否来自灌溉水,首先,
第 20 页
第 21 页
实际情况。
(3)查出造成农业受害的污染源。当发现作物受害是由于灌溉水污染所造成之后,就要较快找出排放使作物受害的污染物的有关工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污染。这种调查首先要了解排放这种污染物的都是哪些工厂?工厂排水口污染物的浓度是多少?其次要了解污染物从工厂排出后到农田这一段距离内的消长变化情况。如果工厂废水是排入河道
第 22 页
的,则废水进入河道处及其上、下游等处也应该进行调查。
2.2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采样时间。一般应在整个灌溉季节随时采样。考虑到气象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水质,采样选在晴天、水质比较稳定的时候进行。
如果调查水质污染的动态变化情况,则在一年四季要多次采样,具体次数根据水源的季节
第 23 页
变化特点和与水源污染有关的工厂企业排污特点而定。如果灌溉水源为地面河水,则在河流的封冻期、汛期、枯水期和平水期都要采样;如果直接引用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灌溉,由于污水的成分和含量经常发生变化,不仅一年内要经常采样测定,而且在一昼夜之内也应定时连续采集污水样品,分别进行测定。
第 24 页
塘等)、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应设在水源取水口处。对以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如属自流灌溉的,应选在渠首;如属固定或临时机械提灌的,应选在提水站出水口;如果在灌入农田前设有污水处理场或简易的土氧化塘、污水沉淀池等专门设施的,应选在这些设施的出水口处。如果不单是作为灌溉水污染调查,而是作为一般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污染调查时,
则布置采样点要根据各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来定。河流的采样点应选在支流与主流汇合之前和汇合口点的下游、两条河水已充分混合的地方。
(3)采样方法。一般水体水深超过3m时,各断面上下布置2个采样点,3m以内时可只取表层水样。表层水样应该采集水面20~50cm处的水。
3土壤污染调查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 26 页
3.1评价标准的依据
(1)土壤背景值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特别是否有污染源)的重要参考依据。土壤背景值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在没有人为污染的情况下,一定类型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自然含量平均值,也称为土壤自然本底值。这种背景值由于限于一定地区范围内,所以也叫区域土壤背景值。
在没有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的
第 27 页
情况下,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在自然含量范围内一般不至发生危害。如果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超过了背景含量,说明其中可能有人为影响而引起积累。由于人为影响进入土壤中的物质与自然状态下存在于土壤中的物质在形态与性质上是不同的,因此,它们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同的。
(2)土壤污染对作物及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特别是土壤污染
第 28 页
程度)的主要依据。作物是人和家畜的主要食物和饲料来源,土壤则是作物的生长基地。由于土壤污染可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给人类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产量下降),或是通过土壤-作物系统,污染农产品,给人、畜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反映土壤与作物之间关系的主要标志是作物的产量及农产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对于不同的污染物,这种危害与影响的情况也不同。
第 29 页
百度文库
搜索
水污染对农业危害的调查鉴定方法是什么
展开全文
免费读农业环境污染的调...全文
APP
打印
导出为WORD
导出为PDF
发送至微信
APP打开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或认领
相关文档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三大关键点
立体循环农场项目创新之处
高实用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大纲设计
企业信用报告_正时生态农业(乌兰察布)有限公司
拓天农科星创天地工作管理办法
130人正在看
蛋鸡养殖成本效益分析
果园农用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
39人正在看
农民工用工管理制度
76人正在看
查看更多
为您精选
农业环境污染的调查与鉴别方法
人气好文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三大关键点
1013人阅读
立体循环农场项目创新之处
1081人阅读
热门TOP
高实用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大纲设计
立即开通VIP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水污染对农业危害的调查鉴定方法是什么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 百度文库
3.0分 1352阅读 人气好文
农业污染鉴定技术导则 - 百度文库
4.1分 1166阅读 热度TOP
当前农田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及建议 - 百度文库
5.0分 1005阅读
剩余19篇精选文档
APP内一键获取全部合集
4333人已获取
工具
收藏
APP获取全文
获取文档
农村环境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污染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形式、浓度不同,以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不同,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也不同。普遍采用的是动力采样法,如溶液吸收法,即将大量的空气通过液体吸收剂或固体吸附剂,将欲分析的物质吸收、吸附或阻×××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免费获取全文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会员文档492篇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