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怎么养猪 适合农村养猪方法
2.断奶仔猪1、正确选种,到正规养猪场亲身参与实践。第二,做好防疫,第三,做好免疫。第四,注意饲料与水源。
在挑选品种时,首先要选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其次是育肥效果比较好的,这样的品种就更有利于提高后期的经济收入。
2、控制好养殖数量
一般才进行这个养殖行业不适宜大规模养殖,可将养殖数量控制在30-40头左右就可以了,等到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就可以逐渐扩大养殖规模,为了保证养殖场的正常运转,一个人养殖数量应控制在50-80头左右,不宜过多,否则会照顾不过来。
3、控制好养殖成本
养殖生猪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因此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可从饲料入手,如果从市场直接购买生产的饲料进行饲喂,成本相对会比较高,其实可以在家里自行配制饲料,这样不但安全,营养,而且也能降低成本,但是不宜盲目囤积产品,容易超预算。
4、预防疾病
养殖生猪一定要根据不同季节及时做好预防病害的工作,保持猪圈的环境干净卫生,定期消毒,其次就是定期巡查,如果出现异样,查明病因,及时进行防治,以免蔓延。
新手该怎么养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1.1体重的增长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绿化环境,可减少环境中各种不良气味,让动物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减少应激发生,有利于提高肉品质。①猪是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给猪群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合适的环境温度不仅对猪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而且是减少猪病发生率的重要措施。在南方养猪夏季要考虑降温的问题,北方养猪既要防暑又要防寒。尤其仔猪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对仔猪进行防寒保温是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对不同阶段猪只也要提供相应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边实践边学,去规模化猪场打工偷学最快学到本领。平时要多看点养猪方面的东西,我介绍个网站你去看看,养易
新手养猪要注意很多问题,猪生什么病,猪饲料该如何配置,新手的话还是去百汇商城看看,那边有专业的养猪技术教程,我的很多亲戚都是养猪的,他们一开始都是新手,后来去百汇商城买了一部养猪技术教程,学习了几个月,从新手变成了一个,什么科学养猪技术方法,猪病例查询预防等讲的很详细,你也去看看吧
生猪养殖的几种重要技术
(4)剪耳号亲,您好。
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3 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 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 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6 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 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
8 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休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0 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
①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l-7日龄为32℃-28℃, 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 50%-70%,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瓦的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固定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仔猪生后2-3日龄内,肌肉注射铁制剂,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不超过3天、产仔少的母猪代哺。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产仔过少的母猪,可按过仔的原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由一头体质好。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5-6次。
⑤去势与断奶。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⑦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2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②饲养。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l周内控制采食,日暖5-6次,自由饮水。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肥有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4-5次,自由饮水。
③管理。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要及时进行,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消毒1次。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3.生长肥育猪
①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肥有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①进猪前准备。仔猪培育舍在转入仔猪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消毒。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生猪养殖一个种植的环节就是选择适宜的品种,可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品种,选择最适宜的品种进行养殖。
生长育肥猪的发育规律
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先是增快,到达生长速度后降低,转折点相当于育肥猪的屠宰期。因此育肥猪在60~70kg以前的生长期,应给予高营养水平的饲粮,并注意矿物质和氨基酸的供应,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快速发育。
1.2体组织的生长
一般来说,生长育肥猪在20~30kg为骨路生长高峰期,60~70kg为肌肉生长高峰期,90~110kg为脂肪蓄积旺盛期。因此,育肥猪在60~70kg,要适当限制饲喂,特别是控制能量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以控制体内脂肪过多,提高服体瘦肉率。
1.3化学成分的变化
(1)育肥猪幼龄时,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矿物质相对含量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2)幼猪体内脂肪含量相对低,以后迅速增高。
因此,肥猪到了90~100kg时,就可出售或屠宰了。
2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3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3.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
用瘦肉型猪种与我国地方良种杂交,其后代增重快、耗料省、瘦肉率高,用三元猪育肥比二元杂交猪育肥好。
3.2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
俗话说:“初生50g,断奶0.5kg,育肥5kg。”说明仔猪初生体重越大,生活力越强,其生长速度越快,断奶体重也就越大。转群时体重越大,生长快速,育肥效果就好。
3.3适宜的饲粮水平在生长育肥猪饲养实践中,以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采用不饲喂,效果好。在育肥后期采取饲喂,可限制脂肪过多地沉积。粗纤维含量是影响饲粮适口性和消化率的主要因素,饲粮粗纤维含量过低,猪会拉稀或便秘,含量过高,则适口性,并降低增重和养分的消化率,粗纤维含量一般为4%~5%。
饲养育肥猪是养猪生产的一个环节,其任务是: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措施,力争饲养时间短,耗料少,并能获得数量多,胴体瘦肉率高,品质好的猪肉,满足市场需要,从而使养猪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养猪相比,快速养猪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快速养猪不能违背猪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如果使用激素、镇静物等生长促进剂进行催肥,会带来的危害。危害之—是猪过分早熟,肉不香“,看起来像鲜花,吃起来像木渣”;危害之二是:可能造成畜产品中的物残留超标,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目前对生长促进剂一类物质的使用亩严格的规定,或完全禁止使用。快速养猪法猪种是关键,饲料是基础,科学饲养技术是保证,三者相辅相成,既缩短了育肥期,又确保肉质好,使企业在竞争中求得更大的发展。
4.1日粮搭配多样化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证明,单一玉米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51%,单一肉骨粉则为41%,如果把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各种青绿多汁料喂猪都不宜煮熟,可切碎或打成浆后代替部分水来拌料,否则会破坏维生素,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亚盐中毒。当然有些饲料要熟喂,像黄豆、豆饼、豆渣、菜枯以煮熟或炒熟后去毒,南瓜、红薯、洋芋也应熟喂,有利于猪的消化。
4.3饲喂方法若想追求日增重,就以自由采食为好;若追求瘦肉率多和脂肪少,则以限制饲喂为好。
4.4“三角定位”
养猪应对猪群进行,使猪采食、睡觉、地点固定在圈内三处,形成“三角定位”的习惯。这样,给管理带来很大方便。
4.5环境温度与管理
生长育肥猪适宜环境温度为16~23°C。前期为20~23°C,后期为16~20°C,在这一范围内,猪的增重速度最快,饲料转化率。环境温度过低,猪要消耗很多能量去产热,以维持体温,这样会导致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增加,从而使饲料转化率下降。环境温度过高,猪为了散发体热,加快呼吸,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导致生产力下降。在28~35°C高温环境下,15~30kg、30~60kg和60~90kg的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比正常日增重分别降低6.8%、20%、28%。夏季要防止猪舍暴晒,保持通风。勤冲圈舍和给猪淋澡,多喂凉水和青绿多质饲料,尽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灭蚊和灭蝇。
在夏季,用金银花藤、车前草、夏枯草、淡竹叶四味煎水,让猪常饮,可防暑消炎,增强免疫力。
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要点
仔猪在保育舍饲养5-7周,体重达20-30㎏后即转入育成舍饲养,在育成舍饲养7-8周转入育肥舍,饲养至出栏。其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二、保育舍转肥育舍时,针对个体异进行合理调圈,公母猪分栏饲养,残弱猪另设专栏。
三、采用群饲,饲养密度适中,中猪0.5-0.55㎡/头,肥猪0.9-1.2㎡/头,每栏饲养10-15头。
四、调入后训练定点,保持圈舍干燥。夏日可适当冲洗猪体防暑降温,使猪舍达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护空气清新。
五、及时清理和冲洗饲槽,避免长时间积存造成饲料结块和发霉。
六、每天清扫猪舍1-2次,保持栏舍卫生。
七、定期驱虫,补免猪瘟、口蹄疫、蓝耳、链球菌等。
八、选用优质饲料,不使用霉变饲料。禁止使用“”等明令禁止使用的品。
生长育肥猪简易的饲养管理
1、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育肥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消毒。
2、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育肥前期,日喂3~4次,不饲养,自由饮水。育肥后期,日喂2~3次,不饲养,自由饮水。
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包括哪几方面?
猪的科学饲养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给猪群一个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来体现的,因此,要根据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合理的日粮,以限度地提高瘦肉率和肉料比。动物为能而食,一般情况下,猪日采食能量越多,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沉积脂肪也越多。但此时瘦肉率降低,胴体品质变。蛋白质的需要更为复杂,为了获得的肥育效果,不仅要满足蛋白质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必须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和利用率。能量高使胴体品质降低,而适宜的蛋白质能够改善猪胴体品质,这就要求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蛋白比。适宜的生活环境
②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可以降低氨气浓度,保证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调节舍内的温度与湿度,促进猪只生长,同时还能减慢致病微生物繁衍速度,减少流行性感冒、气喘病、猪肺疫等传染病的发生。
③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给猪只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④饲养密度过大,除了造成空气环境污浊以外,还容易造成猪相互挤压、抢食和争斗,引起外伤。所以应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
(2)保证不同猪只的营养和饮水需要
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供给营养齐全、均衡的饲料,为猪只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保证猪只各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猪只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或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以及未经无害化处理4.2饲料生喂饲料一般生喂好,玉米、高梁、小麦等谷类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糠款,生喂营养价值高,若煮熟后喂,其营养价值降低10%,尤其是维生素被破坏。的畜禽副产品。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猪每天都需要大量地饮水,尤其是在高温、炎热季节,充足的饮水对于猪的正常生长更是非常重要。猪对水的需要因饲料的性质、气候条件不同而变化,因此,建造自动给水装置较为理想,考虑到通过饮水投的需要,可以建造小型水塔或水缸。
(3)实施猪群“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为了避免不同年龄、不同批次猪群之间相互传染疾病,从防疫的要求出发,规模化猪场应该实行养猪生产各个阶段的全进全出,防止任何情况下的猪只倒流。对于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应分批次安排保育猪、育肥猪、后备猪和基础母猪的生产,做到同一批次猪在同一时间进入猪舍,并在同一时间全部转移到下一生产阶段的猪舍中或进入市场销售(即全进全出),尽量一次倒空整个分区,使每栋猪舍中不同批次的猪在生产时间上拉开距离,以便两批之间的清扫和消毒。每批猪转出后,清洗、消毒圈舍、地面、猪床及饲养用具,经检查合格,并空舍一段时间后再进下一批猪。按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现状,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饲养阶段的全进全出,从而减少或避免猪群间母猪与仔代间的疾病感染机会。
(4)建立健康的种猪群
健康种猪群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要保证猪群的健康必须建立健康的种猪群。
①对新建猪场,要注意从国外或国内达到健康要求标准的种猪场引入全部种猪。
②对于老猪场,在弄清现有猪群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净化及猪群康复方案并严格长期实施。检疫净化要求对全群种猪编号、逐头采血,鼻汁和粪便等进行化验室检查,检出的阳性猪按规定淘汰处理,直至达到种猪群全部健康的目的。
③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也可推行早期断奶隔离的技术,以阻断和控制传染病病原在种猪与仔代间疫病的传播。
猪仔在生下来时非常的虚弱,弱仔猪怎样饲养?
在平时应该多给它喂一些饲料,多给它吃一些营养高的食物,这样它就4、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恢复的很好。
首先要注意弱仔猪的保暖,而且要注意它的生活环境,⑥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要尽量的卫生一点,平时吃的食物也应该尽量加热,可以慢慢提高他的免疫力。
把这样的猪放在暖和的地方去养,吃饭的时候应该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要多注意它们的一举一动。
猪仔生下来时非常虚弱,要及时让它吃上母乳,产后两到三天的母乳成为初乳,富含维生素A、牛磺酸及矿物质等,最重要的是含有大量只有初乳才含有的母体免疫球蛋白,就是我们常说的抗体,可以让猪仔获得抗病能力。所以一定要及时吃上初乳,因为过了两三天,母乳里的免疫球蛋白就会消失了。
养猪的技术
要使猪健康、快速生长,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就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说来就是做到“四良”,即“良种、良料、良舍、良管”。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养猪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养猪的技术
一、仔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一)做好仔猪的接生工作。
(1)除去羊膜羊水
(2)剪断脐带
(3)剪断犬齿
(5)剪尾
(二)及时供给初乳和固定奶头
(三)补充铁的来源。最可靠的方法是给初生仔猪肌注铁制剂。
(四)做好保温工作。哺乳期间应采取保温措施,周维持在35度,第二周为31度,第三周为27度。用保温箱可提高保温效果。
(五)提早补料。七天开始仔猪开食吃料。
(六)提前断奶,做好断奶前后工作。断奶后一周内做到四固定:猪群、圈舍、饲养人员、饲料都维持不变。原窝固定:断奶后不要立即并窝,并窝会引起仔猪相斗,增加应激因素,因此要保持猪群不变;圈舍固定,把母猪赶走,仔猪要留在原圈,使它在熟悉的条件下生活;人员固定:喂养母猪的人员继续喂断奶仔猪;饲料固定:断奶后两周内仍喂原乳猪料。
二、仔猪保育期(断奶至30千克体重)的饲养管理:
(一)合理组群,加强饲养管理仔猪断奶一周后,按拆多不拆少,拆强不拆弱的原则进行分群。逐渐掺入小猪全价饲料,让小猪吃料慢慢增加。
(三)把握好饲养密度,协助仔猪度过生长危险期。饲养密度不可过高,每栏饲养头数以不超过20头为佳,可提高仔猪的整齐度。
三、中一、提前一周清洗消毒猪舍,并检查饲槽、饮水器等设施是否符合要求。猪阶段(30-60千克体重)的饲养管理。
(一)控制环境温度:30-45千克,以21度为最适宜;45-60千克,以18度为宜。
(二)把握好饲养密度:每只猪至少0.9平方米面积。
(三)猪舍中空气对流务必保持畅通,如果通风不良,再加上潮湿,极有可能引起浆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影响中猪的生长及饲料转换效率,尤其是猪舍内氨气与的浓度,要时时注意觉察并予以控制。
四、大猪阶段(60千克体重至出栏)的饲养管理
(一)控制环境温度:肉猪在体重达到60千克以上时,最适宜环境温度为18度。
(二)把握好饲(二)控制环境温度断奶至体重13千克,以27度为最适宜,13千克至23千克,以24度为宜 ,23千克至30千克,以21度为宜。养密度:每只猪至少1平方米的面积
养猪的要点
1.生喂与熟喂。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决定采取生喂或熟喂。应以减少饲料营养损失,提高利用率,预防中毒和疾病发生为原则。豆科籽实、菜籽饼、棉籽饼、马铃薯和红苕等精料和多汁饲料中因含有毒物质应。熟喂,以防中毒。泔水含各种不明物质,应熟喂。玉米、小麦、高粱及各种青绿饲料均应生喂。
2.稠喂与稀喂。稀喂因饲料中含水多,胃排空快,对肠胃小,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降低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为此,喂猪的饲料应采用生干喂和生湿喂。经发酵、青贮、切碎等加工后的饲料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但喂后要供足饮水。
3.少餐与多餐。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7日龄仔猪诱食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断乳仔猪每天4—5次;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每天4次;架子猪、大肉猪、公猪每天3次。炎夏昼长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昼短夜长则早晨顿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迟,夜间加餐一次。
4. 饲喂要“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和定温。根据不同日龄和用途的猪按照饲养标准配制相应的日粮,要求营养全面平衡,种类齐全,多样搭配,适口性好,质优新鲜。定时有利于猪形成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物质的消化吸收。按猪的营养情况和食欲情况,确定猪的日投饲料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凋制饲料和喂温水。
养猪不但是传统的养殖业,而且是畜牧养殖业的重点。猪肉食品是其他动物食品不可替代的,加之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种植需要大量农肥,沼气的使用也必须养猪,因此,养猪就显得更加重要。
养猪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苗、配料、管理和防病等方面都有讲究。要养好猪并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办不到的事。要把猪养好,养出效益来,必须掌握科学养猪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为此,下面就主要讲下喂养育肥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养猪户养好猪,进而养出好的经济效益。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四项要素,把握好可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怎么做好断奶仔猪的保育,是否有好的实施方案?在断奶仔猪的饲养环节,首先,您需要理解饲养密度大小因生长育肥猪的体重和猪舍地面结构而不同。通常随猪体重增大,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几个关键要素,而这也是评估您的方案优劣的标准。
1.适时断奶
断奶后,猪会经历一段适应期,这个时期仔猪采食量和生长性能都会有所下降,肠道屏障功能也会受损,更容易患病。建议仔猪至少21天龄后断奶,这样有利于减轻断奶的应激反应,提高育龄期和育成期的生长性能。
较晚断奶的仔猪所表现出的性能更好不仅是指断奶时体重增加,更重要的是猪的生理变化,与较早断奶仔猪相比,较晚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和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都有所改善。
因此在猪场的日常管理中,建议要做到适时规划仔猪断奶时间,切不可,为赶生产过早给仔猪断奶,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
2.促进采食
采食量是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决定因素,虽然大多数猪在断奶后24小时内开始进食,但约有30%的猪在断奶后24至60小时才开始进食。断奶仔猪正处于一个高度依赖能量的生长阶段,这意味着任何饲料摄入量的增加都会导致生长速度和瘦肉沉积的改善。此外,采食量对维持足够的肠道结构营养的吸收和减少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也很重要。
限度地增加饲料摄取量的有效方法是在猪断奶后立即提供可自由采食的饲料,可以把颗粒料直接撒到喂养板或垫子供仔猪自由采食,也可以把饲料和水混合成粥料给猪自由采食。
在断奶后的最初几天,确保饲喂器中一直有可食用的饲料,不要妨碍仔猪自由采食,另外,要保证喂料板或垫子的干净,被污染的饲料要及时换掉,以防饲料变质而影响仔猪的健康。
仔猪断(三)掌握好适时出栏的时间。奶后的吃食行为也可以通过断奶前投喂教槽料来培养,可以在断奶前三天提供教槽料,通过不断增加教槽料的比例来达到仔猪从吃奶到采食的过渡,从而有助于提高断奶后的采食量。
3.熟悉仔猪猪的生物学
断奶仔猪能够很容易地消化乳糖和特殊的蛋白质,但它们消化植物蛋白和糖以及利用脂肪的能力有限。一般来说,从易可消化的蛋白质中提供足够的氨基酸水平是很重要的,因为断奶仔猪的蛋白质沉积能力与采食量有关,然而,利用增加日粮中能量营养成分-脂肪的含量来降低的料摄入量是无效的,因此仔猪断奶初期要饲喂含有高蛋白、乳糖成分较高的优质饲料。
4.使仔猪尽快适应常规日粮
刚断奶仔猪饲喂的教槽料营养丰富,非常适合仔猪生长发育需求,但会存在营养过剩和饲料晨成本过高问题,因此猪场管理者尽快让断奶仔猪适应常规日粮,在能保障仔猪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也能使饲料成本投入最小化。
这就牵涉到一个饲料的过渡问题,一定要做好平稳过渡,以免仔猪因换料应激而产生采食量下降问题,可通过逐渐减少教槽料的配比增加日常饲料的配比来达到平稳过渡的目的,一般5天左右完成饲料的过渡。